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旭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文化的人化”与“文化的产业化”论析——基于文化两重性视角的考察被引量:1
- 2017年
- 文化按其本性既具有经济上的"文化产业化"的向度,也具有人文上的"文化的人化"的向度,比较而言,前者侧重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后者侧重于追求"社会效益"的"文化事业"。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强调的是对外"竞争力",文化作为一种"事业",强调的是对内"凝聚力"。在当代中国,"文化的产业化"被过多地强调,而"文化的人化"则相对被冷落。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不能厚此薄彼,也不可顾此失彼,而应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之间寻求平衡与张力。
- 张艳涛潘虹旭
- 关键词:文化
-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社会结构理论研究
- 社会结构理论既是马克思分析社会历史演进和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重要工具,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社会结构指资本主义社会的构成方式,社会结构具有“总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历史性与超越性相结...
- 潘虹旭
- 关键词:《大纲》社会结构
- 文献传递
- 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基于《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考察被引量:4
- 2017年
-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思想贡献之一,就在于"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既紧密联系又相对区分。在马克思的语境中,"政治解放"主要是反对封建专制,首要问题是享有公民权和人权;人的解放的任务则是使人从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物化、物役与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人的类本质,进而确立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人的解放的实质就是批判资本主义市民社会把人变成孤立的且相互敌对的利己主义个人,消解"人对物的依赖",从"我"走向"我们"。
- 潘虹旭张艳涛
- 关键词:政治解放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