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炎娟 作品数:53 被引量:116 H指数:7 供职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建筑科学 更多>>
不同取汁工艺对青竹梅出汁率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取汁工艺对青竹梅出汁率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鲜青竹梅为实验材料,研究水浴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复合酶法对青竹梅出汁率的影响,对比分析3种方法在最优条件下的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类黄酮和总酚等指标差异。结果水浴提取法最优工艺料液比1:4(g:mL),水浴温度80℃,水浴时间60min,出汁率52.4%;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最优工艺:料液比1:4(g:mL),超声波功率140 W,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0 min,出汁率53.2%;复合酶解法最优工艺:果胶酶添加量为0.6%,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2%,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90 min,出汁率66.6%。结论3种方法均可有效提高青竹梅出汁率,但复合酶法出汁率最高且综合营养成分提取效果最好。 林炎娟 姜翠翠 周丹蓉 梁华俤 方智振 潘少霖 叶新福关键词:出汁率 复合酶解法 一种李冻切片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李冻切片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所述的李冻切片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李果去核切片后漂烫,漂烫后的切片置于盐溶液中浸泡,预冻,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李冻切片。本发明通过漂烫、盐浸、预冻、真空冷冻干燥李果... 周丹蓉 叶新福 林炎娟 方智振 陈文光 梁华俤文献传递 一种诱导采后李果皮变红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理学领域,提供了一种诱导采后李的果皮变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采收的李在2~8℃下无光贮藏12d以上;(2)将经过步骤(1)贮藏的李置于16~25℃、湿度70%以上的条件下贮藏6~8d,得到果皮变... 方智振 叶新福 周丹蓉 姜翠翠 潘少霖 林炎娟文献传递 红叶李与红叶桃叶片次生代谢物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1 2018年 以红叶李和红叶桃叶片为试材,测定叶片不同时期叶绿素、花青素、类黄酮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以及POD和PAL活性。结果表明:红叶李和红叶桃叶片中叶绿素、花青素、类黄酮、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花青素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均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红叶李和红叶桃叶片中花青素含量最高的时期分别在9月和4月;POD和PAL的活性变化均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红叶李和红叶桃叶片中花青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与POD和PA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叶片中叶绿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与POD和PAL活性无显著相关。 王小安 周丹蓉 潘少霖 方智振 姜翠翠 林炎娟 叶新福关键词:红叶李 红叶桃 花青素 基于UPLC-MS/MS和GC-IMS技术分析采前套袋与未套袋油㮈果实品质差异 2023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采前套袋对油㮈果实代谢产物、代谢途径以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套袋后油㮈果皮和果肉着黄色。基于UPLC-MS/MS技术鉴定到604个油㮈果实代谢物,采前套袋改变果实代谢特征和代谢途径,筛选出显著差异代谢物58个,上调物质22个,下调物质36个;其中,与滋味相关的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而与滋味相关的氨基酸部分差异显著。基于GC-IMS技术鉴定到油㮈果实含有醛类14种、酯类5种、醇类4种、酮类3种和其他1种共27个挥发性物质,多数酯类物质在未套袋果实中含量较高,多数醇类物质在套袋果实中含量较高。采前套袋与未套袋油㮈果实挥发性成分具有不同的指纹图谱。基于中药数据库和已鉴定代谢物查询到199个活性成分,根据筛选标准得到37个关键活性成分,其中,采前套袋果实的槲皮素含量下调。由此说明,采前套袋可提高油㮈果实外观品质,对果实滋味、香气和功效成分等部分有影响。 林炎娟 周丹蓉 方智振 陈文光 叶新福关键词:套袋 光照对芙蓉李果肉花色苷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8年 在福建省古田县,以芙蓉李为试材,研究地面铺反光膜对树冠下部光照条件、果实品质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以及外黄内黑双层纸袋套袋对果面着色和果肉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铺反光膜可显著增强树冠下部光照,提高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花色苷含量,而对果实大小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在套袋后的无光条件下,芙蓉李果皮为黄色,果肉花色苷含量显著降低。光照是影响芙蓉李果皮和果肉花色苷积累的重要因素。 