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倩

作品数:7 被引量:12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土地利用
  • 3篇人口
  • 3篇人口变化
  • 2篇整治
  • 2篇土地整治
  • 1篇新增耕地
  • 1篇中国人口
  • 1篇人口重心
  • 1篇时空分异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农户
  • 1篇农户土地
  • 1篇清代
  • 1篇清代中期
  • 1篇自相关
  • 1篇网格
  • 1篇县域
  • 1篇历史地理
  • 1篇历史地理学
  • 1篇空间自相关

机构

  • 7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图出版...

作者

  • 7篇金晓斌
  • 7篇周寅康
  • 7篇潘倩
  • 2篇管栩
  • 1篇钟太洋
  • 1篇杨绪红
  • 1篇郭贝贝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自然资源...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近300年来中国人口变化及时空分布格局被引量:50
2013年
基于人口地理学相关理论,以近300a为时间尺度,以省域为空间单元,利用经修正的清朝、民国及建国后286个时相的人口数据,建立1724年、1767年、1812年、1855年、1898年、1936年、1982年和2009年8个典型时间断面,通过不均衡指数、集中指数、分布重心和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近300a来中国人口数量变化及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近300a来中国人口数量波动上升,按增长曲线特征可分为较快稳定增长期、快速波动负增长期、低速平稳增长期、无序跌宕增长期、急剧波动增长期5个阶段;②人口分布逐渐趋于均衡,人口重心迁移幅度不大,总体呈西南—西北—东北—西北的移动趋势;③人口分布保持高度自相关,聚集程度波动变化,其中,华东的沪苏地区、山东省、安徽省、浙江省为稳定人口高密度聚集区,华中的河南省为较稳定人口高密度聚集区,西南、西北部分省份为稳定人口低密度聚集区,华北的内蒙古自治区为较稳定人口低密度聚集区,东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为不稳定人口低密度聚集区。
潘倩金晓斌周寅康
关键词:人口人口重心空间自相关
土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以常熟市、奉贤区、江都市和阜南县为例被引量:5
2013年
分析土地产权稳定性对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以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的常熟市、奉贤区、江都市和阜南县为例,利用807份农户调查问卷,选取区域差异、农户家庭区位、户主基本状况、农户家庭特征、土地资源禀赋、土地产权稳定性等因素,采用二元Logit模型,构建农户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模型。结果表明:1)地区、户主年龄、土地经营面积对农户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显著;2)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随经济发展水平递增,经济相对发达的奉贤区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阜南县的5.5倍;3)户主年龄增加会减小农户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年龄每增加1岁,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率减少3.1%;4)农户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随农户土地经营面积的增大而减小,经营面积每增加1hm2,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率减少68.7%;5)土地产权稳定性对土地利用变化有一定影响,土地产权越不稳定,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越大。
潘倩钟太洋金晓斌周寅康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农户LOGIT模型
2006-2012年中国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时空分析被引量:34
2014年
开展土地整治投资的时空分异研究,对把握其投资强度、空间格局以及发展态势,提高资金投入产出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基于2006-2012年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数据,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分析了"十一五"以来中国土地整治项目投资强度、区域构成和投资类型,而后结合重心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研究了投资重心转移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在空间分布上,土地整治投资呈沿海高于内地、经济发达区高于欠发达区、低纬地区高于高纬地区,中、东部地区是土地整治投资的重点活跃区;在投资类型上,土地整治项目由开发投资主导,开发、整理以及复垦投资型县区空间集聚特征显著,而综合投资型县区空间分布较为零星、分散;在重心转移方面,土地整治投资重心偏向东部沿海,南北向未发生显著变化,东西向呈现从东部沿海往中西部内陆转移的趋势;在空间关联上,土地整治投资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正相关性,长江下游、洞庭湖平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整治投资的高-高集聚区,南疆、青海、西藏、川西、滇南和蒙东为整治资金的低-低集聚区。该研究可为宏观层面制定土地整治规划、引导土地整治资金投向、开展绩效评价等提供决策参考。
杨绪红金晓斌郭贝贝管栩潘倩周寅康
关键词:土地利用自相关土地整治时空分异
清代中期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网格化重建被引量:11
2015年
针对当前历史土地利用空间重建研究多基于单一地类且空间分辨率较低的特征,提出较高分辨率全地类土地利用空间重建方法。以1820年为时间断面,以现代江苏省域为研究区,以历史文献记载、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现代统计数据、自然环境数据等为支撑,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耕地、聚落用地(含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含林草地及未利用地),考虑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特征,提出理论假设,对府级耕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进行修正;沿用以现代土地利用格局为基础反演历史土地利用格局的基本思路,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采用治所邻近度分析、综合评价等方法重建了1820年100 m×100 m空间格网下的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同时,通过不同地理分区统计及降尺度对比间接验证等分析了重建结果。结果表明:1 1820年江苏省耕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水域用地及其他用地面积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48.49%、4.46%、0.16%、15.03%和31.86%;2 1820年研究区内土地垦殖率较高,但建设用地比率较低,受人口分布、地形及河网密度等影响,不同地理分区土地利用差异较为显著;3农村居民点用地及耕地的降尺度分析结果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研究结果具有合理性。
潘倩金晓斌周寅康
关键词:土地利用网格清代中期
基于县域尺度的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34
2013年
为探索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在数量及来源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2006-2012年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基于县域尺度,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近年来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数量及来源结构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合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政策等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得到以下研究结论:在空间分布上,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总体呈现东部高于西部、经济发达区高于欠发达区、粮食主产区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平原地区高于山地丘陵区;在空间关联性上,县域尺度下新增耕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土地开发重点区为新增耕地高-高集聚区,中、西部欠发达、自然资源条件较差及后备资源有限的地区为新增耕地低-低集聚区;在新增耕地来源结构上,具有显著的区域及省际间差异。东部发达地区主要以整理和复垦来源为主,北方地区的新增耕地多由土地开发和整理获得,中部地区来源复杂,四川、重庆以整理来源居多,陕西中部、湖北大部多为整理、复垦类型;南方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江西多为开发类型。经济水平及资源条件相似的广东与浙江、辽宁与吉林等省份之间具有明显的省际差异。该研究结果为相关宏观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管栩金晓斌潘倩周寅康
关键词:土地利用整治新增耕地县域
近300年来中国人口变化及其时空分布格局演化研究
本文基于人口地理学相关理论,以300a为时间尺度,以省域为空间单元,利用修正后的清朝、民国及建国后286个时相的人口数据,建立1724年、1767年、1812年、1855年、1898年、1936年、1982年和2009年...
潘倩金晓斌周寅康
关键词:中国人口土地利用
近300年来中国人口变化及其时空分布格局演化研究
人口数据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数据,是全球变化研究计划数据集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人口地理学相关理论,以300a为时间尺度,以省域为空间单元,利用修正后的清朝、民国及建国后286个时相的人口数据,建立1724年、1767年、1...
潘倩金晓斌周寅康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人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