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琳

作品数:43 被引量:232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2篇淀粉
  • 7篇食品
  • 5篇理化特性
  • 4篇相互作用
  • 4篇理化性
  • 4篇理化性质
  • 4篇教学
  • 4篇果胶
  • 3篇多糖
  • 3篇营养
  • 3篇质构特性
  • 3篇膳食纤维
  • 3篇食品化学
  • 3篇食品营养
  • 3篇食品营养学
  • 3篇思政
  • 3篇凝胶特性
  • 3篇稳定性
  • 3篇课程
  • 3篇活性

机构

  • 43篇西南大学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中华全国供销...
  • 1篇重庆市农产品...
  • 1篇学研究院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43篇雷琳
  • 28篇赵国华
  • 26篇叶发银
  • 10篇明建
  • 9篇陈嘉
  • 3篇周才琼
  • 3篇李富华
  • 3篇陈科伟
  • 2篇曾凯芳
  • 2篇李福香
  • 1篇石慧
  • 1篇周芳
  • 1篇张甫生
  • 1篇王洪伟
  • 1篇吴素蕊
  • 1篇高瑞萍
  • 1篇张月巧
  • 1篇杨华
  • 1篇高丽
  • 1篇王阳

传媒

  • 25篇食品与发酵工...
  • 9篇食品科学
  • 2篇食品工业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工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中国食品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5篇2024
  • 9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淀粉湿热处理改性效果强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湿热处理是一种物理改性方式,因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目前被广泛应用在淀粉的改性当中,但传统湿热处理存在处理时间长、处理效果不足等问题。因此,采取一定方式强化淀粉湿热处理的改性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系统梳理总结了反复湿热处理、物理强化、化学强化、酶强化以及其他强化对淀粉多尺度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及具体强化机理,为研究开发有效的淀粉湿热处理的强化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柴宝玉叶发银雷琳雷琳赵国华
关键词:淀粉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食品化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被引量:12
2023年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依据其课程特点,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推进“新工科”建设及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专业素养等实际情况,挖掘和梳理食品化学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在教学内容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着力构建“大思政教育”理念和新工科格局背景下的综合性高等本科院校食品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叶发银雷琳陈嘉赵国华
关键词: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大米的米线加工适性评价及改良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米线是我国经典传统主食,因其口感爽滑、烹饪方便而备受青睐。原料大米对米线品质有决定性影响,选用不合理会导致断条率高、蒸煮损失大、易粘连等问题。明确原料大米米线原料加工适性的内涵关键质量要求及其调控方法是米线加工企业面临的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对产业有重大影响。该文在简要介绍米线原料加工适性评价的基础上,剖析了大米原料关键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破损淀粉等)及理化特性(胶稠度、糊化特性、粒度等)对其米线加工适性的影响规律,归纳总结了物理改性(湿热处理、韧化处理、过热蒸汽处理)、陈化、发酵、改良剂使用、多方法联用等改良大米米线加工适性的方法,展望了大米米线加工适性的未来研究重点,以期从原料学的角度为高品质米线的生产提供参考。
刘小青叶发银雷琳雷琳赵国华
关键词:质构特性蒸煮品质物理改性
花青素加工贮藏稳定性的改善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8年
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果品蔬菜等植物性食品中的水溶性类黄酮色素,不仅为食品提供了丰富的颜色,而且其呈现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生理活性使其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的热点。由于花青素不稳定,其在食品饮料和膳食补充剂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改善花青素加工贮藏稳定性的方法和技术,重点论述了共色作用、复合作用及载体包埋等技术方法在提升花青素加工贮藏稳定性方面的进展,以期为花青素的深入研究和工业化利用提供参考。
曾茜茜雷琳赵国华叶发银
关键词:花青素稳定性影响因素贮藏
食品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油脂氢化”为例被引量:8
