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钟泰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口腔
  • 3篇细胞
  • 2篇软骨
  • 2篇软骨细胞
  • 2篇全瓷
  • 2篇颌骨
  • 2篇髁突
  • 2篇髁突软骨
  • 2篇髁突软骨细胞
  • 2篇外泌体
  • 2篇下颌
  • 2篇口腔修复
  • 2篇根管
  • 2篇骨关节
  • 2篇骨关节病
  • 2篇骨细胞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多糖

机构

  • 14篇深圳市宝安区...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14篇叶钟泰
  • 6篇谢苗苗
  • 5篇兰馨
  • 2篇张志光
  • 2篇何辉权
  • 1篇池珩
  • 1篇杨美茹
  • 1篇刘政华
  • 1篇兰馨
  • 1篇孟婷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AVE-ONE联合pathfile用于老年患者前牙区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比较WAVE-ONE联合pathfile镍钛器械与机用ProTaper预备根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老年前牙区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使用WAVE-ONE+pathfile预备根管,B组使用机用ProTaper预备根管,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A组平均根管预备时间为(4.4±0.5)min,明显短于B组的(6.7±0.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根管充填成功率为90%,与B组的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过程中舒适率为90%,明显高于B组的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 d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AVEONE联合pathfile能提高根管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可行性。
谢苗苗兰馨何辉权孟婷叶钟泰
关键词:PROTAPER一次性根管治疗老年
新型口腔黏膜烧灼剂在颌骨囊肿切除术后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新型口腔黏膜烧灼剂在口腔颌骨囊肿切除术后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40例口腔颌骨囊肿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在颌骨囊肿切除术后使用黏膜烧灼剂处理囊腔内壁;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切除囊肿,不进行残余囊壁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感染、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甲级愈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骨质增生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颌骨囊肿切除术患者,术后应用口腔黏膜烧灼剂组,可降低囊肿复发率低,加快愈合。
谢苗苗徐强刘政华兰馨叶钟泰
关键词:颌骨囊肿囊肿切除术术后感染
下颌第一、二磨牙邻间隙水平距离影响功能状态下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2020年
目的研究水平距离变化对下颌第一、二磨牙发生垂直型食物嵌塞的影响。方法建立人下颌后牙区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5个第一、二磨牙邻接点不同水平距离(0.05mm、0.1mm、0.2mm、0.3mm、0.4mm),进行垂直型食物嵌塞数值模拟,观察水平距离变化对下颌第一、二磨牙垂直型食物嵌塞的影响。结果在0.2mm邻间隙水平距离组,牙齿受到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最大,各实验组牙周膜的最大应力值较为接近,牙槽骨的最大应力值变化与牙齿最大应力值变化较为一致。结论下颌第一、二磨牙邻间隙在一定水平距离范围内,食物嵌塞更容易发生。
杨慧程佳宏叶钟泰徐强池珩林杰林正深
关键词:食物嵌塞三维有限元分析
两种口腔生物膜材料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及对骨厚度、植骨厚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比较两种口腔膜材料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骨厚度、植骨厚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口腔科进行牙种植的患者60例,根据使用口腔生物膜材料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给予钛膜引导骨再生进行修复,观察组34例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进行修复,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骨厚度、植骨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在引导骨再生进行牙缺损修复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提高修复成功率,值得推广。
徐强谢苗苗古丽米拉.木明兰馨叶钟泰
关键词:牙种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促进髁突软骨细胞再生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外泌体(Exo)对髁突软骨细胞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获取大鼠BMSC和髁突软骨细胞。收集第三代BMSC培养72 h上清液,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Exo。实验组使用外泌体(BMSC⁃Exo)进行髁突软骨细胞培养,对照组使用低糖培养基进行髁突软骨细胞培养。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改变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第7天及第14天髁突软骨细胞Ⅰ型胶原(ColⅠ)、Ⅱ型胶原(ColⅡ)基因表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CK⁃8结果显示,培养72 h后实验组细胞增殖活力(4.72±0.58)高于对照组(2.91±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3,P<0.001);流式细胞仪显示,Exo促进髁突软骨细胞G1期转换为G2期;RT⁃PCR结果显示:第7天实验组ColⅠ表达增量(2.85±0.14)高于对照组(1.0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1,P<0.001),第14天实验组ColⅠ表达增量(5.34±0.17)高于对照组(3.14±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5,P<0.001),第14天实验组ColⅡ表达增量(1.77±0.13)高于对照组(1.35±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P=0.041)。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以促进髁突软骨细胞增殖,还能促进髁突软骨细胞的ColⅠ、ColⅡ表达。
邢超徐灵巧廖文婷孙养鹏叶钟泰张志光
关键词:下颌骨髁状突软骨细胞外泌体骨关节病
传统和微创全瓷修复术在前牙缺陷美学修复中的效果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传统和微创全瓷修复术在前牙缺陷美学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实施前牙缺陷美学修复治疗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编号将患者分为传统组与微创组,各28例。传统组(患牙60颗)实施传统全瓷修复术治疗,微创组(患牙61颗)实施微创全瓷修复术治疗。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前牙缺陷修复效果、修复指标及患者的美学修复满意度。结果微创组的修复体颜色、形态、边缘着色、密合度及继发龋A级占比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的磨牙移位小于传统组,上中切牙倾角差及上中切牙凸距差均大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患者的美学修复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全瓷修复方法,微创全瓷修复术在前牙缺陷美学修复中的修复效果更佳,能够提升患者的美学修复满意度。
