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鹏程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血管
  • 2篇新生血管性
  • 2篇新生血管性青...
  • 2篇血管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小梁
  • 2篇小梁切除
  • 2篇小梁切除术
  • 1篇单抗
  • 1篇眼压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光
  • 1篇视网膜光凝
  • 1篇视网膜光凝术
  • 1篇体腔
  • 1篇体腔内
  • 1篇腔内

机构

  • 2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篇魏鹏程
  • 1篇董仰曾
  • 1篇高永峰
  • 1篇李士清
  • 1篇雷祥

传媒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眼压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眼压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共100例(111眼),根据治疗前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情况分为4组:A组:眼压18~21mmHg(1mmHg=0.133kPa)者19例(20眼);B组:22—30mmHg者28例(30眼);C组:31~40mmHg者28例(31眼);D组:≥41mmHg者25例(30眼)。A组和B组患者接受广泛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c组接受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再行PRP治疗,D组接受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行小梁切除术联合PRP。分别于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观察眼压、角膜水肿程度、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新生血管A组17眼消退,B组24消退,C组26眼消退,D组22眼消退,A组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眼压与治疗前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0.101,0.591),其余各组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眼压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不同眼压段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有效。
魏鹏程高永峰董仰曾李士清雷祥
关键词:眼压小梁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综合治疗分析
研究背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致盲率的眼部疾患,为难治性青光眼。其主要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眼缺血综合征等疾病,同时眼外伤、眼部肿...
魏鹏程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