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倩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植被
  • 2篇农牧
  • 2篇农牧交错带
  • 2篇交错带
  • 2篇北方农牧交错...
  • 2篇NDVI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产量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 1篇土地覆被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 1篇小麦
  • 1篇小麦产量
  • 1篇归一化植被指...
  • 1篇MANN-K...
  • 1篇MODIS
  • 1篇初级生产力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马里兰大学

作者

  • 3篇刘晓暄
  • 3篇罗倩
  • 2篇苏伟
  • 1篇黄健熙
  • 1篇张晓东
  • 1篇张洁

传媒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时间序列MODISNDVI的冬小麦产量预测方法被引量:25
2016年
选择我国河北、河南、山东3省作为研究区,在250 m空间分辨率的冬小麦种植区和1 km的冬小麦像元纯度图的基础上,分析了2000—2009年MODIS NDVI抽穗期峰值与单产的时间序列变化关系。采用Becker-Reshef等提出的去噪声修正后的冬小麦抽穗期NDVI峰值与单产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冬小麦产量预测模型,并分析冬小麦预测精度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2010年地级市尺度的统计单产对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精度验证,模型的平均估产误差约为7.49%。结果表明,基于冬小麦抽穗期NDVI峰值的产量预测方法在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黄健熙罗倩刘晓暄张洁
关键词:冬小麦时间序列MODISNDVI
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响应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研究了2001—2013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表征植被生态特征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总初级生产力(GPP)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研究区该时间段内的温度、降水量变化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生长季的植被生态状况与温度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正相关;非生长季的植被生态状况则相反,其生态状况与温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这是因为生长季温度高于最适温度会抑制增长,而干旱地带的降水会促进植被生长;而非生长季气温较低,温度的增加会对植被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降水量并不是影响植被生态状况的主要因素,植被对其响应也并不明显。
苏伟刘晓暄罗倩常书齐张晓东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气象因子
基于Mann-Kendall的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时农时牧过渡带,植被生态特征是反映区域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分析该区域的植被生态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时间序列MODIS-NDVI数据和土地覆被数据,利用均值法、分段线性回归法和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对北方农牧交错带2001-2013年间各种植被的生态特征时间变化情况、不同生态脆弱区的空间差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生态特征处于缓慢恢复态势,并且近几年植被恢复速度大于前十年;从空间上尺度来看,陕西和黑龙江所在区域是植被恢复面积比率最大、恢复速率最快、植被恢复情况最为明显的区域;青海和河北的植被近年来整体处于恢复的趋势,但是也有相对较大面积的区域植被出现显著的退化趋势;生态脆弱和人类活动变化是导致青海和河北区域植被恢复相对不明显的原因。
罗倩刘晓暄苏伟
关键词:MANN-KENDALLNDVI土地覆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