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真
-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军械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语言文字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溶解度参数理论在润滑剂基础油调合中的应用研究
- 溶解度参数理论,对基础油之间的相容性展开研究.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PAO油与酯类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癸二酸二辛酯(DOS))的溶解度参数,根据计算结果,预测PAO油与酯类油的相容性.研究表明:预测结果与混合试验...
- 史程飞付洪瑞王本力刘淑真
- 润滑剂基础油黏温关系研究
- 2种环烷基基础油——No.8HF基础油和PL基础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这2种基础油及其不同调合比例的混合基础油在-40~40℃时的运动黏度,研究了调合基础油黏温性能的变化规律.调合基础油的黏温性能介于2种单一基础油之间...
- 王本力付洪瑞刘淑真史程飞
- 酯类油以及硅油低温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选用两类合成基础油——酯类油和硅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酯类油以及硅油在不同温度时的低温运动粘度,研究了低温条件对合成油性能的影响,总结出合成油低温条件下的运动粘度变化规律以及其粘温性能,为低温性能优良的润滑油的配制提供指导。
- 刘淑真付洪瑞
- 关键词:酯类油硅油粘温性能
- 聚α-烯烃基础油黏度对防锈油防锈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考察了基础油的黏度对防锈油防锈性能的影响。选取4种不同黏度的PAO(聚α-烯烃)基础油分别添加不同量的防锈添加剂TW742,溶解调制成防锈油,通过湿热试验和盐水浸渍试验测试其防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防锈添加剂TW742量大于5%),作为载体的基础油黏度越小,所配制的防锈油效果越好。选取的4种PAO基础油中,黏度最小的PAO2C与防锈添加剂TW742所配制的防锈油效果最好。初步探讨了基础油黏度影响防锈油防锈性能的机理。
- 杨奔奔付洪瑞王本力刘淑真向飞飞
- 关键词:防锈油聚Α-烯烃黏度防锈剂
- PAO8和45#变压器油基础油粘度调和及计算模型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采用高低温运动粘度测定仪测量PAO8(8#聚烯烃)合成基础油和45#变压器油基础油按不同比例调和后混合基础油的粘温性能,运用Arrhenius模型和Grunberg-Nissan模型计算混合基础油的理论粘度,研究粘度偏差率随测试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Arrhenius模型能准确预测混合基础油的高温运动粘度,粘度偏差率最大值不超过1%,而Grunberg-Nissan模型能精确计算混合基础油的低温运动粘度;PAO8和45#变压器油基础油调和能够获得高低温粘度的匹配.
- 王本力付洪瑞刘淑真史程飞
- 关键词:基础油粘度
- No.8HF和PL油调和基础油黏温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通过测定No.8HF基础油和PL基础油及其不同调和比例混合基础油在-40~40℃时的运动黏度,研究调和基础油黏温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o.8HF基础油的黏温性能较差,而PL基础油具有较好的黏温性能,而其调和基础油的黏温性能介于2种单一基础油之间,且随着混合油样中PL基础油含量的增加,混合基础油的黏温性能变好。以试验测得的离散黏温数据为基础,采用Andrade方程、Walther方程和Vogel方程对基础油的黏温特性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和比较3种黏温关系式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Vogel方程能更准确地描述这类基础油的黏温特性,从而可以预测和评估试验数据,为类似研究提供可靠方法和手段。
- 王本力付洪瑞刘淑真史程飞
- 关键词:基础油黏度
- 溶解度参数理论在润滑剂基础油调合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利用溶解度参数理论对基础油之间的相容性展开研究。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PAO油与酯类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癸二酸二辛酯(DOS))的溶解度参数,根据计算结果预测PAO油与酯类油的相容性,并通过相容性实验验证预测结果的正确性。研究表明:DOS与PAO油的相容性较好;DBP与PAO油的相容性较差,且随着PAO油聚合度的增加,基础油之间的相容性降低。这对润滑剂配方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本力付洪瑞史程飞刘淑真
- 关键词:溶解度参数相容性PAO酯类油
- PAO油和硅油调和基础油的特殊黏度变化规律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测定不同黏度的聚α-烯烃(PAOs)、硅油及其不同调和比例混合基础油在-50~50℃时的运动黏度,研究调和基础油的黏度随调和组分和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调和基础油的实测黏度远小于按国际通用黏度模型计算得到的黏度值;黏度相差较大的PAO油与硅油调和时,调和基础油的高低温运动黏度均在两调和组分的黏度之间变化;而黏度接近的PAO油与硅油调和时,在一定成分范围内,调和基础油的低温运动黏度低于两调和组分的黏度,其低温流动性更加优异。特定的PAO油与硅油能够相互用作低温降黏剂进一步改善润滑油的低温性能。通过引入分子间相互作用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
- 王本力付洪瑞刘淑真杨奔奔
- 关键词:聚Α-烯烃硅油黏度
- 酯类油对PAO基础油黏温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为提高PAO(聚α-烯烃)对极性添加剂的感受性,改善PAO对橡胶密封件的相容性,通常在PAO基础油中加入少量的酯类油。研究PAO 2c与少量酯类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的混合油样的高低温黏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PAO 2c与酯类混合油样稳定,没有出现相分离;低温条件下,DBP与PAO 2c混合油样出现分层现象,为确保混合基础油的低温性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质量分数宜分别控制在20%以内。这对调制低温性能优良、橡胶相容性好的润滑油有指导意义。
- 史程飞付洪瑞王本力刘淑真
- 关键词:PAO酯类油基础油
- 调合基础油组分对其黏度的影响
- 测定2种矿物油的调合油以及2种合成油的调合油的高低温运动黏度,发现2种矿物油调合后,其高低温运动黏度符合调合油黏度变化规律,其调合油运动黏度的测定值与计算值偏差很小(偏差率小于5%),而且2种矿物油调合后,能够明显改善高...
- 刘淑真付洪瑞王本力史程飞
- 关键词: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