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青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5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青光
  • 10篇青光眼
  • 6篇剥脱
  • 6篇剥脱性
  • 4篇断层扫描
  • 4篇原发性
  • 4篇神经纤维
  • 4篇神经纤维层
  • 4篇神经纤维层厚...
  • 4篇视网膜
  • 4篇视网膜神经
  • 4篇视网膜神经纤...
  • 4篇视网膜神经纤...
  • 4篇网膜
  • 4篇剥脱性青光眼
  • 3篇相干断层扫描
  • 3篇黄斑
  • 3篇黄斑厚度
  • 2篇眼视盘
  • 2篇原发性急性闭...

机构

  • 10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唐广贤
  • 10篇张青
  • 9篇张恒丽
  • 9篇李凡
  • 7篇马丽华
  • 7篇闫晓伟
  • 7篇耿玉磊
  • 3篇王民
  • 2篇尚庆丽
  • 2篇柳丹丹
  • 1篇李丽
  • 1篇任骞
  • 1篇于华
  • 1篇赵娴
  • 1篇侯英

传媒

  • 3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继发性青光眼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对住院的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分类、病因及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青光眼科住院的继发性青光眼227例267眼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患病年龄、病因、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 227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中剥脱性青光眼58例69眼(25.55%),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6例72眼(24.67%),眼前节炎症性青光眼34例36眼(14.98%),晶状体源性青光眼28例28眼(12.33%),眼部术后继发性青光眼16例18眼(7.05%),外伤性青光眼14例14眼(6.17%),其他病因者21例30眼(9.25%)。继发性青光眼中以剥脱性青光眼最多,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次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以视网膜静脉阻塞(42.86%)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7.50%)引起者为多。眼前节炎症性青光眼以葡萄膜炎因素引起最多,晶状体源性青光眼以晶状体膨胀因素引起居多。手术治疗3年内267眼中,共行手术202眼(75.66%),睫状体激光光凝术63眼(占手术眼数的31.19%),小梁切除术44眼(21.78%),引流物植入42眼(20.79%)(引流阀25眼,引流钉17眼),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30眼(14.85%),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15眼(7.43%),其他8眼(3.96%)。结论在住院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中以剥脱性青光眼为首位,其他依次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前节炎症性青光眼和晶状体源性青光眼;在手术治疗中以睫状体激光光凝术和小梁切除术居多。
李凡唐广贤尚庆丽张恒丽闫晓伟马丽华耿玉磊张青
关键词:继发性青光眼发病机制
剥脱性青光眼黄斑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早中期、晚期剥脱性青光眼(PXG)患者及正常人黄斑厚度的差异,探讨黄斑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治疗的早中期PXG患者33例33眼作为早中期PXG组,晚期PXG患者24例24眼作为晚期PXG组。同期纳入性别、年龄及屈光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4人34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测量并比较3个组患者黄斑各区厚度及体积差异,对黄斑厚度与视野MD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早中期PXG组和晚期PXG组平均黄斑厚度分别为(305±15)、(297±15)和(287±17)μm;平均黄斑体积分别为(0.94±0.05)、(0.91±0.05)和(0.89±0.05)μm^3。3个组鼻内环、上内环、颞内环、下内环、上外环和颞外环、下外环区的黄斑厚度及体积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厚度=4.226、9.335、12.133、10.115、11.298、8.243、12.142,均P<0.05;F体积=3.812、9.152、12.774、8.889、11.284、7.937、11.652,均P<0.05),早中期PXG组上内环、颞内环、下内环、上外环和颞外环区黄斑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期PXG组下内环、颞内环区黄斑厚度均较早中期PXG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期PXG组内、外环各区黄斑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与早中期PXG组黄斑各区厚度与视野MD均无相关性(均P>0.05),晚期PXG组鼻内环、上内环、颞内环区黄斑厚度与视野MD均呈正相关(r=0.527、0.544、0.417,均P<0.05)。结论SD-OCT可定量分析黄斑厚度变化,联合视野检查可作为PXG诊断分期和随访的重要参考指标。
李凡唐广贤马丽华耿玉磊张恒丽闫晓伟张青
