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燕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高校
  • 2篇政治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实践
  • 2篇视域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政
  • 2篇思政课
  • 2篇角色
  • 2篇教务
  • 2篇高校思政
  • 2篇高校思政课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日常思...
  • 1篇英语
  • 1篇英语专业
  • 1篇应用型专业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政治理论
  • 1篇政治理论课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何燕
  • 3篇徐伟明

传媒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知识经济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湖北开放职业...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实践基地建设视域下教务工作者的角色定位与提升策略
2021年
教务工作者是保障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枢纽”。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仍然存在着实践基地建设对组织协调的要求与教务管理者的能力不足存在矛盾,实践基地建设对沟通服务的要求与教务管理者的素质缺位不相符合,实践基地建设对信息反馈的要求与教务管理者的意识不强存有落差等问题。因此,要加强高校实践基地建设,就必须提升教务工作者的组织协调、沟通服务和信息反馈等方面能力素质。
何燕
关键词:教务工作者角色定位
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机制研究
2018年
感化机制是思政课社会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机理路径。从规范性角度可以把感化机制解构成具有实践形态的三个层面:情感共鸣是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规则,体验—反应是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场域,实践要素是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角色。通过对感化机制的理论分析有助于深化思政课社会实践感化功能的理解,对于从根本上提高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何燕徐伟明
关键词:社会实践
应用型专业建设视域下高校教务管理的困境与解决路径——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教务管理是高校应用型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仍然存在着应用型专业建设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与粗放式的教务管理之间存有差距,应用型专业建设对引领式教务管理的要求与教学研究缺位的现实不相符合,应用型专业建设对协调能力的要求与教务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的现实存有落差等困境。因此,要推进应用型专业建设,就必须在教务管理中嵌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立教务大数据和提升教务管理者综合素质。
何燕
关键词:教务管理
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及其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感化功能是思政课社会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表现。这种功能的发挥以情感共鸣为前提,以实践体验所产生的情感反应为作用机制,并在社会实践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认知、激励、协调和升华等诸多积极效应。为充分发挥感化功能的积极效应,应从社会实践的结构性要素出发,积极利用实践基地资源设计"感化点",鼓励教育者的全"心"投入,增强教育过程的"感化力",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提升感化功能的内生性动力。通过结构性要素的改善优化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感化功能,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何燕徐伟明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结构优化
公民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建构被引量:4
2018年
创新高校公民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应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取有效资源。将公民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实现公民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接合",在微观层面建构公民素质教育的"嵌入式"路径。具体而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对话教育"的认知生成,"文化生态"的感化熏陶以及"公共生活"的实践内化等路径,促进大学生公民素质的养成和现代公民的形成。
徐伟明何燕
关键词:公民素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