2023年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础必修课。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本课程,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融为一体,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根本任务和重要举措。依据其课程特点,该文以食品化学课程的“油脂氢化”一节作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充分挖掘相关思政元素,具体探讨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活动展开以及教学考核等环节中将课程思政与理论课内容深度融合,以期为食品化学课程的课程思政融入提供经验和借鉴。
叶发银雷琳张甫生王洪伟石慧赵国华
关键词:食品化学油脂氢化教学实践
食用菌多糖对淀粉性能的影响及其在淀粉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食用菌是一类具有药食两用功能的大型真菌的总称,富含多糖、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研究证实,食用菌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降血糖、抗氧化等;同时,因其生物大分子结构特征,食用菌多糖对食品原料中淀粉的性能具有调控作用。将食用菌粉或纯化多糖作为配料添加到淀粉质食品中,可对其感官质地及营养品质产生显著影响,而且还能赋予产品新的功能性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食用菌多糖提升淀粉原料性能及淀粉质食品品质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食用菌多糖对淀粉溶解性及膨胀性、热特性、糊化特性、凝胶特性及消化特性等的影响,并对食用菌多糖在赋予淀粉质食品新功能性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食用菌多糖改善淀粉性能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功能性淀粉质食品的创新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罗庆龄刘滢吴雨晨毛启慧雷琳叶发银叶发银
关键词:食用菌多糖淀粉理化性质
叶酸和辛烯基琥珀酸酐双修饰菊粉胶束对姜黄素的荷载特性
2021年
叶酸修饰两亲性多糖是一种有效的疏水活性物质载体,能增加疏水活性物质的结肠靶向转运。以叶酸和辛烯基琥珀酸酐双修饰菊粉(folic acid octenylsuccinate inulin,FA-OS-菊粉)自聚集形成荷载姜黄素的胶束为研究对象,以胶束颗粒粒径、多分散性指数和姜黄素保留率为指标,探究了该胶束的热处理稳定性、冻融稳定性、贮藏稳定性及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稳定性和释放特性。结果:荷载姜黄素FA-OS-菊粉胶束在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姜黄素保留率较高,但粒径和多分散性指数变化显著;消化结束时,FA-OS-菊粉胶束在模拟胃液中的姜黄素释放率小于2%,在模拟肠液中的姜黄素释放率小于10%,具有较好的控释效果。结论:荷载姜黄素FA-OS-菊粉胶束具有潜在的结肠靶向效果。
李若华杨华雷琳叶发银叶发银
关键词:胶束姜黄素
微射流处理麦醇溶蛋白-芦丁复合物的拉曼光谱分析
2022年
为探究微射流条件下麦醇溶蛋白-芦丁复合物结构变化,以麦醇溶蛋白为对照,试样经过不同的微射流压力(0、40、80、120、160 MPa)处理2次后,通过拉曼光谱表征微射流对麦醇溶蛋白-芦丁复合物结构的影响,测定麦醇溶蛋白-芦丁复合物的游离巯基含量,氨基酸微环境,脂肪族残基变化,二级结构以及二硫键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麦醇溶蛋白与芦丁能发生相互作用,经过不同压力的微射流处理后复合物的游离巯基含量增加、氨基酸微环境趋于掩埋、复合物的α-螺旋、无规则卷曲含量减少,β-折叠、β-转角含量增加,t-g-t含量增加,相互作用力增强,结构趋于稳定。研究结果为麦醇溶蛋白的功能改性,结构修饰提供了新思路。
李春翼王启明雷小娟赵吉春雷琳明建
关键词:麦醇溶蛋白芦丁超声拉曼光谱相互作用
热烫对4种芸薹属蔬菜硫代葡萄糖苷及其吲哚族降解产物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研究了热烫对甘蓝、娃娃菜、小白菜和瓢儿菜4种芸薹属蔬菜硫苷及其吲哚族硫苷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蔬菜硫苷含量明显不同,鲜甘蓝中总硫苷含量最高(89.73μmol/g干重),鲜瓢儿菜总硫苷含量最低(34.94μmol/g干重)。新鲜蔬菜在90℃下分别用水热烫处理20、40、60 s后,各蔬菜的硫苷含量均显著降低,热烫60 s,总硫苷物质损失71%~73%。新鲜蔬菜总吲哚族硫苷降解产物含量相近,90℃热烫20~60 s能显著提高其吲哚族硫苷降解产物含量。结果表明,热烫60 s能使4种芸薹属蔬菜的吲哚族硫苷降解产物含量增加1~5倍,有利于提高其抗肿瘤、抑菌等生理活性,可作为蔬菜烹饪预处理的手段之一。
雷琳阚茗铭叶发银赵国华
关键词:芸薹属蔬菜热烫硫代葡萄糖苷
原花青素与果胶相互作用对果蔬加工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原花青素、果胶作为果蔬中常见的功能成分,因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该文综述了原花青素与果胶之间共价、非共价相互作用机制,分析了原花青素和果胶结构、环境因素(温度、pH等)对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相互作用对果蔬感官特性、功能特性、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并对二者相互作用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相互作用对食品涩味,果汁果酒体系稳定性,复合物抗氧化活性,原花青素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这为果汁果酒澄清、稳定和食品营养添加剂开发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任佳琦李福香雷琳赵吉春李富华明建
关键词:原花青素果胶相互作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