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娟

作品数:11 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炎
  • 4篇腺炎
  • 4篇急性胰腺炎
  • 3篇内镜
  • 3篇溃疡
  • 3篇25-羟维生...
  • 2篇重症
  • 2篇重症急性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溃疡性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25-羟维生...
  • 1篇电子胃镜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胸外

机构

  • 11篇三明市第二医...

作者

  • 11篇孙娟
  • 5篇欧阳小予
  • 4篇罗洽
  • 2篇罗亮
  • 1篇郑木苹

传媒

  • 5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变化,分析其水平与UC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临床确诊的UC患者78例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25-羟维生素D3的差异。根据改良Mayo评分系统将UC分成轻度活动组(3分≤Mayo评分≤5分)、中度活动组(6分≤Mayo评分≤10分)、重度活动组(11分≤Mayo评分≤12分),根据病变范围将UC分成E1组(局限于直肠)、E2组(累及左半结肠)、E3组(广泛病变),对比各组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析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Mayo评分、NLR、MLR、PLR的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ALB、TG、TC、LDLC、Hb、25-羟维生素D3均低于对照组,而WBC、PLT、CRP、ESR、NLR、MLR、PL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2)随着UC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变部位的增加,血清25-羟维生素D3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羟维生素D3与Mayo内镜评分、NLR、MLR、PLR、CRP、ESR均呈明显负相关(均P<0.05或P<0.01)。结论:UC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降低,其水平与UC病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呈明显负相关。
欧阳小予陈永梅孙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25-羟维生素D3疾病严重程度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常规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入院后第2天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肠源性感染指标(CRP、WBC、内毒素)、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8.9%(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源性感染指标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为(5.9±2.1)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0.2±2.8)分(P<0.05);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其肠源性感染指标水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罗洽谢雏凤飞孙娟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早期肠内营养炎性因子
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7年1月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等分两组。对照组单纯用制酸、胃肠减压、抗感染、禁食、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总有效率;腹痛症状消失时间、淀粉酶、脂肪酶达到正常范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各项血清炎症指标数值;干预前后患者血氧分压及肺泡-动脉氧分压数值。结果:研究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淀粉酶、脂肪酶达到正常范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血清炎症指标数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各项血清炎症指标数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氧分压及肺泡-动脉氧分压数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血氧分压及肺泡-动脉氧分压数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促使淀粉酶、脂肪酶达标,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血气分析状况,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孙娟罗亮
关键词:乌司他汀生长抑素重症急性胰腺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变化,分析其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乙肝病毒DNA(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6月入住我院消化内科诊断为CHB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细胞)比例、25(OH)D3水平变化。根据血清25(OH)D3水平将CHB分成25(OH)D3正常组、25(OH)D3不足组、25(OH)D3缺乏组,分析3组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率、HBV-DNA载量、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比例及CD4^+细胞/CD8^+细胞比值变化,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HB患者25(OH)D3与CD3^+、CD4^+、CD8^+、CD4^+/CD8^+细胞比例、HBV-DNA的相关性。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CHB组血清25(OH)D3水平、外周血CD3^+、CD4^+、CD4^+/CD8^+比例均降低,而外周血CD8^+比例升高(均P<0.01)。(2)随着25(OH)D3逐渐降低,CHB患者外周血CD8^+比例、HBeAg阳性率、HBV-DNA载量均逐渐升高,而CD3^+、CD4^+、CD4^+/CD8^+比例逐渐降低(均P<0.01)。(3)Pearson分析显示:CHB患者血清25(OH)D3与外周血CD3^+、CD4^+、CD4^+/CD8^+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721、0.772、0.639,均P<0.01),与外周血CD8^+、HBV-DNA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688、-0.812,均P<0.01)。结论:CHB血清25(OH)D3明显降低,其可能参与了CHB免疫功能调节。
罗洽孙娟陈永梅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25-羟维生素D3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效果评价
2017年
目的:评价在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治疗中予以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普胸外科收治的术后下呼吸道阻塞患者25例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动脉血p H值、血压水平、体温、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得以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治疗中予以纤维支气管镜具有确切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罗亮孙娟郑木苹
关键词:普胸外科纤维支气管镜
序贯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胃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胃溃疡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三明市第二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胃溃疡并Hp感染患者240例,根据治疗方法异同分成A组、B组、C组,每组80例。A组给予标准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C组给予序贯疗法(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左氧氟沙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3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腹痛、腹胀、反酸嗳气)评分,并观察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C组Hp根除率高于A组,C组Hp根除率高于B组(P<0.05)。治疗前3组腹痛、腹胀、反酸嗳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腹痛、腹胀、反酸嗳气评分低于A组、B组(P<0.05)。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胃溃疡并Hp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Hp根除率,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罗洽孙娟陈永梅
