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强强 作品数:5 被引量:25 H指数:4 供职机构: 教育部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更多>>
复合型洗涤冷却室内液滴夹带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对复合型洗涤冷却室内气相液滴夹带过程进行了冷态实验研究。考察了气体速度、雾化器的出水流速、降膜冷却水流量、雾化器空间位置等因素对气相液滴夹带分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液滴夹带分率随床层表观气速、冷却水流速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而其在径向上的分布相对较为均匀;雾化器数量从2个增为4个将使液滴夹带量降低约40%,即增加雾化器数量能有效降低气相的液滴夹带分率。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出冷却室内液滴夹带分率与条件参数的经验关联式。 郭强强 王亦飞 潘飞 颜留成 赵辉 成茂关键词:洗涤冷却室 雾化 气液两相 洗涤冷却环内液体冷态流动行为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研究洗涤冷却环内冷却水流动的情况,借助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了洗涤冷却环流体冷态流动的数学模型,同时为了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对洗涤冷却环出口处的流动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因为洗涤冷却环的结构限制,其内部存在多处涡旋区域;内室入水口周向位置处的涡旋运动最为剧烈;受其影响,入水口周向位置的射流孔出口平均速度最小,两入水口之间周向位置的射流孔出口平均流速最大;槽缝出口的平均流速在周向上的分布与射流孔出口平均流速分布相同。 颜留成 王亦飞 王灵萍 潘飞 郭强强 于广锁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湍流 洗涤冷却管内垂直降膜流动特性 被引量:19 2013年 采用双平行电导探针对多喷嘴煤气化过程中洗涤冷却管内垂直降膜的液膜厚度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经洗涤冷却水分布环分配后在洗涤冷却管内形成的液膜在进口段200~400mm处呈明显的不均匀分布,液膜厚度差值高达3mm。流动方向上的液膜波动变化与平均液膜厚度变化相似,但具有滞后性。研究还表明,在2.4~14m3.h-1的进水流量范围内,整体液膜厚度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对洗涤冷却管内液膜充分发展区的平均液膜厚度建立了经验关联式。实验还发现,洗涤冷却水分布环的槽缝宽度对液膜分布影响显著,在本文研究条件下,最佳槽缝宽度为3mm,槽缝宽度继续增大,液膜的均匀性下降。另外,随着气相表观速度的增大,整体液膜厚度减小,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液膜分布的均匀性。 王灵萍 王亦飞 郭强强 颜留成 于广锁关键词:液膜厚度 激冷 煤气化 喷雾洗涤冷却室内雾化液滴粒径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喷雾洗涤冷却室冷模装置内雾化液滴粒径进行了实验测定,考察了不同工况下,洗涤冷却室内雾化喷头所在平面处以及气体出口处液滴粒径的变化规律。实验为装置内进一步的传热传质研究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持。研究显示,在错流气体作用下,洗涤冷却室内雾化喷头所在平面的近喷头区域影响液滴粒径的主导因素为喷雾流量,而远离喷头区域液滴粒径则受气体流量和喷雾流量的共同影响,随气体流量增加,液滴聚结作用增强,粒径增大。实验发现,气体出口处液滴粒径主要受气体流量的影响,随气体流量Qg由300 m3/h上升到500 m3/h,气体出口液滴的Sauter平均直径(Sauter mean diameter,SMD)D32由60μm左右上升到了85μm,根据颗粒沉降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的值与实验值比较,两者趋势一致。 潘飞 王亦飞 颜留成 郭强强 赵辉 于广锁关键词:洗涤冷却室 粒度分布 聚结 多相流 液相性质对新型洗涤冷却室内液滴夹带的影响 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等速取样法对床层气液鼓泡区上方分离空间的液滴夹带进行了实验测定,研究了液相性质对液滴夹带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静态液位下,随气速增加,气液分离空间高度逐渐减小,液滴夹带量增大;出口处液滴夹带量E在径向上总体变化不大,贴近壁面处偏小,主要受气体出口处气体回流流动的影响;液滴夹带量随液相物质表面张力减小而增大,随液体粘度增大而增大,表面张力从72.8mN/m减小到25.8mN/m液滴夹带量增大2.5倍,液体粘度从1mPa-s增加到2.3mPa-s液滴夹带量增大1倍.液体物性对液滴夹带量的影响较显著,由此建立了液滴夹带量与物性参数的经验关联式,为改善洗涤冷却室内部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林岚 王亦飞 郭强强 王辅臣关键词:洗涤冷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