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颜君
-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市友谊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泌体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体液活检"是近些年恶性肿瘤研究的热点,肿瘤细胞外泌体因携带其"母体"肿瘤细胞的部分功能性蛋白及基因,介导信息传递、参与调控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作为肿瘤液态活检的一种新途径。本文旨在对外泌体的结构、生物特性和检测方法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郑玉军姜巍陈东妍王雷李颜君代璐璐黄磊王明吉
- 关键词:外泌体恶性肿瘤肿瘤发生
- RET融合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1年
- 过去的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进展,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方法不断发展,靶向治疗使驱动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改善。越来越多的靶点逐渐被发现,针对不同驱动基因的药物将NSCLC的治疗带入了一个前景广阔的靶向时代。在NSCLC的诸多驱动基因中,转染原癌基因(transfection proto-oncogene gene,RET)融合是除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及c-ros原癌基因1-受体酪氨酸激酶(c-ros 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OS1)以外又一个重要的新兴靶点,针对RET基因融合的靶向药物不断推陈出新,近来新型高选择性RET抑制剂BLU-667和LOXO-292获得了重要突破。本文将对NSCLC中RET基因融合突变的概述、检测方法、临床病理特征、靶向治疗及耐药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郑玉军姜巍陈东妍李颜君代璐璐黄磊王明吉
- 关键词:肺肿瘤融合基因
- 复方苦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过程中,分析以中成药复方苦参与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联合治疗方案,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自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比单独用药及两药联合两种方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试验组吉非替尼联合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86.71%(26/30)与单独治疗的对照组60.0%(18/30),差异显著(P<0.05)。且经采用复方苦参+吉非替尼联合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如躯体功能、恶心呕吐、疼痛、总体健康状况等等,差异显著(P<0.05)。此外,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3/30)显著低于单独用药组23.3%(7/3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过程中,联合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减少不良反应,应广泛推广。
- 齐瑾王金娜李颜君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中成药分子靶向疗效
- ABCG2在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ATP结合膜转运蛋白超家族G成员2(ABCG2)在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中的作用,对吉非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培养人肺腺癌吉非替尼敏感细胞株A549及吉非替尼耐药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GR,A549/GR细胞的耐药性检测应用MTT法。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被吉非替尼作用的A549/GR细胞及A549细胞中的ABCG2、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加入磷醇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激活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抑制剂LY294002,分析作用于上述两种细胞的p-AKT、ABCG2蛋白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549及A549/GR细胞株中的ABCG2外排情况。收集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清,分为非小细胞肺癌非耐药组(20例)、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组(20例)和健康者组(20例)。应用ELISA法检测三组的ABCG2表达。结果随着剂量的增加,吉非替尼对A549细胞及A549/GR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增强(P<0.05)。A549/GR的耐药指数为13.4。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相关蛋白,结果显示,耐药细胞A549/GR中的ABCG2和p-AKT均高于亲代细胞A549。IGF-1作用的A549细胞,p-AKT、ABCG2蛋白表达均提高(P<0.05)。LY294002作用A549/GR细胞,p-AKT、ABCG2均下调(P<0.05)。IGF-1作用A549细胞后,较未加入激活剂的A549细胞,其外排作用增强(P<0.05)。LY294002作用A549/GR细胞后,较未加入激活剂的A549/GR细胞,其外排作用减少(P<0.05)。健康人的ABCG2表达明显低于非小细胞肺癌非耐药组患者(P<0.05),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组患者的ABCG2表达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非耐药组患者及健康人(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中ABCG2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逆转ABCG2介导的NSCLC靶向耐药主要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
- 王雷王明吉黄磊代璐璐李颜君郑玉军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
- 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普通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讨论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普通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紫杉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4.1%,高于对照组的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关节及肌肉酸痛、手足末端麻木、恶心呕吐、疲乏、AST和ALT升高、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较好,患者对于相关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李颜君
-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安全性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TX/GP)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为(80.57±5.20)分,高于对照组的(76.49±5.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客观缓解率为55.00%,高于对照组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提升,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 李颜君
-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化疗晚期乳腺癌生活质量免疫功能
- 晚期肺癌外周血调节T细胞及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型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表达水平。方法 30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CD8+、CD4+/CD8+、CD4+CD25+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s)及CD8+T细胞表面PD-1(CD8+CD279+T)百分比,并与30例健康人的血液标本进行对比。结果与健康人比较,晚期肺癌患者CD4+及CD4+/CD8+T细胞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肺癌患者CD8+T细胞水平为(27.70±12.87)%,CD8+CD279+T细胞水平为(2.03±1.35)%较健康人的(22.67±5.88)%、(1.26±0.83)%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肺癌患者CD4+CD25+T细胞数量(2.01±1.26)%显著高于健康人(0.98±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外周血CD4+CD25+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健康人。
- 郑玉军王明吉王雷代璐璐李颜君
- 关键词:晚期肺癌外周血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极大地提高了无驱动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生存率。与野生型肿瘤相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肿瘤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等免疫微环境特征上具有更大的异质性。ICIs是否适用于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一直存在争议。临床研究显示免疫单药对于EGFR突变的NSCLC患者无显著疗效,ICIs联合化疗和抗血管生成药物则显示了良好的生存获益。本文就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ICIs单药或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 郑玉军姜巍李晶代璐璐陈东妍李颜君黄磊王明吉
- 关键词:分子特征
- 抗生素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实体肿瘤临床效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观察抗生素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实体肿瘤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80例晚期实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实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对照组实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临床疗效、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恐惧感、依从性、心理状况和身体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生存率为97.50%,与对照组的9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实体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较大,会影响到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所以需要在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
- 李颜君郑玉军王明吉代璐璐
- 关键词:抗生素晚期实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