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石流
  • 2篇泥石
  • 2篇泥石流
  • 2篇滑坡
  • 1篇地质
  • 1篇信息量法
  • 1篇油站
  • 1篇源岩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泥石流特征
  • 1篇盆地
  • 1篇区域地质
  • 1篇侏罗系
  • 1篇侏罗系烃源岩
  • 1篇县城
  • 1篇滑坡稳定性
  • 1篇基于GIS
  • 1篇加油
  • 1篇加油站

机构

  • 5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甘露
  • 1篇徐琳
  • 1篇徐刚
  • 1篇刘子畅
  • 1篇孙萍
  • 1篇何龙
  • 1篇陈永东
  • 1篇李宁
  • 1篇胡林
  • 1篇李海

传媒

  • 3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资源信息与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平武县城龙崖加油站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建议被引量:2
2023年
2020年8月受降雨影响,滑坡发生滑动,造成坡脚处车辆及G247国道道路受损,威胁坡脚下龙崖加油站及G247国道过往车辆、行人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勘查,掌握了滑坡的基本特征,本文对滑坡的基本特征、变形特征、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表明:该滑坡为一小型土质推移式滑坡,滑坡整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地震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
邓巍陈刚刘霞詹人权甘露
关键词:滑坡
堆龙德庆区德庆镇邱桑寺泥石流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
2021年
堆龙德庆区德庆镇邱桑寺泥石流在2019年7月2日暴发,造成寺庙围墙垮塌、已有稳拦工程被冲毁、公路被掩埋。通过调查发现邱桑寺泥石流沟域面积不大,主沟纵坡降大,沟域物源丰富,包括滑塌堆积物源、沟道堆积物源、坡面侵蚀物源和人工弃渣物源,松散物静储量约57.66×10^(4)m^(3),动储量约10.51×10^(4)m^(3)。近年暴雨天气多发,邱桑寺泥石流再一次暴发可能性较大,建议采取工程治理措施。
徐琳甘露罗玉坤吴昌坪赵海华单增卓玛
关键词:泥石流发育特征
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川藏铁路雅江县段滑坡易发性评价被引量:6
2020年
本文基于拟建川藏铁路雅江县段的滑坡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及前人研究,选取高程、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断层、水系、降雨、植被、道路等10个因子作为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计算的基本变量。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信息量计算,获得研究区滑坡易发性信息量值,并以该值为依据采用自然断点法将研究区滑坡易发性划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易发区5个等级。对评价结果的可信度进行了检验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灾害发生情况基本吻合。本文较好地将GIS技术和信息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运用于川藏铁路沿线复杂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工作中,同时其结果也可为川藏铁路建设、地区减灾防灾提供基础依据。
李宁陈永东陈永东甘露
关键词:滑坡信息量法
安州区千佛镇王家店(小河湾)泥石流特征及成灾方式被引量:4
2022年
王家店泥石流于2013年8月爆发,泥石流冲出物堵塞主河,造成河水位上涨淹没沟口公路,下游农田、道路及房屋受损。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工程勘查、无人机近景摄影查明,王家店(小河湾)泥石流流域面积1.0km^(2),主沟长2.6km,流域高差1225m,平均纵坡降462.26‰。王家店泥石流属典型沟谷型泥石流,物源类型主要包括滑坡、沟道堆积、坡面侵蚀物源3类。计算了泥石流重度、流速、一次泥石流总量等参数;预测泥石流发展趋势及成灾方式,为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邓巍陈刚詹人权甘露何龙卢遥刘霞
关键词:泥石流
青海龙亚拉地区1:5万I46E017008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2017年
摘要:青海龙亚拉地区1:5万I46E017008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较全面地总结了本次调查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测区的区域地质特征,对测区内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全面清理。详细调查了侏罗纪雁石坪群的地层层序、沉积相与沉积构造,分析了沉积环境,探讨古环境与古气候;利用古生物,讨论了地层单元年代地层划分,全面反映并提高了本区生物及年代地层的研究程度,为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丰富的实际材料;查明了侏罗系烃源岩层的展布、厚度特征,利用烃源岩相关分析评价手段,初步评价了其生油生烃能力。对区内侵入岩体进行了详细解体,新获得5件LA--ICP-MS锆石U-Pb年龄;同时还详细调查了区内出露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并新获得1件LA--ICP--MS锆石U-Pb年龄。对发育于区内的褶皱类型、形态、规模、卷入地层及小构造特征进行了比较详细地调查,确定了各边界断层的位置、产状、规模、性质、破碎带宽度及变化等;最后,详细调查并研究了温泉盆地活动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地貌与变形特征、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总结了区内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关系。
徐刚何文劲胡林李海孙萍刘子畅甘露
关键词:区域地质侏罗系烃源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