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斌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武陵山地区红色岩溶景观形成地质条件与演化模式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武陵山地区出露着层层叠叠,形似宫殿、堡垒,且与沟壑相嵌、具有较强观赏和开发利用价值的一类红色岩溶地貌景观。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掌握此红色岩溶景观的分布范围,分析其发育的区域地质背景、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溶蚀作用等主要影响因素,以进一步解析其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武陵山地区红色岩溶景观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抬升剥蚀、土下溶蚀成景三个主要演化阶段。
- 曹晓娟曹晓娟姜伏伟董颖董颖
- 关键词:武陵山地质条件
- 江西石城通天寨地质公园晚白垩世河口组碎屑锆石年龄及地质意义
- 2018年
- 江西石城通天寨地区位于南丰-会昌中—新生代盆地带内,区内出露的上白垩统河口组主要为一套陆相冲积扇红色碎屑岩系,自下向上分为3段,分别代表扇根→扇中→扇缘沉积相。通过岩相古地理分析,其物源分别来自北西方向和南东方向的2个隆起蚀源区。采用碎屑锆石LA-ICP-MS测年方法,获得河口组2件样品的111组和108组碎屑锆石有效U-Pb年龄,其年龄谱主要存在104~137Ma、400~418Ma、750~752Ma、1854~1895Ma四个年龄峰值,揭示出蚀源区曾存在4次主要的构造热事件。1854~1895Ma和750~752Ma热事件可能分别是对哥伦比亚和罗迪尼亚超大陆聚散的响应;400~418Ma是对华夏造山带洋陆转换的响应;104~137Ma是古太平板块西缘转化为活动陆缘对华南东缘的构造岩浆热事件的响应。
- 毛晓长董颖胡昆寇晓虎杨宏斌谢长瑜汪凡马逸麟
- 关键词:晚白垩世构造热事件
- 地质环境信息系统上线安全检测工作实践被引量:2
- 2017年
- 本文针对地质环境领域业务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信息系统上线安全检测的方法,深入探讨了上线安全检测实践中的基本流程、测评方法与测评成果,为提升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和服务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 殷铭武建飞屠陈子煜杨宏斌周萌韩明伟
- 关键词:信息安全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