关键词:光相干断层扫描剥脱性青光眼黄斑厚度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发作后视神经损害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发作后一年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视野的变化。方法前瞻性对列研究。选取APACG患者30例(首次急性发作眼为观察组,临床前期眼为对照组)。在眼压正常后24小时内、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析眼压、RNFL厚度及视野。结果观察组平均RNFL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在24小时内和1周时增厚(P〈0.0010),其余时间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RNFL厚度6个月内持续变薄,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1个月时较24小时内平均缺损(MD)增大(P=0.002),模式标准差(PSD)减小(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至1年各时间MD及P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RNFL厚度与MD正相关(P〈0.05)。结论APACG患者首次急性发作后,RNFL早期弥漫性增厚并随时间推移弥漫性变薄,至6个月时稳定;视野损害在1个月时部分可逆,且1年内无明显加重;视神经损害的形态学和功能学具有一致性。
张青张恒丽唐广贤王民柳丹丹李凡于华李丽赵娴
关键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剥脱性开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前节结构参数的比较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比较剥脱性开角型青光眼(PXOA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眼前节结构参数的差异。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2 年12 月至2016 年12 月住院治疗的连续PXOAG病例54 例(54 眼)作为PXOAG组,平均眼压为(28.8±7.9)mmHg(1 mmHg=0.133 kPa)。选取性别、年龄及眼压相匹配的POAG病例53 例(53 眼)作为POAG组,平均眼压为(26.3±7.4)mmHg。测定2 组患者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型细胞比例、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等眼前节参数,并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POAG组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型细胞比例、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分别为(535±36)μm、 (2 538±356)/mm2、 (52±12)%、 (2.89±0.36)mm和(4.96±0.41)mm;PXOAG组相应参数分别为(523±41)μm、 (2 323±451)/mm2、 (52±14)%、 (2.79±0.60)mm和(4.98±0.42)mm。2 组患者角膜厚度、六角型细胞比例、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57、0.18、1.11、0.26,P >0.05),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8,P =0.01)。结论:PXOAG与POAG相比,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低,提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更加注意对角膜内皮的保护。
李凡唐广贤尚庆丽张恒丽闫晓伟马丽华耿玉磊张青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结构参数角膜内皮细胞
剥脱性青光眼视盘RNFL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相关性分析
李凡唐广贤张恒丽闫晓伟马丽华耿玉磊张青
剥脱性青光眼与剥脱综合征黄斑厚度及体积比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剥脱性青光眼(PXG)、剥脱综合征(PEX)患者及正常人(CON)黄斑厚度及体积的差异。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选取2014 年5 月至2017 年5 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PXG病例31例(31眼),PEX病例16例(16眼)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CON 34例(34眼)分别作为PXG组、PEX组、CON组。3 组纳入人员均进行黄斑区OCT-3D模式扫描,并对黄斑各区厚度及体积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CON组、PEX组、PXG组黄斑平均厚度分别为(305±15)μm、(299±12)μm、(289±18)μm,黄斑平均体积分别为(0.94±0.05)μm3、(0.92±0.03)μm3、(0.89±0.06)μm3。3组间黄斑厚度总体差异在鼻内环(NIM)、上内环(SIM)、颞内环(TIM)、下内环(IIM)、上外环(SOM)、颞外环(TOM)、下外环(IOM)区有统计学意义(F=4.887、8.987、7.889、9.489、6.462、6.464、7.964,P 〈 0.05),在中心凹厚度(CMT)、中央区(CSF)、鼻外环(NOM)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体积总体差异在NIM、SIM、TIM、IIM、SOM、TOM、IOM区有统计学意义(F=4.352、8.697、7.920、8.513、6.185、6.411、9.095,P 〈 0.05),在CSF、NOM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PXG组与CON组相比,黄斑厚度在NIM、SIM、TIM、IIM、NOM、SOM、TOM、IOM区变薄(P 〈 0.05);黄斑体积在NIM、SIM、TIM、IIM、NOM、SOM、IOM区变小(P 〈 0.05)。PXG组与PEX组相比,黄斑厚度及体积在SIM、IIM、SOM区变薄(P 〈 0.05)。结论:与PEX患者及正常人相比,PXG患者黄斑厚度变薄、体积变小,监测黄斑厚度的变化对PXG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李凡唐广贤张青张恒丽闫晓伟马丽华耿玉磊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剥脱性青光眼剥脱综合征黄斑厚度
