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员工应对组织隐性强制过劳的行动策略研究
- 2017年
- 隐性强制过劳是企业利用制度、规则或组织氛围等,引导员工意愿过度劳动,但其意愿背后仍然是企业的一种强制行为。本文以社会心理安全氛围(PSC)为切入点,运用扎根理论,对员工面临隐性强制过劳时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质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面临隐性强制过劳时采取的应对策略为调整后的EVLN模型,即'退出一发言一忠诚一默许'(EVLA)模型。高PSC组织中员工倾向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如发言),使得组织隐性强制过劳行为有所缓解:低PSC组织中员工倾向采取中立或消极的应对策略(如默许、忠诚),使得组织隐性强制过劳行为持续存在甚至发展升级。最后针对组织营造高社会心理安全氛围提出了管理建议,为应对组织隐性强制过劳、推进企业健康组织的建设和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 杨河清刘贝妮
- 关键词:扎根理论
- 共享经济对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的挑战和反思——以Uber公司为例被引量:5
- 2018年
- 共享经济的兴起带来劳动关系认定的新问题。其中探讨最多的是互联网平台和司机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本文指出互联网平台和司机之间的用工关系既不是劳动关系也不是传统的劳务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经济从属性的劳务关系。并指出判定劳动关系的实质是在探讨是否给予互联网平台下的用工者劳动保护的问题。本文提出我国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已不适宜规制共享经济中灵活化的用工关系,应借鉴德国劳动法的三分体系,在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之间还有一类类似劳动者。互联网平台把司机划分为“类似劳动者”,由国家给予有限度的劳动权益保护。
- 刘新春刘新春
- 关键词:共享经济劳动关系雇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