蓝巧瑛罗祖凤叶钟泰程佳宏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充填术治疗不可复性急性牙髓炎临床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比较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填充术治疗不可复性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确诊的不可复性急性牙髓炎患者136例(140颗牙),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71颗牙)和对照组(68例,69颗牙),观察组采取一次法根管充填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多次法根管充填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周、3个月后的疼痛程度及治疗后1、3个月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w,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两组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成功率高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个月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填充术治疗不可复性急性牙髓炎,短期内即可降低疼痛、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有效避免临床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与多次法根管填充术在远期疗效上无明显差异。
香植权叶钟泰
关键词:一次法多次法根管充填术急性牙髓炎
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牙周炎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FGF)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基础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炎症因子和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3周、6周的SBI、PD和CA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治疗6周的改善程度高于治疗3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周、6周的SBI、PD和CA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周、6周的IL-1β、IL-8和IL-17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治疗6周的IL-1β、IL-8和IL-17均低于治疗3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周、6周的IL-1β、IL-8和IL-1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vs6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FGF治疗牙周炎患者,能够改善龈沟出血指数,减少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减低炎性因子,提高牙周组织的愈合速度。
香植权叶钟泰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牙周炎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
深圳市宝安区门诊患者对种植修复认知度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调查门诊患者对种植修复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方法选取200例门诊患者,接受问卷调查,统计问卷结果。结果接近半数患者愿意选择种植修复,希望价位在4 000~6 000元,希望由口腔种植科专家进行种植手术及修复。患者最重视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修复效果和价格,超过半数的患者愿意使用国产品牌。结论患者对口腔种植知识的掌握程度越来越高,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了解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医患沟通。
谢苗苗何辉权兰馨杨美茹叶钟泰
关键词:口腔种植口腔修复口腔诊疗牙列缺失
BMSCs来源的外泌体对髁突软骨细胞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源的外泌体对髁突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含量表达的影响,为骨关节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其中动物实验部分2014年做)。实验组使用含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进行细胞培养,对照组使用低糖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收取培养第3、7、14天的细胞,酶标仪下检测髁突软骨细胞氨基聚糖(GAG)含量的表达,荧光酶标仪检测髁突软骨细胞DNA含量,比较单位DNA中氨基聚糖含量的变化(GAG/DNA);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分析第7、14天两组细胞GAG基因表达情况。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酶标仪检测结果示髁突软骨GAG含量在第3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0.95±0.03)μg/ml比(0.58±0.02)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6,P<0.001);第7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2.68±0.06)μg/ml比(1.63±0.04)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1,P<0.001);第14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3.59±0.07)μg/ml比(1.86±0.07)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1,P<0.001)。荧光酶标仪显示第3天实验组DN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0.14±9.59)μg/ml比(23.45±3.3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5,P=0.037)。GAG/DNA比值在第3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0.0320±0.0071)比(0.0230±0.0035)](t=4.921,P=0.018);第7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0.0630±0.0065)比(0.0390±0.0067)](t=17.78,P<0.001);第14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0.0630±0.0073)比(0.0320±0.0058)](t=15.59,P<0.001)。RT-PCR结果显示GAG mRNA在第7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2.610±0.018)比(1.000±0.150)](t=12.31,P<0.001),第14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5.560±0.018)比(2.550±0.090)](t=14.78,P<0.001)。结论BMSCs来源的外泌体促进髁突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含量的表达。
邢超徐灵巧叶钟泰张志光
关键词:外泌体髁突软骨细胞蛋白多糖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