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川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高校招生规模日渐扩大,需要大学生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学校培养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为例,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必要性做了分析,同时针对目前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改良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效率打下基础。
- 郭晓川谢天
-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高校思政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 2023年
-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由于学生心理问题频繁发生,以及工作评价主要集中在单一指标上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更关注解决心理问题而忽视了解决思想问题,更注重培养心理素质而轻视了培养道德品质等现象。这些问题妨碍了高校旨在实现心理健康与人格培养目标的努力。因此,应当强化心理育人工作目标,以思想政治教育高度看待学生心理危机根源,培育学生理性平和心态,确保校园安全稳定。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明确“大思政”教育根本任务,推动心理学理论融合中国文化,持续加强思政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 郭晓川安利利安利利
-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 重大疫情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究被引量:2
- 2022年
-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和各地疫情的反复,使得网络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显出来。网络教育逐渐从传统教育的辅助手段转变为教育的重要抓手。在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教育的根本目标,高校要善于运用互联网的形式,扩大网络育人覆盖面,进一步提升网络教育工作水平。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井喷”式网络教育手段的运用和最大力度的网络教育方式的普及,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众多的机遇与挑战。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现存的问题,提炼出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从夯实“思想引领、生涯规划、学业引导、心理健康”四大关键点出发,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正确思想倡导者、科学理论传播者、社会进步推动者和伟大复兴中国梦践行者。
- 张洺绮郭晓川
- 关键词:网络思政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途径
- 在高校大学生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意义及实践路径
- 2022年
- 党史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发挥党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作用,对于大学树立生正确的政治立场与价值观念、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总结出针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路径与方法,希望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组织落实和总结提升工作,为以后的学习教育积累宝贵经验,奠定坚实基础。
- 安利利郭晓川刘向东
-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
- 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队伍的使命、挑战与超越被引量:2
- 2023年
- 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社会生存方式,对其日常行为、交往模式、思维认知、价值观念带来深刻影响。对于高校思政工作者来讲,网络社会的崛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对象和方法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使命与新挑战。网络育人队伍应结合网络发展特性,以网络为抓手、载体和渠道,不断应对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将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融入健康、积极的内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 安利利郭晓川白金凤
- 关键词:网络育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法律风险浅析
- 2019年
-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是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在依法治校背景下,正确理解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定义和特征,并对存在的法律风险明确分类,有助于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防范法律风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作者从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定义入手,将特征划分为形成原因多样性与事件结果敏感性两部分。对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明确分为民事法律风险、行政法律风险和程序性法律风险,具体表现在预防和应对阶段是否尽到高校安全责任中的注意义务,发现后是否尽到教育引导义务,过程中是否存在侵犯隐私权等侵权行为;事件发生时,高校是否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应急处置过程中是否注意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善后阶段是否尽到了疏导等法定善后义务,是否为学生提供合理合法的申诉渠道等。
- 郭晓川
- 关键词:高校危机事件法律风险
- 高校毕业生就业法治观念和契约意识养成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当前,毕业生保底签约、肆意违约、维权困难等问题屡见不鲜,与之相对的用人单位预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押金,规定"霸王条款"等就业侵权事件更时有发生。无论是毕业生违约还是用人单位就业侵权事件的出现,都是种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认为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和政策指导,培养高校毕业生就业法治观念和契约意识,有利于营造良好、有序的就业环境,降低上述问题发生之可能。
- 李响朱自文郭晓川
- 关键词:就业签约法治观念契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