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长春

作品数:27 被引量:271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氮肥
  • 12篇杂交
  • 10篇籼稻
  • 9篇机插
  • 8篇水稻
  • 7篇氮素
  • 7篇杂交籼稻
  • 7篇直播
  • 6篇机插稻
  • 5篇氮肥运筹
  • 5篇秸秆
  • 5篇秸秆还田
  • 5篇还田
  • 4篇氮素吸收
  • 4篇氮素吸收利用
  • 4篇直播稻
  • 4篇配施
  • 4篇株距
  • 4篇米质
  • 3篇氮肥配施

机构

  • 27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中国气象局成...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四川省气象局
  • 1篇四川省农业气...

作者

  • 27篇郭长春
  • 26篇马均
  • 25篇孙永健
  • 22篇杨志远
  • 10篇何艳
  • 8篇徐徽
  • 6篇蒋明金
  • 6篇王海月
  • 5篇孙园园
  • 5篇李娜
  • 4篇严奉君
  • 4篇余华清
  • 3篇代邹
  • 2篇徐富贤
  • 2篇吕腾飞
  • 2篇李应洪
  • 2篇张绍文
  • 2篇王春雨
  • 1篇郭翔
  • 1篇彭国照

传媒

  • 7篇中国水稻科学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核农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稻米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肥运筹对杂交籼稻食味差异品种产量及米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以杂交籼稻广优847(优质食味)和F优498(高产低食味)品种为材料,在总施氮量120 kg/hm^(2)和150 kg/hm^(2)条件下,设置基肥、蘖肥、穗肥施用比例分别为4∶4∶2、3∶3∶4、2∶2∶6共6种氮肥运筹综合管理方式,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研究氮肥运筹对2个食味差异品种产量及米质特征的影响及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品种和氮肥运筹对2个杂交籼稻品种的产量、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RVA谱、蒸煮食味品质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品种对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的调控效应大于氮肥运筹对其的调控;氮肥运筹对稻谷产量、稻米食味值的影响大于品种对其的影响;可通过优化产量构成因子,促进抽穗至成熟期水稻群体干物质累积,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值。在总施氮量150 kg/hm^(2)下,基肥、蘖肥、穗肥的施用比例为3∶3∶4的氮肥运筹处理能显著提高2种杂交籼稻的产量,并能有效改善和提升稻米食味品质。
刘芳艳武云霞孙永健郭长春郭长春马均
关键词:杂交籼稻氮肥运筹食味品质
西南稻区机直播高产杂交籼稻养分吸收利用特征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本文探索了机直播模式下丰产优质杂交籼稻养分利用及产量特征。【方法】以15个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施氮下机直播对杂交籼稻结实期氮磷钾吸收、转运、利用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各养分转运量和贡献率与产量及氮肥利用率间的关系。【结果】依据稻谷产量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机直播下,施氮处理与高产、中产、低产3类型品种对结实期各营养器官氮磷钾的累积、转运及最终产量均存在显著的影响,且各产量类型下叶片及茎鞘氮磷钾养分间转运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对促进各养分向籽粒的转运和提高产量有显著影响;但磷素的转运和贡献率与氮、钾素间的协同性显著降低,对提高氮肥利用率作用不显著。机直播不同产量类型杂交籼稻,施氮处理在产量及结实期养分吸收、转运各指标整体上均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且F优498、德香4103和川江优527在高产类型品种中,也具有较高的氮肥利用率,为本试验筛选出最适机直播的高产氮高效品种。与中产、低产类型品种相比,机直播高产品种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结实期养分累积,促进叶、茎鞘中养分转运,尤其能显著提高叶片氮、钾转运量,以及茎鞘钾转运量,进而显著提高钾转运贡献率,提升籽粒中氮、钾所占稻株各养分累积总量比例的主要特征,发挥出氮钾协同转运与利用的耦合效应;同时,在保证一定数量有效穗的前提下,具备较高的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是机直播杂交籼稻高产品种另一重要特征。相关分析表明,结实期叶、茎鞘氮、钾转运量以及钾转运贡献率与氮肥利用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保证结实期钾素转运量及贡献率对协同提高机直播杂交籼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作用显著。【结论】与机直播中产、低产类型杂交籼稻品种相比,高产类型品种能显著提高叶片氮、钾转运量,以及茎鞘钾转运量,进�
孙园园陈琳孙永健彭国照蒋明金郭长春孙知白
关键词:机直播杂交籼稻养分吸收
