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涛
- 作品数:15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后现代视域下大学生职业能力实践平台构建
- 2020年
- 在新经济形势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维、综合素质等各方面均呈现出多元化、价值取向明显、不稳定性增强的特点,后现代主义思潮倡导差异性与多元化,注重培养人的探索创新精神,对高校转变思想教育及职业指导观念,科学化、系统化地构建职业能力实践平台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 张依宁许涛
-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观
- 共同富裕与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社会分层结构变迁的审视被引量:10
- 2022年
-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作为构建稳定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对于整体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存在就业观念的认知脱嵌和价值偏差、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出现结构性脱节、就业制度供给与共同富裕目标协调联动有待完善、就业市场供需不匹配造成人岗失落等问题。在社会分层结构变迁视角下,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路径应从学生自为、高校助力、政府助推、系统整合等四个方面一齐发力,形成人、资源、环境互相促进的良性就业生态,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 许涛
-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质量共同富裕
-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探析被引量:17
- 2020年
- 高校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实现劳动创新的重要举措。劳动教育有助于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普适性、实效性。在实践中,高校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出现认识淡化、社会协调机制僵化、实施过程虚化、课程设置固化、劳动价值的影响弱化等问题。拟从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劳动课程设置,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平台、加强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实践路径来推动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提高对学生创新劳动的指导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劳动创造力,使人才培养更具活力。
- 许涛刘丽红
- 关键词: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高校
- 高校视角下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被引量:9
- 2016年
-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从高校的视角来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的求职过程、职业稳定与职业发展以及就业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大学生和高校可通过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投资和积累促进就业质量的提升。
- 许涛
- 关键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就业质量
- 态势分析法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中的应用探索
- 2023年
-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率先实行理事会制度、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运营和管理的博物馆,是展示中国科举制度及相关文化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顺应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发展新要求,运用态势分析法对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的优势、劣势、机遇与风险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博物馆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 许涛冯家红
- 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云就业”的困境与突破被引量:11
- 2020年
- 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及经济的冲击直接影响到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求职质量,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空档期",就业难度增加,这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挑战。本研究基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与困境,对就业模式与职业进行重新审视,探究如何将核心能力与优势资源深入拓展,加强"云就业"服务与个体能力再构建以适应经济新业态和就业新形态,实现大学生"云就业"的突破。
- 许涛
- 关键词:疫情高校毕业生
- 大学生就业观探究被引量:3
- 2019年
- 新时代大学生正处于学涯、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建立阶段,其职业选择及发展受其就业观影响,而就业观的形成与其对劳动的理解、对劳动的认同等劳动价值观紧密联系。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倡导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劳动精神是职业选择的思想基础,劳模精神是职业发展的思想引领,工匠精神是职业追求的精神信仰,通过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促使新时代大学生更好地将其与创新创造相融合,使其合理选择职业、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从而不断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 许涛
- 关键词:就业观劳模精神
-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耦合机制的构建——基于高等学校与工作世界的链接被引量:1
- 2021年
- 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创新创业为根本动力。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势在必行。但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未能有效衔接,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平台短缺,耦合机制未能有效运转。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效果,不仅要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保障下,完善高校与社会创新创业教育互促机制、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反馈机制,还需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深入拓展,推动创新创业本质内涵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创新要求、创新创业实践与工作世界的创新特质、社会人才评价与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相契合,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耦合机制,以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创业人才。
- 许涛
-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校
- 基于“个人—国家—家庭”三维需求侧的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被引量:18
- 2019年
- 高质量就业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个人—国家—家庭"三维需求侧,探讨了新时代大学生在个体自我本位、国家发展战略的精准需求、家庭代际传承的职业期许等方面的就业价值观,进而提出了家庭、社会、学校协同引导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策略,以促使大学生有业就、就好业、成事业.
- 许涛
-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 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探究被引量:27
- 2022年
- 当前,制约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新业态和就业新形态发生深刻变革冲击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适应性变化凸显就业结构性矛盾,以及人职供求的不平衡导致大学生就业不充分。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基本逻辑包括提升人力资本、获得社会资本、促进人职匹配。据此,文章提出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可从国家助推、高校助力、学生自为三个方面齐发力。具体来说:国家层面优化就业环境,鼓励支持经济新业态和就业新形态,开拓新职业空间;高校层面调整就业模式,统筹“人·环境·资源·职业”产生多维聚合效应促就业;学生个体则通过完善就业素养,理性决策达成高质量就业。
- 许涛
- 关键词: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充分就业就业策略就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