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旦一

王旦一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厌氧
  • 3篇厌氧发酵
  • 3篇厌氧发酵液
  • 3篇沼液
  • 1篇地下式
  • 1篇压机
  • 1篇研究进展及展...
  • 1篇预处理
  • 1篇原位处理
  • 1篇沼气
  • 1篇渗滤
  • 1篇渗滤液
  • 1篇渗滤液处理
  • 1篇渗滤液处理工...
  • 1篇生态工法
  • 1篇双螺杆
  • 1篇通量
  • 1篇流域
  • 1篇流域治理
  • 1篇螺杆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
  • 2篇安徽国祯环保...

作者

  • 6篇王旦一
  • 4篇朱洪光
  • 1篇石惠娴
  • 1篇李涛
  • 1篇胡天媛
  • 1篇熊飞龙
  • 1篇石小峰
  • 1篇解东
  • 1篇王莹莹
  • 1篇崔启佳

传媒

  • 2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VDF管式超滤膜用于沼液浓缩预处理的研究
通过膜过滤浓缩生产高浓度液体有机肥已经受到重视。然而采用传统板式、卷式超滤膜预处理沼液生产高浓度液体有机肥时,严重的膜堵塞和膜通量下降问题迅速造成实际工程应用困难。本文从膜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发,研究PVDF管式超滤膜预...
朱洪光王旦一石惠娴
关键词:厌氧发酵液沼液
文献传递
混凝预处理厌氧发酵液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膜滤方法浓缩沼液成为商品化液体有机肥工艺中,超滤膜堵塞现象严重。采用氯化铁、硫酸亚铁、硫酸铝、硫酸铝钾、硅酸钠和聚合氯化铝6种常见无机混凝剂,通过在线混凝-超滤的试验方法预处理沼液,研究其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试验分2组进行,分别优选了最佳混凝剂及其最优投加量。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铁效果最优,用量最省,在质量浓度8 g/L时可增加原水稳定通量14.38倍,用量仅为同等效果聚合氯化铝的1/3;随着氯化铁投加量的增加,相对通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并在质量浓度10 g/L处达到峰值,这与混凝过程中的再稳现象密切相关;综合考虑通量改善效果、污染物去除率和混凝剂用量等因素,认为投加氯化铁质量浓度8 g/L最佳。
朱洪光王旦一
关键词:厌氧发酵液沼液超滤膜通量
厌氧发酵液后续处理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8
2011年
沼气发展前景广阔,但其后续厌氧发酵液(沼液)的处理制约了其发展。重点介绍了养殖场及城市生活垃圾厌氧发酵液的常见后处理方法,如SBR工艺、组合工艺、膜生物反应器、浮游植物处理系统等,并就其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进行简要阐述。并简述了沼液的农业资源化利用状况,主要包括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并就工程法生化处理和农业资源化利用尚存问题提出部分意见。
王旦一朱洪光
关键词:厌氧发酵液沼液
双螺杆物化组合预处理对秸秆产沼气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为解决沼气工程实践中秸秆预处理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双螺杆物化组合处理途径用于秸秆的预处理。以稻草为原料,设计4组试验:双螺杆物化组合预处理组、单纯双螺杆物理预处理组、单纯化学预处理组和未预处理组,每组投料量均为干质量20g。试验结果是:1)各组累积产气量依次为2275.5、1750、2025.5和1868.5mL;2)单位原料产气量方差分析结果(P<0.05),化学作用P=0.0158,物理作用P=0.4828,物化交互作用P=0.0422,表明物化组合预处理效果显著;3)双螺杆疏解原料的长度在5~10mm,宽度在0.1~0.2mm。研究表明:双螺杆物化组合预处理是秸秆沼气原料预处理有潜力的处理手段。此外,原料形态的改变符合工程中全混式沼气池对进出料的要求,也改善了发酵池内搅拌时的流态条件。
崔启佳朱洪光王旦一熊飞龙
关键词:秸秆挤压机螺杆沼气
MBR-NF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2014年
某垃圾场采用外置式MBR-NF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工程运行实践表明,在进水CODCr、BOD5、NH3-N、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 760、1 840、835、690 mg/L时,处理后出水分别为50、21、20、10 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8.9%、98.9%、97.6%、98.6%,出水各项指标均可达到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表2的排放浓度限值。
司绍明王旦一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纳滤
砾间接触氧化技术在流域治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来自区域内分散点源和非点源的污染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给流域环境治理带来了重大挑战。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导致污染加剧,大量老旧城区基础设施给雨污分流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寻找能适用于原位治理的技术措施来消减污染。与传统的人工湿地技术相比,砾间接触氧化技术具有工艺效果稳定、占地小、不易堵塞、操作维护简便等优点,对CODCr、NH3-N、SS等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以用于河道水的处理及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处理。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可以全地下建造,能够充分利用河滩地、景观、公共绿地等不同性质的地块,从而具有生态和土地多重利用的特点,可以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景观设计,打造出为公众提供休闲、游憩、环境教育及体验自然水环境的公共服务设施,因此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生态工法,可以作为流域治理中一种重要的原位治理措施。
李涛石小峰胡天媛解东王旦一王莹莹
关键词:生态工法原位处理流域治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