不同株距下氮肥减量配施运筹对机插杂交稻的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机插株距下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在水稻关键生育时期的运筹方式,为水稻机插秧配套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中迟熟杂交籼稻川谷优7329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在机插行距均为30 cm下,设株距16 cm、18 cm、20 cm;并设4种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运筹模式:1)基肥为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hm^2常规氮肥,不施追肥;2)基肥施96 kg/hm^2缓释氮肥,追肥施24 kg/hm^2常规氮肥;3)基肥施96 kg/hm^2缓释氮肥和54 kg/hm^2常规氮肥,不施追肥;4)基肥为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hm^2常规氮肥,追肥为30kg/hm^2常规氮肥;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结果】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叶面积指数(LAI)、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及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的效应明显高于机插株距。3种株距下,随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量及常规氮肥后移量的增加,机插杂交籼稻的LAI、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均呈增加的趋势。株距为16 cm时,群体茎蘖数显著增大,形成的有效穗多,对养分的竞争性增强,光合特性减弱,未能形成大穗,虽然结实率高但每穗粒数较少,产量较低;株距为20cm,由于密度降低,群体茎蘖数显著减少,形成的有效穗少,后期对养分的吸收充足,光合特性增强,形成了足够的大穗,每穗实粒数显著增加,但结实率和千粒重较小,因此未能高产;而株距为18 cm时,在足够群体茎蘖数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效穗较多,后期能有效吸收养分,光合特性增强,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增大。相关分析表明,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和株距下,尤以齐穗-成熟期群体生长率、拔节-齐穗期光合势和齐穗期有效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相关性较高。【结论】株距为18 cm,96 kg/hm^2缓释氮肥和24 kg/
王海月张桥武云霞严奉君严奉君郭长春孙永健徐徽杨志远
关键词:机插稻株距光合物质生产
3种复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稻田不同复种轮作模式下旱茬作物秸秆还田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可为多元化复种轮作模式下机插稻优质丰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和‘晶两优534’为试材,研究麦-稻(T_(2))、油-稻(T_(2))、菜-稻(T_(2))复种轮作下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对不同机插杂交籼稻品种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3种复种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品种对有效穗数、产量、垩白粒率、垩白度、崩解值、消减值等产量及米质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相对T_(2)、T_(2)模式,T_(2)模式下稻谷产量分别增加16.26%-18.87%、10.83%-13.60%,垩白粒率分别降低17.77%-26.03%、9.33%-35.26%,垩白度分别降低26.07%-30.73%、11.55%-56.88%,崩解值分别提高3.13%-7.52%、10.35%-11.23%,消减值分别降低9.64%-9.84%、23.48%-24.74%。3种复种轮作模式下,机插晶两优534稻谷产量比宜香优2115显著提高2.57%-27.82%,成穗率显著提高0.12%-11.17%,垩白粒率、垩白度分别显著降低37.95%-77.43%、34.25%-80.80%;崩解值显著降低15.31%-28.79%,消减值显著提高48.30%-65.30%;但机插宜香优2115食味品质外观、口感、食味值分别比晶两优534不同程度的提高1.16%-11.64%、1.73%-9.40%和0.78%-4.74%。T_(2)模式与机插晶两优534相配套最优,能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及总颖花数,促进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提高叶片与茎鞘的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是提高晶两优534产量改善外观品质的主要原因;且此模式下机插宜香优2115能显著提高峰值黏度、崩解值、口感和食味值,显著降低消减值,从而大幅改善稻米食味品质。【结论】相对菜-稻、麦-稻模式,油-稻模式均有利于提高不同机插杂交籼稻品种有效穗数,促进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产量,改善稻米外观品质;不同的机插品种特征特性�
袁晓娟孙知白杨永刚林郸郭长春文艳芳郭兴新杨志远陈宗奎徐富贤马均孙永健
关键词:杂交籼稻秸秆还田机插米质
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究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利用与产量关系的规律,明确水稻高产根系形态特征,提出相应的水氮优化管理措施。【方法】2013年以氮高效品种川农优498和氮低效品种川优6203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穗肥运筹比例的裂区试验;2014年以相同试验材料进行穴苗数和促花肥、保花肥配比的裂裂区试验;2015年以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试验材料,进行水分管理方式和氮肥施用模式的裂裂区试验;分别以上述3个大田试验获得的产量、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利用相关指标为样本,通过计算方差膨胀因子诊断变量间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关系。在多重共线性严重的情况下,运用岭回归分析研究根系形态、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些关系在年度间的重演性,确定其中普遍存在的共性规律。