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欢欢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皮肤
  • 3篇疗效
  • 3篇面部
  • 2篇点阵激光
  • 2篇血管
  • 2篇天疱疮
  • 2篇强脉冲光
  • 2篇疗效分析
  • 2篇滤光片
  • 2篇毛细血管
  • 2篇毛细血管扩张
  • 2篇毛细血管扩张...
  • 2篇面部毛细血管...
  • 2篇面部毛细血管...
  • 2篇敏感性
  • 2篇激光
  • 2篇Q开关
  • 2篇病理
  • 1篇大疱
  • 1篇大疱性

机构

  • 1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屈欢欢
  • 7篇高琳
  • 5篇王雷
  • 4篇李凯
  • 3篇王刚
  • 3篇刘玲
  • 3篇高妮
  • 3篇陈凤鸣
  • 2篇马翠玲
  • 2篇坚哲
  • 2篇王媛丽
  • 2篇钱琳翰
  • 2篇宋婷
  • 1篇党二乐
  • 1篇李春英
  • 1篇高天文
  • 1篇王莉
  • 1篇王延婷
  • 1篇宋璞
  • 1篇张晓

传媒

  • 5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敏感性皮肤的诊疗新进展被引量:5
2023年
敏感性皮肤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皮肤状态,病因病机尚未被完全揭示,患者临床症状的主观性、多样性及客观检测手段的相对缺乏为临床诊疗带来了一定困难。随着发病率的提升,敏感性皮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及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就敏感性皮肤流行病学、诱发因素、检测方法、临床分型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屈欢欢高琳
关键词:敏感性皮肤皮肤屏障皮肤检测流行病学
外阴敏感状态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外阴皮肤/黏膜敏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亚临床状态,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主要表现为外阴部位的感觉异常,如刺痛、瘙痒、干燥、麻木、脱屑等。外阴不仅直接与泌尿、生殖和消化道的各种刺激物相接触,且处于一个相对温暖、潮湿、反复摩擦、透气性差等相对封闭的环境,这均可能是造成外阴皮肤/黏膜敏感的原因。另外性别差异、种族差异、文化习俗、年龄/衰老、个人习惯等因素均可以影响外阴皮肤/黏膜的敏感性。外阴皮肤/黏膜敏感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及心理产生影响,还会影响患者的人际交往。但是由于该部位的隐私性,患者通常不愿意向医生寻求帮助,而是自行用药,这可能会加重症状,甚至继发其他问题。该文综述外阴皮肤/黏膜敏感的诱因和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并总结临床治疗的方法和思路。
高妮屈欢欢王媛丽宋婷高琳
Q开关694nm红宝石激光脱色法治疗泛发型白癜风
坚哲屈欢欢杨占风王延婷钱琳翰高天文李春英
婴儿大疱性类天疱疮被引量:1
2017年
报告1例婴儿大疱性类天疱疮。患儿女,6个月。皮肤科检查:躯干及四肢多发红斑、水疱和大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浅层血管及胶原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及间接免疫荧光均可见基膜带免疫球蛋白(Ig)G带状沉积,疱病自身抗体提示抗大疱性类天疱疮(BP)180抗体明显升高。诊断:婴儿大疱性类天疱疮,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屈欢欢马翠玲王刚
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婴儿
Q开关1064nm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中重度黄褐斑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评价Q开关1064nm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口服治疗中重度黄褐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中重度黄褐斑患者60例,分为口服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1064nm FS20激光组、口服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1064nm R28激光组、Q开关1064nm FS20激光组、Q开关1064nm R28激光组,各15例。口服氨甲环酸剂量为250 mg每日2次;激光治疗每月1次,共5次。比较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评分、VISIA检测仪检测紫外线色斑值及棕色斑值、Antera 3D检测黑色素差异、色素影响区域等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4组患者治疗后M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29.869,25.551,12.545,5.506,P <0.001),其中口服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1064nm FS20激光组治疗前、治疗后MASI评分为(28.08±2.64)分、(2.05±1.96)分,口服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1064nm R28激光组治疗前、治疗后MASI评分为(27.99±3.42)分、(2.93±2.70)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均优于单纯Q开关1064nm FS20激光组及单纯Q开关1064nm R28激光组(Z=–3.408、–2.832,–1.165、–2.272,P <0.01);治疗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Q开关1064nm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口服治疗中重度黄褐斑安全有效。
