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思成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篇低能
  • 1篇压气机
  • 1篇叶片前缘
  • 1篇音速
  • 1篇气动
  • 1篇前缘
  • 1篇总压
  • 1篇离心压气机
  • 1篇跨音速
  • 1篇边界层
  • 1篇超声速

机构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中国船舶工业...

作者

  • 2篇陈思成
  • 1篇钟兢军
  • 1篇刘艳明
  • 1篇秦洋

传媒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分流叶片前缘掠对跨音速离心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对不同分流叶片前缘掠角(-20°~20°)的跨音速离心压气机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分流叶片掠几乎不改变压气机的堵塞流量,前掠有扩展压气机工作范围、增加失速裕度的趋势,同时使性能提高,分流叶片前掠10°性能最佳,在最高效率点效率提高0.77%,压比提升0.91%;与原压气机相比,后掠性能有所下降。分流叶片掠对主叶片的影响集中在其叶片中部,对前端低能流体的径向迁移改善效果不明显;前掠使主叶片中部压差减小,减弱了通道中横向的压力梯度,减小间隙泄漏损失,后掠使泄漏损失增加;分流叶片掠对主叶片吸力面的斜激波影响甚微,对通道中部及其两侧的低能流体作用较明显,前掠抑制了压力面侧低能流团的发展,更好地改善了通道中部的分离流动,后掠使低能流团向分流叶片前积聚,流动损失增加。
王建华陈思成钟兢军汪亮
微射流作用下的超声速流场控制机理研究
2017年
以24°压缩拐角为流场模型,针对不同注入总压微射流作用下来流马赫数为2.9的超声速压缩拐角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喷射方向与来流垂直。研究表明,微射流阻挡作用下,其下游速度被减小,而减弱了分离激波强度。此外,微射流与来流耦合会产生正反向旋转流向涡对,在其下洗作用下,高能量流体被带入到边界层底部近壁面处,使此处低能流体被激活,进而增强了边界层的抗逆压能力不易发生分离,且这种激活能力会随注入总压的增加而增强。权衡控制效果和注入能量认为,注入压比(注入总压/来流总压)为0.60的微射流为最优方案,在其作用下,拐角区分离面积被减小了近70%、激波交汇点与壁面的距离被降低了近37%、分离激波强度被削弱近12%。
刘平超刘艳明陈思成秦洋
关键词:边界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