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唯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生物力学
  • 2篇早发性
  • 2篇早发性脊柱侧...
  • 2篇融合术
  • 2篇生物力学分析
  • 2篇术后
  • 2篇术式
  • 2篇节段
  • 2篇后路
  • 2篇脊柱
  • 2篇脊柱侧
  • 2篇脊柱侧凸
  • 2篇固定术
  • 2篇侧凸
  • 1篇短臂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爆裂
  • 1篇胸腰椎爆裂骨...
  • 1篇胸腰椎骨折

机构

  • 6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裴葆青
  • 6篇王唯
  • 1篇郭磊
  • 1篇鲁世保

传媒

  • 3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载人航天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短臂载人离心机的研制及+Gx/-Gz的过载生理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研制一台实验室用短臂载人离心机,开展+Gx及+Gx/-Gz过载环境对人体心血管、呼吸等生理系统影响的研究与分析。从底座转台、旋转支架和人体座舱3个方面设计了离心机的机械结构,采用PMAC运动控制卡开发了基于运动控制器+PC的功能控制系统;搭建基于离心机的过载生理参数检测平台,分析14名受试者在0°、15°和30°靠背角度下的心脏功能、血管状况和呼吸功能等生理性变化。载物转速实验表明:离心机最大转速可达60 r/min,精度达到±0.02 G;过载生理实验表明:+Gx会导致肺动脉压上升,使人体消耗更多的氧气,而仰卧位后倾带来的-Gz在一定程度上降低+Gx影响,但会加大心脏负担。
郭磊郭磊裴葆青王唯
关键词:过载生理参数转速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为了给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依据,建立T10-L2节段正常脊柱模型、爆裂性骨折模型,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模型、经伤椎双节段固定模型和跨伤椎短节段固定钉模型。在T10上表面施加400 N的压缩载荷和7.5 N·m的力矩,模拟人体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侧旋转6种生理活动,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3种手术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与完整的正常脊柱模型相比,3种固定模型在所有运动状态下的活动度(ROM)均有所减少。相比经伤椎双节段内固定模型,经伤椎单节段内固定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弯、右弯、左旋和右旋6种受力状态下,椎弓根螺钉上的应力分别增加了78.1%、87.8%、90.5%、81.3%、51.3%,72.3%。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系统的活动度和正常脊柱最为相似,其在恢复脊柱稳定性的同时可最大可能地保护脊柱原有的力学属性,但其钉棒的最大应力远高于经伤椎双节段固定术。对于失稳严重的损伤,经伤椎双节段固定术可明显降低螺钉应力,同时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裴葆青师振鹏王唯鲁世保鲁世保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生物力学
融合术后压缩载荷下腰椎粘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对比前路融合术前后双节段腰椎的蠕变特性,研究日常静态载荷下融合术对腰椎的粘弹性的影响.选择10组L3-L5双节段熟龄山羊腰椎制作样本,融合组样本采用钢板前路融合术.在L3上表面施加0.4 Mpa的压缩载荷30 min,模拟人体坐姿或直立状态腰椎受力情况.观察融合术前后样本的蠕变曲线,通过蠕变曲线拟合计算出粘弹性参数.与完好组脊柱相比,融合术后脊柱整体蠕变变形显著减小;融合术后样本总体弹性特性参数显著增大,其中包括快速响应刚度S1和慢速响应刚度S2;融合术后样本总体粘性特性参数τ2显著减小,其中慢速响应粘性参数显著减小,快速响应粘性参数τ1无显著性差异;融合术后样本的位移显著减小,其中包括术后慢速响应位移L·S-12,弹性响应位移L·SE-1,快速响应位移L·S-11;平衡位移和平衡时间显著减小.快速和慢速响应分别对应骨组织和间盘组织.融合术后样本下椎间盘作用被钢板替换导致整体粘性下降,刚度上升,融合术后样本的蠕变变形由于刚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平衡时间和平衡位移降低说明融合后整体的缓冲能力下降,但是邻近节段承受的缓冲负载却增大.
裴葆青刘振瑶王唯师振鹏
关键词:蠕变融合术后邻近节段
单双生长棒不同固定术式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早发性脊柱侧凸发病原因不详且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心肺功能发育。生长棒技术作为一种非融合性手术被广泛应用于严重脊柱侧凸的治疗,行生长棒术后可能会出现生长棒断裂、移位和脊柱退行性改变等系列并发症。拟研究单、双侧生长棒和不同固定节段影响生长棒植入后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基于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术式为单、双棒固定脊柱T1~L4/T2~L4/T3~L4节段,共在术前及术后模型基础上建立共13个C6~S1脊柱模型。
马诚浩王唯卢达何沛檐裴葆青
关键词:生物力学机制早发性脊柱侧凸固定节段退行性改变生物力学分析固定术式
生长棒不同固定术式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过程中不同上固定节段选择对术后脊柱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有限元技术分别建立同一患者行生长棒术前以及术后T1~L4、T2~L4、T3~L4固定共4个脊柱模型(C6~S1节段),在C6上表面分别施加7 N·m力矩载荷和1 rad角位移载荷,分析上固定椎体邻近结构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生长棒术后脊柱整体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显著下降,固定T2~L4节段时,脊柱活动受限最大,邻近椎体代偿性活动显著增加,椎间盘应力增大最明显。结论生长棒上固定选择T2节段时,术后发生交界性胸椎后凸和脊柱退行性病变的风险最高,在临床手术中应加以避免。
何沛檐裴葆青王唯卢达马诚浩
关键词:早发性脊柱侧凸
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全腰椎模态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日常生活中振动环境对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建立正常全腰椎和固定L4~5节段全腰椎有限元模型,在L1上终板添加40 kg质量点,并进行模态分析。结果与正常全腰椎相比,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全腰椎的各阶共振频率均降低,对应振型的主运动也发生改变;术后模型第1、2阶固有频率分别为2.94、3.81Hz,均接近日常生活中的振动频段;在前3阶振型中,术后模型L2和L3节段后部单元振幅均增大,增大了该部位术后退变的风险,L3~4节段椎间盘振幅明显增大,特别是该椎间盘靠近L3节段的部分,可能会增大其应力和应变,进而加速其退变。结论基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腰椎的模态分析,研究融合术后腰椎振动特性的变化,为术后患者恢复和健康生活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吴楠裴葆青王唯师振鹏孔超
关键词:后路椎间融合术腰椎模态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