应用OCT评价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时间对视神经损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发作时高眼压持续时间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损害的规律。方法选取首次发作的APACG患者62例(62只眼)并分组,A组:高眼压持续时间≤24 h(30例30只眼),B组:高眼压持续时间> 24 h(32例32只眼)。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在急性发作期、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以上测量其RNFL厚度,与正常组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发作期A组颞上RNFL增厚(P <0. 05),其余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余各时间各RNFL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B组各RNFL发作期增厚,其余各时间变薄,有显著性差异(P <0. 05)。B组各RNFL术后1年及以上与6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首次发作的APACG患者,高眼压持续时间在24 h内,RNFL早期部分增厚,损害完全可逆;在24 h以上,RNFL早期弥漫性增厚,损害不可逆,并在眼压正常后6个月内持续变薄。快速降眼压是治疗APACG的关键。
张青唐广贤王民
关键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干光断层扫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高眼压
剥脱性青光眼黄斑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相关性分析
李凡唐广贤马丽华耿玉磊张恒丽闫晓伟张青
剥脱性青光眼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剥脱性青光眼(PXG)患者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青光眼科住院治疗的PXG患者97例(97眼),并将其分为早期PXG组28例,中期PXG组27例,晚期PXG组42例。另选择与PXG组匹配的正常志愿者32例(32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采用SD-OCT对视盘各区RNFL厚度进行扫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受检者视盘各区RNFL厚度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视盘RNFL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及早、中、晚期PXG组平均视盘RNFL厚度分别为(104±11)μm,(92±14)μm,(82±12)μm,(54±18)μm。4组受检者鼻侧、鼻上方、颞上方、颞侧、颞下方、鼻下方及平均RNFL厚度总体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4.38、36.40、47.84、8.70、95.46、54.75、82.28,均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正常对照组与早期PXG组颞上方、颞下方、鼻下方及平均视盘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与中期PXG组鼻侧、鼻上方、颞上方、颞下方、鼻下方及平均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与晚期PXG组各区RNFL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中、晚期PXG组视盘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呈正相关(r=0.404,P=0.037;r=0.582,P<0.001)。结论:中、晚期PXG眼视盘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缺损呈正相关,SD-OCT监测视盘RNFL厚度变化可以作为PXG诊断分期和随访的重要参考指标。
李凡唐广贤张恒丽闫晓伟马丽华耿玉磊张青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剥脱性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OCT联合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在POAG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c-VEP)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4-10/2018-05就诊我院的可疑青光眼患者32例32眼、早期POAG患者30例30眼、中晚期POAG患者25例25眼及正常人30例30眼,所有纳入人员均进行OCT、Ic-VEP、视野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c-VEP在早期POAG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93%;信噪比(SNR)组间两两比较,8%SNR:早期POAG组与可疑青光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16%SNR及32%SNR:正常组与中晚期POAG组比较、可疑青光眼与中晚期POAG组比较、早期POAG组与中晚期POA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四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参数均随病情加重变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四组视野平均缺损(MD)逐渐减小,可疑青光眼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8),其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8%SNR、平均RNFL及MD的ROC曲线下面积在可疑青光眼组分别为0. 824、0. 846、0. 661;在早期POAG组分别为0. 898、0. 969、0. 889。结论:OCT与Ic-VEP对POAG的早期变化有较高的诊断能力,并能评估视神经的损伤程度,可联合用于POAG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
张青唐广贤王民张恒丽李凡柳丹丹侯英任骞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觉诱发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