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美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荧光定量PCR、多重PCR和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对比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对比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多重PCR和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2020年8月期间拟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13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荧光定量PCR、多重PCR和被动凝集法检测,以病原体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上述三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结果:132例疑似支原体感染患儿,经培养法确诊122例感染,10例未感染,其中荧光定量PCR检测支原体感染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多重PCR、被动凝集法(P<0.05),多重PCR、被动凝集法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多重PCR和被动凝集法,荧光定量PCR可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诊断。
- 李美美訾瑞峰李浩
- 关键词:支原体感染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被动凝集法
- HPV E6/E7 mRNA与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病变筛查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06-12-2020-06-08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检查的13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阴道镜下做宫颈刮片,并进行HPV E6/E7 mRNA与TCT检测。记录检查结果,将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单独HPV E6/E7 mRNA、TCT与联合检查宫颈癌的阳性检出率、诊断特异度与灵敏度,经一致性检验,对比单独TCT、HPV E6/E7 mRNA检测及联合检查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情况。结果TCT与HPV E6/E7 mRNA单独、联合检出宫颈癌病变分别为112例、118例、132例,阳性率为82.35%、86.76%、97.06%。TCT与HPV E6/E7 mRNA单独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4,P=0.314),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TCT(χ^(2)=15.925,P<0.001)和HPV E6/E7 mRNA(χ^(2)=9.693,P=0.002)单独检测。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早期病变的灵敏度(95.69%)高于TCT(77.59%,χ^(2)=12.305,P<0.001)和HPV E6/E7 mRNA(81.90%,χ^(2)=11.131,P=0.001);联合检测的特异度(60.00%)与TCT(50.00%)和HPV E6/E7 mRNA(60.00%)单独检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4,P=0.525;TCT和HPV E6/E7 mRNA单独检测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分别为0.207和0.330均P<0.001),联合检测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594,P<0.001)。结论HPV E6/E7 mRNA联合TCT检测与单独检测诊断宫颈癌早期病变的特异度无显著差异,但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较高,可提高宫颈癌早期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且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较好,诊断价值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 李美美李浩訾瑞峰
-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宫颈刮片
- 85例贫血女性患者贫血三项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进一步探讨育龄期妇女贫血原因方法利用血小板分析仪及化学发光仪检测85例贫血女性的贫血三项(血清铁蛋白浓度、叶酸、维生素B12)结果 85例贫血女性患者中,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血清铁蛋白浓度、叶酸、维生素B_(12)均比正常对照组偏低(P<0.05),尤其是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血清铁蛋白浓度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偏低(P<0.01)。结论月经不规律、失血过多是导致育龄期妇女贫血的主要原因。
- 孙伟娜杨海青訾瑞峰李美美高晓双张瑶钦张晓东
- 关键词:贫血叶酸维生素B12化学发光分析仪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中性粒细胞群落参数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中性粒细胞群落参数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已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5例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组,另抽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13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全血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两组血常规检测结果和中性粒细胞群落参数[侧向散射光强度(Neu-X)、荧光染色信号强度(Neu-Y)、前向散射光强度(Neu-Z)],计算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并比较两组间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这些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小板计数、NLR、PLR及中性粒细胞Neu-X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淋巴细胞绝对值和中性粒细胞Neu-Z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NLR、Neu-X、Neu-Z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8,0.592,0.614,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达0.765,三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外周血NLR、Neu-X、Neu-Z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李美美殷睿映陈清宙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