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静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带教
  • 2篇疼痛
  • 2篇疼痛科
  • 2篇图像
  • 1篇学法
  • 1篇融合技术
  • 1篇三叉神经
  • 1篇三叉神经痛
  • 1篇摄影
  • 1篇摄影技术
  • 1篇神经痛
  • 1篇实习带教
  • 1篇示范课
  • 1篇损容性皮肤病
  • 1篇图像融合
  • 1篇图像融合技术
  • 1篇图像颜色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病
  • 1篇皮肤角质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沈静
  • 2篇宋阳
  • 1篇宋为民
  • 1篇许爱娥
  • 1篇潘虹
  • 1篇韩长元

传媒

  • 2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PBL结合CBL模式在三叉神经痛临床带教示范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并评价以问题为基础(PBL)结合案例教学方法(CBL)的教学方法用于疼痛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21年9月起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规培的60名规培生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教学模式,而实验组则运用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三叉神经病例为例进行实验组的教学。3个月的规培轮转结束时,对两组规培生进行统一考试,比较两组理论成绩与临床操作成绩(即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此外通过老师评估和调查问卷的手段,对两组规培生在自主学习上的时长和积极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试验组的理论笔试、临床实操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提高师生课堂互动效果、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践表明,PBL结合CBL的教学方法能提高疼痛科临床带教的教学质量,规培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脊柱外科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提高规培生培养质量。
宋阳沈静王梦格
关键词:PBLCBL三叉神经痛疼痛科
偏振光拍摄技术对皮肤图像颜色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皮肤病特别是色素性或损容性皮肤病的临床记录和疗效观察大量使用数字图像摄影技术。由于自然光源摄影存在着日间色温差别、光线角度、摄影参数等影响,因此,为保证图片质量和前后的一致性,临床经常使用人工光源摄影,包括灯光光源、闪光灯和闪光伞等。使用这些方向性光源特别是强光源时,容易产生人体皮肤表面的光反射图像,即出现类似“眩光”现象,这是由于皮肤的透明角质颗粒和油脂膜形成的镜面反射造成的。因为表皮的镜面反射,使皮肤角质下方的色素和毛细血管改变不能准确和清楚的表达,
潘虹宋为民沈静韩长元许爱娥
关键词:损容性皮肤病偏振光摄影技术皮肤角质光反射
PBL教学联合3D模型在疼痛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2024年
本文探索并评价以问题为基础(PBL)联合3D模型辅助的教学方法用于疼痛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将80名在疼痛科实习轮转的麻醉学本科生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和联合教学方法被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对两组实习生的最终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实践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并通过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理论考核、临床技能实践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在各方面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践表明,PBL教学联合3D模型的教学方法能提高疼痛科临床实习带教的教学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宋阳沈静王梦格
关键词:PBL教学法3D模型实习带教疼痛科
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的应用研究
沈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