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曼丽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血清
  • 2篇依达拉奉
  • 1篇蛋白
  • 1篇第四脑室
  • 1篇血清IL-6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透析
  • 1篇亚低温
  • 1篇延髓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中毒
  • 1篇人血
  • 1篇人血清
  • 1篇入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机构

  • 5篇西安市中心医...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谢曼丽
  • 4篇李立宏
  • 4篇杨彦龙
  • 4篇郭清保
  • 4篇马涛
  • 1篇杜永锋
  • 1篇杨晓燕
  • 1篇刘媛
  • 1篇蒋红利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骨瓣减压联合亚低温对大面积脑梗死病人血清hs-CRP、NSE、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LHI)应用大骨瓣减压术(DC)联合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LHI病人,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DC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0%,较对照组有一定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7%,P>0.05)。与治疗后即刻对比,两组治疗14d后血清hs-CRP、NSE、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降低更显著(P<0.01)。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应用DC联合亚低温治疗更能优化相关体液因子水平,减轻脑损伤、恢复神经功能,改善预后,且安全性高。
郭清保谢曼丽杨彦龙马涛李立宏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大骨瓣减压术亚低温
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联合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联合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6例脑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7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BI指数评分明显上升(P<0.01);且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能有效促进炎症反应的缓解,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疗效确切。
郭清保李立宏杨彦龙马涛谢曼丽
关键词:依达拉奉脑出血炎性因子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抢救急性重度中毒的效果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抢救急性重度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入院的66例急性重度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3例)。对照组选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选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昏迷至清醒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昏迷至清醒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于急性重度中毒抢救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谢曼丽杜永锋杨晓燕刘媛蒋红利
关键词:急性重度中毒血液灌流血液透析
脑血疏口服液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IL-6,IL-1β,MMP-9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研究脑血疏口服液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1例每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脑血疏口服液联合依达拉奉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血肿周围水肿量、血肿量,血清IL-6、IL-1β、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12%(48/51)比78.43%(40/51)](P<0.05);神经功能评分、血肿量、周围水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1.04±1.21)分、(8.65±0.54)m L、(5.87±0.54)m L比(19.87±1.76)分、(13.56±1.23)m L、(9.65±0.92)m L](P<0.05);血清IL-6、IL-1β、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8.98±0.87)ng/m L、(12.34±1.21)ng/L、(74.21±8.42)ng/L比(11.21±1.02)ng/m L、(23.87±2.37)ng/L、(92.17±9.86)ng/L](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可能与其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6、IL-1β、MMP-9水平有关。
郭清保谢曼丽杨彦龙马涛李立宏
关键词:脑血疏口服液依达拉奉高血压脑出血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确诊为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并结合文献对疾病特点及诊疗要点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复查头颅CT结果显示,79例患者血肿完全清除,15例患者血肿大部分清除。5例患者术后再出血;21例患者因术后并发肺炎,行气管切开;17例患者顺利封管。随访6个月后,经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显示:64例(68.1%)患者恢复良好,12例(12.8%)患者中度残疾,6例(6.4%)患者重度残疾,4例(4.3%)患者植物生存,8例(8.5%)患者死亡。除植物生存外的82例存活患者术后并发症为恶心、呕吐(66例)、眩晕(17例)、共济失调(11例)、听力下降(14例)、眼球震颤(8例)、饮水呛咳(4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小脑性缄默症(4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大部分并发症痊愈或好转。结论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可以有效清除小脑出血所致第四脑室内的血肿,改善脑脊液循环,降低颅内压,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及脑内重要功能区的干扰,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控制病情。
郭清保谢曼丽杨彦龙马涛李立宏
关键词:小脑出血第四脑室小脑延髓裂显微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