潘少霖 林炎娟 方智振 周丹蓉 姜翠翠 叶新福关键词:反光膜 芙蓉李 光照 果实品质 花色苷 乙烯利、1-MCP处理对芙蓉李果实采后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8年 研究乙烯利、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芙蓉李采后常温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和生理的影响,为芙蓉李采后成熟调控和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分别采用600 mg/L的乙烯利、20μL/L的1-MCP处理芙蓉李果实,置于(25±1)℃、85%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果实品质及生理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果实经乙烯利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otal soluble solids,TSS)和花色苷含量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titrate acid,TA)显著下降,但加速了果实硬度下降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积累,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性,诱导了贮藏后期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升高;而1-MCP处理显著延缓果实硬度下降及花色苷含量上升和MDA含量积累,使SOD及贮藏前期POD和CAT等维持较高酶活性。乙烯利处理可加速芙蓉李果实成熟软化与衰老进程,使果实在短期内成熟,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和加工适应性,但不耐贮藏;而1-MCP处理延缓了芙蓉李果实成熟衰老,提高果实耐贮性,可延长贮藏期。 林炎娟 周丹蓉 叶新福 方智振 梁华俤 潘少霖关键词:乙烯利 芙蓉李 采后品质 生理 福建10个不同产地‘芙蓉李’果实品质与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研究福建10个不同产地‘芙蓉李’果实品质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分析果实品质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地区差异,以及影响各果实品质的主要矿质元素。方法 采集福建10个产地果园的‘芙蓉李’,测定8个品质指标和10种矿质元素含量,利用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地区间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相关性和通径系数。结果 不同产地间各果实品质指标、矿质元素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重与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M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色泽亮度因子L^(*)与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3)、与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85),色泽红色因子a^(*)与Zn呈显著负相关(r=-0.706),色泽黄色因子b^(*)与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77)、而与Fe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705)。通径分析表明, N对单果重的直接影响最大, P对硬度的直接影响最大, Mn对固酸比的直接影响最大;Zn是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泽因子L^(*)、a^(*)均具有最大直接影响的元素,Fe是对可滴定酸、色泽因子b^(*)有最大直接影响的元素,对‘芙蓉李’品质指标直接影响较大的元素还有B、Ca、K等。结论 ‘芙蓉李’果实品质是多种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生产中应协调好各种矿质元素的配比以提高果实品质,实现优质高效生产。 周丹蓉 林炎娟 方智振 叶新福 陈文光关键词:芙蓉李 矿质元素 通径分析 套种白三叶对李园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20年 研究‘芙蓉李’园套种白三叶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芙蓉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种白三叶可显著提高‘芙蓉李’园果园土壤0~40 cm土层的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速效磷和速效氮含量,但对土壤全磷含量无显著影响;同时可显著提高果园土壤0~40 cm土层的土壤脲酶(S-UE)活性、土壤蔗糖酶(S-SC)活性、土壤酸性磷酸酶(S-ACP)活性。套种白三叶可显著提高李果实多酚和类黄酮含量,但对果实糖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姜翠翠 方智振 周丹蓉 林炎娟 叶新福关键词:白三叶 土壤养分 果实品质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乌梅改善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研究乌梅改善消化不良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数据库挖掘乌梅潜在活性成分,预测相关作用靶点,与消化不良的相关疾病靶点进行交集,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分析、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最后将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出乌梅11个潜在活性成分及其182个作用靶点,与789个消化不良相关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50个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与生物过程相关的条目145个,与分子功能有关的条目51个,与细胞组分相关的条目有22个;KEGG通路分析显示与75条通路相关;分子对接结果 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乌梅中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与关键靶点结合,发挥改善消化不良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为其实验验证和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林炎娟 方智振 周丹蓉 陈文光 叶新福关键词:乌梅 靶点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