【结果】(1)氮高效品种拔节期、抽穗期及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干物重与产量岭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范围分别为0.0219—0.3961、0.0452—0.1379和0.0914—0.6694,氮低效品种分别为0.0084—0.6190、0.1224—0.4341和0.0818—0.4881,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关系年度间重演性较差,无明显共性规律;以根干重、不定根数量、长度、表面积、体积、粗分枝根长度、表面积、体积以及细分枝根长度、表面积、体积11项根系形态指标为自变量,氮素积累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干物重三者分别为因变量进行岭回归分析,氮高效品种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范围分别为0.0527—0.2728、0.0653—0.3139和0.0714—0.3158,氮低效品种分别为0.0607—0.5040、0.0555—0.4411和0.0724—0.5449,氮素吸收利用与根系形态的关系规律年度间存在较大差异;2013—2015年,氮高效和氮低效品种抽穗期根系形态与产量岭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均超过0.8,P<0.001,表明抽穗期根系形态对产量具有�
李娜杨志远代邹孙永健徐徽何艳严田蓉蒋明金郭长春王春雨马均
关键词:氮效率水稻根系形态
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6
2019年
通过明确不同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下水稻根系及产量形成的差异,为不同栽插方式下秸秆还田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迟熟型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置秸秆不还田、覆盖还田和翻埋还田3种还田方式,副区为人工移栽和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栽插方式下水稻根干质量、根冠比、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前抑后促,抑制了分蘖盛期单茎和群体根系的生长,促进了拔节期至成熟期根系的生长,齐穗期翻埋还田水稻根系生长更好,成熟期则是覆盖还田根干质量、根数更高。各生育时期根系直径,分蘖盛期和成熟期的单茎、群体根系指标以及根干质量,拔节后15 d、齐穗后15 d和成熟期单茎伤流强度均表现为人工移栽>毯苗机插,但拔节期和齐穗期根系形态指标和群体根干质量小于毯苗机插。不同于翻埋还田对毯苗机插稻齐穗期根系生长有利,覆盖还田能有效促进人工移栽稻齐穗期根系生长,减缓花后根系衰老,维持单茎较大伤流强度。2)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平均使水稻增产3.50%,与人工移栽互作的增产率为2.03%~9.81%,与毯苗机插互作的增产不明显,其中又以秸秆覆盖还田与人工移栽互作增产效果最佳。3)分蘖盛期根干质量,成熟期根干质量、单茎根系指标和群体根系指标,分别与每穗粒数、总颖花量和产量显著正相关,分蘖单茎和群体根系形态指标与有效穗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后人工移栽均实现了增产,而毯苗机插多表现为减产,覆盖还田产量较翻埋还田高。覆盖还田与人工移栽互作下的水稻根系早生快发、衰老慢、单茎伤流强度大,产量最高,翻埋还田促进了毯苗机插中期的根系生长,但齐穗后根系衰老快,单茎伤流强度小。
何艳严田蓉郭长春郭长春彭志芸李娜马鹏余华清孙永健杨志远余华清
关键词:作物秸秆秸秆还田水稻栽插方式根系
不同育秧方式下播种量和插秧机具对机插稻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氮素的吸收利用决定着水稻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形成。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机插稻迅速发展,但针对机插稻育秧环节与插秧机具融合对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影响的研究较少。以机插稻农机农艺首要融合点"育秧-机插"关键环节为研究对象,探究育秧方式配合不同插秧机具对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2种育秧方式:营养土育秧和稀泥育秧;3个播种量:65 g/盘,85 g/盘,105 g/盘;2种插秧机具:4行手扶式插秧机,6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结果】育秧方式、播种量以及插秧机具对机插稻结实期不同营养器官氮素吸收转运、剑叶SPAD值以及氮素收获指数、氮素稻谷生产效率与产量影响显著或极显著,且互作效应显著或极显著。营养土育秧处理下机插稻氮素积累以及氮素利用效率较稀泥育秧优势明显,植株各器官氮素转运量、转运率、贡献率以及穗部氮素增加量均一定程度高于稀泥育秧处理,平均提高了21.12%、15.20%、10.03%、6.45%;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机插稻稻谷产量、结实期氮素吸收转运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以及氮肥偏生产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尤其播种量为85 g/盘时机插稻成熟期植株中氮素的积累量相较于65 g/盘、105 g/盘播量平均增加了16.19%,28.14%;6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处理下机插稻产量以及构成因素、结实期干物质量、植株氮素吸收量和转运量、氮干物质生产效率以及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4行手扶式插秧机。【结论】综合氮素积累量和氮素转运量、机插稻结实期穗部氮素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考虑,运用营养土育秧,播量85 g/盘配合6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能有效提高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促进产量的形成。
孙园园张桥孙永健唐源郭长春刘芳艳武云霞杨志远马均
关键词:育秧方式播种量氮素吸收利用