屈欢欢高妮鲁美恒景焕李凯高琳
关键词:黄褐斑氨甲环酸
先天性平滑肌错构瘤16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平滑肌错构瘤(CSMH)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0月于该皮肤医院确诊的16例CSMH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女性9例(56.3%),男性7例(43.7%),就诊年龄2~28岁,平均(11±12)岁。其中15例患者(93.7%)出生即有皮损,1例(6.3%)于2岁发病。15例患者(93.7%)表现为单发皮损,1例(6.3%)为多发皮损;皮损发生于面部者11例(68.7%),四肢者3例(18.8%),躯干者2例(12.5%);皮损表现为斑片或斑块者14例(87.5%),表现为群集性丘疹者2例(12.5%);皮损颜色为褐色者11例(68.7%),红色者3例(18.8%),肤色者2例(12.5%);8例患者(50.0%)表现为多毛。皮肤镜下可见病变区域毛发数量增加。皮损组织病理均表现为真皮内无一定走向的成熟平滑肌束,肿瘤细胞胞质呈明显的嗜酸性,细胞核呈雪茄样,两端钝圆。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及结蛋白(desmin)。结论:CSMH多出生即有,单发多见,可发生于面部、四肢和躯干,主要表现为褐色斑片,少见局部毛发数量增加。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皮肤镜可用于辅助诊断。
陈凤鸣屈欢欢张宇伟王雷刘玲
关键词:组织病理皮肤镜
环孢素治疗银屑病并发天疱疮一例被引量:4
2017年
银屑病并发天疱疮临床少见,两种疾病治疗存在矛盾。该例患者有银屑病病史7年,20 d前出现水疱、糜烂;皮损组织病理及疱病自身抗体检查支持寻常性银屑病并发寻常性天疱疮诊断,给予口服环孢素及外用药物治疗后病情改善。
屈欢欢王雷马翠玲王刚
关键词:银屑病天疱疮环孢素
唇恒径动脉3例
2022年
报告3例唇恒径动脉。例1.女,41岁。下唇右侧黏膜粉色丘疹2个月。例2.女,55岁。下唇内侧粉色丘疹1年。例3.男,71岁。下唇内侧淡黄色结节1年。皮损组织病理:均表现为真皮或皮下脂肪可见一厚壁血管,有明显的肌层,弹力纤维染色显示完整的内弹力膜。诊断:唇恒径动脉。3例患者均予手术完整切除皮损,无复发。
陈凤鸣戴维屈欢欢王雷
关键词:结节
1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外伤后瘢痕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1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外伤后瘢痕的疗效,探讨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外伤后瘢痕的最佳时间。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皮肤科就诊的面部外伤后瘢痕患者100例[男39例,女61例,年龄9个月至56(25.87±12.36)岁],用1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共治疗3次,每次治疗间隔为1个月。根据患者面部外伤后瘢痕形成时间进行分组,分为≤3 d组、4~21 d组、22~90 d组、91~180 d组、181~365 d组5组,每组20例,分别由医师及患者或患儿监护人采用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瘢痕分别位于额部12例、颞部17例、鼻部8例、面颊33例、口周19例、下颏11例。5组患者治疗后医师及患者对其瘢痕总体评估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9.488,9.072,6.204,7.855,5.812,11.459,11.168,5.272,7.628,4.790,均P<0.001),其中≤3 d组治疗前、治疗后医师总体评估分值分别为(4.70±1.56)分、(1.30±0.80)分,与4~21 d组的治疗前、治疗后医师总体评估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明显优于22~90 d组、91~180 d组、181~365 d组(Z=-2.721,-2.549,-3.663,P<0.01);治疗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外伤后瘢痕安全、有效,疗效与瘢痕干预时间有关。
屈欢欢王莉王媛丽李凯高琳
关键词:瘢痕外伤后激光
Reed痣26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总结Reed痣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26例Reed痣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男15例,女11例,平均发病年龄17.35岁,中位发病年龄13.85岁。发病部位:下肢12例,面部6例,上肢5例,躯干3例。皮疹颜色均呈黑色,7例为斑疹,19例为扁平丘疹,22例皮疹形态类圆形,4例皮疹形态不规则。皮疹直径2~10 mm,23例直径≤5 mm。组织病理:15例为交界痣,11例为混合痣,26例黑素细胞形态均呈梭形,细胞色素明显,4例痣细胞巢与周围表皮融合,22例与周围表皮形成明显的裂隙,均未见明显细胞异型性及有丝分裂象,6例可见Kamino小体。皮损均予手术切除,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Reed痣皮疹形态可不规则,组织病理可出现呈Paget样分布的大小不一梭形细胞,需与黑素瘤鉴别。
屈欢欢刘宇李凯王雷刘玲
关键词:黑色素瘤SPITZ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