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卫健

作品数:2 被引量:4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水稻
  • 1篇水稻土
  • 1篇水热
  • 1篇水热资源
  • 1篇类型区
  • 1篇旱地
  • 1篇干湿交替
  • 1篇不同类型区

机构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张卫健
  • 1篇汪金平
  • 1篇乔洁
  • 1篇曹凑贵
  • 1篇刘艳丽
  • 1篇胡锋
  • 1篇张斌

传媒

  • 1篇土壤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南方红黄壤不同类型区旱地水热资源差异及种植对策被引量:4
2005年
针对南方红黄壤地区旱地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以县(市)为单位,对水热资源分布状况进行分区。在分析了各区水热分布特征及其耦合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种植对策。
汪金平曹凑贵张卫健
关键词:水热资源
干湿交替对水稻土碳氮矿化的影响被引量:42
2008年
通过室内培育试验,研究干湿交替条件下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和理化性状变化对土壤C、N矿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连续淹水(CW)处理相比,干燥处理不仅显著地提高了所有施肥处理土壤有机C的矿化速率,其幅度为78%~204%,而且也提高了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N,其幅度分别为55%~77%和57%~72%;干燥后淹水处理土壤有机C矿化速率的提高幅度为74%~95%,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土壤N的矿化在干湿交替过程的干燥处理中降低34%~78%;干燥后淹水过程仅使NPK处理的升高21%,而CK和NPKOM处理分别降低5%和13%。在培养过程中土壤Eh值仅在-60~60mV范围时,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干湿交替的干燥过程,随土壤pH值的升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有增加的趋势,在淹水条件下土壤pH值则仅与NPKOM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干湿交替条件下土壤pH和Eh值、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数量与有机质的矿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三者间的作用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刘艳丽张斌胡锋乔洁张卫健
关键词:干湿交替水稻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