稻油轮作下油菜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杂交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与水氮配施的理论与技术,探讨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为油菜秸秆堆腐还田和直接还田两种秸秆还田方式,裂区为淹水灌溉和控制性交替灌溉两种水分管理方式,裂裂区为4种施氮量,分析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模式下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对主要生育时期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LAI)及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调控效应,互作效应显著;且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秸秆堆腐还田对水稻群体质量指标的调控显著高于秸秆直接还田,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提高了4.71%~6.50%,群体干物质显著增加了9.22%~13.30%;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显著,有效穗数及每穗粒数分别提高了5.9%~9.8%和1.5%~5.2%,从而使产量提高了9.5%~13.4%。控制性交替灌溉相对于淹灌能保证足够的穗数,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减缓拔节至齐穗期叶面积衰减,加快结实期群体生长率,利于穗粒数及产量的提高;且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分蘖数、干物质积累量、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结论】从三因素间的互作效应来看,秸秆堆腐还田处理下,控制性交替灌溉与施氮量150 kg/hm^2,可有效提高齐穂期高效叶面积指数(4.80~5.32),具有较高的结实期干物质积累量(6.94~7.36t/hm^2),显著提高了有效穗(181.6万~220.9万/hm^2)及每穗粒数(180~200粒),从而显著提高产量达到10328.1~12464.1 kg/hm^2,为本研究节水减氮增效最佳的处理。
殷尧翥郭长春孙永健武云霞余华清孙知白张桥王海月杨志远马均
关键词:秸秆还田灌水方式施氮量
麦油稻轮作秸秆还田与施氮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以宜香优2115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小麦或油菜秸秆全量翻埋还田(M1)和秸秆不还田对照(M0);副区设4个氮肥管理,不施氮(N0),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10∶0∶0∶0(N1),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N2),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2∶2∶3∶3(N3),研究秸秆还田和氮肥管理对直播稻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稻或油-稻轮作下,氮肥管理对直播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调控效应,秸秆还田显著影响水稻拔节期、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LAI)及群体干物质积累,同时油-稻轮作下其调控效应高于麦-稻轮作模式。秸秆不还田时,配合N3施肥方式,可有效提高直播稻结实期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延缓叶片衰老,且在拔节期至成熟期间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率,干物质积累优势明显;秸秆还田下,配以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的管理模式,麦茬或油茬直播稻群体构建合理,结实期剑叶光合能力强,有效穗、每穗粒数较多,表现高产,产量最高可达10 090、10 693 kg/hm^2。综合分析,麦-稻或油-稻轮作下秸秆还田,配合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的氮肥管理模式,能实现直播稻的高产稳产。
彭志芸丁峰谌洁向开宏马鹏郭长春马均
关键词:直播稻秸秆还田氮肥管理光合特性
氮肥后移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不同粒位稻米垩白与食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以低垩白高食味品种宜香优2115和高垩白低食味品种F优498为材料,在施氮量15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3种氮肥运筹方式(基肥∶蘖肥∶穗肥分别为5∶3∶2、3∶3∶4、3∶1∶6,分别记为N1、N2 N3)和不施氮(N0)对杂交籼稻产量及不同粒位稻米垩白性状和食味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粒位稻米垩白性状与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氮肥运筹对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及不同粒位稻米垩白性状及食味值均存在显著影响。参试2个品种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均以N2处理最高,实现了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同时能进一步降低宜香优2115不同粒位的垩白性状、提高相应粒位食味值;而F优498的食味值以N1处理为宜,可改善其不同粒位稻米品质。进一步分析发现,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强势粒低于弱势粒、一次枝梗上的籽粒低于二次枝梗上的籽粒、穗上部籽粒低于穗中部和下部籽粒,而食味值则强势粒高于弱势粒、一次枝梗上的籽粒高于二次枝梗上的籽粒、穗上部籽粒高于穗中部和下部籽粒。相关分析表明,稻米垩白性状与食味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r=-0.706*~-0.937**),降低稻米垩白是提高食味品质的主要途径。
罗颖菡李波孙永健郭长春邢梦文李飞杰刘芳艳杨志远徐富贤马均
关键词:杂交籼稻氮肥后移粒位食味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