关键词:胃溃疡幽门螺杆菌序贯治疗
经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非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经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非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内科药物治疗无效胃十二指肠出血(非静脉曲张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消化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观察组(25例)与消化内镜注射止血法治疗的对照组(25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心理状态。结果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6.00%)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为(367.38±26.82)mL,止血时间为(1.70±0.15)d,VAS评分为(1.60±0.3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8.00%)低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AS评分为(48.66±1.68)分,SDS评分为(46.40±1.53)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胃十二指肠出血(非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消化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效果较好,减轻疼痛感,及时止血,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值得借鉴。
孙娟欧阳小予陈伟梁玮
关键词:消化内镜胃十二指肠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
TyG-WHtR联合SII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腰围身高比(WHtR)乘积(TyG-WHt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变化,分析两者联合对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AP患者184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成3组:轻度AP组(MAP组,n=68)、中度AP组(MSAP组,n=62)、重度AP组(SAP组,n=54)。对比各组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AP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Ranson评分、CT严重程度指数(CTSI)评分、TyG-WHtR、SII水平变化。Pearson法分析TyG-WHtR、SII与BISAP评分、Ranson评分、CTSI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yG-WHtR联合SII对SAP的评估价值。结果:随着AP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CREA)、C反应蛋白、SII、TyG-WHtR、BISAP评分、CTSI评分、Ranson评分均升高,而白蛋白(ALB)、血钙均明显降低(均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II、TyG-WHtR与BISAP评分、CTSI评分、Ranson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SII、TyG-WHtR预测SAP的敏感度分别为64.7%、74.8%,特异度分别为76.3%、80.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0.652~0.841)、0.836(0.704~0.892)(均P<0.01)。SII联合TyG-WHtR较两者单独预测SAP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AP患者SII、TyG-WHtR水平均明显升高,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两者联合可显著提高对SAP的预测价值。
陈永梅陈伟罗洽孙娟欧阳小予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腰围身高比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25-羟维生素D 与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分析其水平与UC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UC患者102例作为UC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ALB/Fib比值(AFR)、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LCN-2、25(OH)D等指标的差异。根据改良Mayo评分系统将UC患者分成轻度组(3分≤Mayo评分≤5分)、中度组(6分≤Mayo评分≤10分)、重度组(11≤Mayo评分≤12分),同时根据UC内镜下严重指数(UCEIS)评分将UC患者分成UCEIS评分(1~3分)组、UCEIS评分(4~6分)组、UCEIS评分(7~8分)组,对比各组血清LCN-2、25(OH)D水平差异。单因素相关分析探讨血清LCN-2、25(OH)D与UC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UC组ALB、AFR、BMI、Hb、IgG、IgM、25(OH)D均较对照组降低,而CRP、Fib、ESR、LCN-2均较对照组升高(均P<0.01)。随着改良Mayo评分与UCEIS评分升高,血清25(OH)D水平均逐渐降低,而血清LCN-2水平均逐渐升高(均P<0.01)。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25(OH)D水平与Mayo评分、UCEIS评分、ESR、CRP均呈负相关,与AFR、IgG、IgM呈正相关(均P<0.05);LCN-2水平与Mayo评分、UCEIS评分、ESR、CRP均呈正相关,与AFR、IgG、IgM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UC患者血清LCN-2水平升高,25(OH)D水平降低,其水平均与UC病情活动度呈明显相关性。
谢雏凤飞陈伟孙娟陈永梅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25-羟维生素D
血脂水平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与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分析血脂对AP患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本院临床诊断为AP的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成轻症AP组(MAP组,42例)、中度重症AP组(MSAP组,36例)、重症AP组(SAP组,28例),对比3组生化指标、Ranson评分、AP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改良的CT严重程度指数(MCTS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差异。结果:(1)随着AP严重程度增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肌酐(CREA)、尿酸(UA)、葡萄糖(GLU)、Ranson评分、MCTSI评分、BISAP评分、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逐渐升高,血清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ApoA1)、ApoA1/ApoB比值、血钙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Pearson相关显示:TG与Ranson评分、MCTSI评分、BISAP评分、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而HDLC、ApoA1、ApoA1/ApoB比值与Ranson评分、MCTSI评分、BISAP评分、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TG、GLU、MCTSI评分、BISAP评分、SOFA评分为发生SAP危险因素,而ApoA1、ApoA1/ApoB比值、血钙、ALB、HDLC为发生SAP保护因素。结论:AP患者血脂明显升高,TG、HDLC、ApoA1、ApoA1/ApoB比值对预测AP严重程度与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欧阳小予孙娟陈永梅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脂载脂蛋白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