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燕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开滦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科技成果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基因多态性
  • 2篇醛固酮
  • 2篇醛固酮合成酶
  • 2篇基因
  • 1篇蛋白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压
  • 1篇氢氯噻嗪
  • 1篇醛固酮合成酶...
  • 1篇醛固酮合成酶...
  • 1篇椎基底
  • 1篇椎基底动脉
  • 1篇椎基底动脉供...
  • 1篇椎基底动脉供...
  • 1篇左室

机构

  • 4篇开滦医院

作者

  • 4篇沈志霞
  • 4篇任燕
  • 2篇李云
  • 2篇周永
  • 2篇李宏芬
  • 2篇李洪芬
  • 2篇吴云涛
  • 1篇曹正新
  • 1篇李东贤
  • 1篇宋绍敏
  • 1篇王希柱
  • 1篇高竞生
  • 1篇吴寿岭
  • 1篇李雪梅
  • 1篇黄燕冰
  • 1篇刘子洪
  • 1篇杨国强
  • 1篇宋胜斌
  • 1篇高文静
  • 1篇王秀艳

传媒

  • 1篇高血压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C/T)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 (- 344C/T)多态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 4 2 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YP11B2 (- 344C/T)基因型。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 (LVDd) ,左心室后壁厚度 (LVPWT) ,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 (INSTd)。结果 三组基因型间醛固酮 (ALD)浓度差异无显著性 ;左室肥厚 (LVH)与非左室肥厚 (NLVH)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LVH组血浆ALD浓度显著高于NLVH组 (15 6 .95± 4 7.5 5vs 14 6 .33± 4 5 2 9,P <0 0 5 ) ;按ALD水平四分位数分成四级 ,OR值随醛固酮水平的增加而递增 ,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 (- 344C/T)多态性与左室肥厚无关 ;ALD水平是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危险因素。
周永高春香张瑞志吴寿岭吴云涛郝冰李云李宏芬沈志霞任燕
关键词: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高血压左室肥厚
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
王秀艳袁建新刘春英李洪芬沈志霞宋胜斌李雪梅黄燕冰倪立新任燕
该研究以临床为基础,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PRC-RFLP技术,从遗传学角度探讨了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遗传因素与生活习惯等外界因素相互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易感性的影响;揭示了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在急性脑梗死发生...
关键词:
关键词: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多态性急性脑血管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ACE和AT1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李宏芬牛建清沈志霞刘子洪高竞生高文静任燕
该研究首次采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ACE及AT1R基因多态与VBI的相关性,结果提示:ACE基因I/D多态性,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型,AT1R基因具有A1166位点突变的个体可能是VBI发...
关键词:
关键词:ACEAT1R基因多态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李冬青宋绍敏李洪芬李东贤杨国强张秋芬王希柱吴云涛曹正新沈志霞任燕李云周永
一、任务来源课题“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是河北省科技厅指导性计划。项目编号:052761109。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课题应用于临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技术原理如下:原发性高血压(EH)是...
关键词:
关键词:Α-内收蛋白氢氯噻嗪降压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