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敏
- 作品数:14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基于高清遥感影像的内河岸线资源利用类型提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清遥感影像的内河岸线资源利用类型提取方法,利用二级分类体系构建内河岸线资源利用分类体系以划分岸线资源;根据划分的岸线资源搭建数据库和工作模块,加载遥感影像和无分类属性线状岸线数据,统一投影信息并在图...
- 段学军邹辉王晓龙梁双波闵敏
- 文献传递
- 太湖流域典型农用地面源磷流失的土壤主控因子光谱识别
- 2017年
- [目的]通过光谱识别太湖流域农用地面源磷流失的土壤主控因子,为简化面源磷流失强度估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梅梁湾流域耕地和园地中不同面源磷流失强度下的土壤光谱特征,确定影响面源磷流失强度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耕地面源磷流失强度的特征波段为650~670nm,1 475nm和1 680~1 695nm,土壤主控因子是有机质,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园地面源磷流失强度的特征波段为685~690nm,710~720nm,1 110~1 115nm,1 150~1 155nm和2 170nm,主控因子是有机质、水分和Fe2+,分别和面源磷流失强度呈负相关、正相关和负相关;有机质对耕地的面源磷流失强度的影响更加显著:耕地面源磷流失强度与光谱指数间的相关系数在1 685nm处达到0.74,而园地条件下相关系数最高值在715nm处仅为0.48。[结论]耕地面源磷流失主控因子为有机质,园地的主控因子为有机质、水分和Fe2+。
- 熊俊峰林晨马荣华吴治澎闵敏
- 关键词:磷流失有机质
- 郑州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
-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安全遭到威胁,严重阻碍了自然环境及人居环境的不断优化。郑州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省会城市,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也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确...
- 闵敏
- 关键词:地表温度反演热岛效应
- 河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
- 地形地貌是影响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之一,但在现有的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中普遍被忽视。在原有基础交通优势度的上加权包括海拔、坡度、地形起伏度和地表粗糙度在内的地形修正系数,构建一个包含地形条件的改进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对...
- 闵敏苗长虹
- 关键词:县域经济耦合协调度
- 巢湖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负荷的空间差异及关键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首先选取巢湖流域内的7个二级流域作为研究区,同时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利用县级行政区划数据对研究区进行细化;然后构建泥沙输移分布模型,定量估算2015年巢湖流域颗粒态磷负荷模数;最后在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等影响因子,剖析产生颗粒态磷流失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巢湖流域平均颗粒态磷负荷模数为0.308 t·km^(-2)·a^(-1),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0.759 t·km^(-2)·a^(-1)>耕地0.256 t·km^(-2)·a^(-1)>建设用地0.138 t·km^(-2)·a^(-1),细分研究区使研究结果更具可靠性。颗粒态磷负荷模数具有空间差异,高值区集中在坡度较大、降水充沛的杭埠河流域(岳西县、霍山县、舒城县);低值区分布在地势平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派河流域(肥西县)、南淝河流域(合肥市、长丰县)。坡度大、降水丰沛是造成林地、耕地颗粒态磷负荷模数较高的主要原因;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地膜污染等导致耕地负荷较高;畜禽养殖提高建设用地负荷;磷矿的分布也会增加磷背景值。
- 王赵飞林晨许金朵金平华熊俊峰闵敏闵敏
- 关键词:土地利用巢湖流域
- 我国春小麦物候变化及其与水热气候条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作物物候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但是全国范围内对春小麦物候及其与水热气候条件对应的关系研究仍然不足.本研究利用农业站点观测的物候数据和气象站点观测的气温及降水数据,联立分析春小麦生长过程的关键物候时空变化情况,并探讨气候与物候直接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2000—2013年我国春小麦生长期以及生长期内的平均温、降水量增减变化的站点数量没有明显差异;春小麦生长期长度变化与平均温之间总体呈负相关;全国平均温每升高1℃春小麦生长期缩短3.14天,但是春小麦生长期长度基本不受到降水量变化的影响.此外,人为耕作日期的选择对物候期起始的影响也包含在该研究中.该研究完整地报道温度、水分等气象要素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可以为更好地制定种植措施、安排种植时间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崔耀平路婧琦秦耀辰张帅帅刘素洁赵芳闵敏冯天伟李江苏刘小萌石欣瑜
- 关键词:温度变化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
-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洪泽湖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负荷时空演变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综合星地协同技术手段,定量化表征1990年以来洪泽湖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差别化地探讨其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关系,厘清二者的作用机制,为实现非点源磷污染的有效管控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结论包括:(1)近20年,颗粒态磷负荷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状态,1990~1996年呈下降趋势,1998~2006年保持平稳增长状态,2008年后快速下降;(2)颗粒态磷单位负荷空间差异明显,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淮河支流流域(3.88 t/km^2/a),低值区则主要分布在汴河流域(0.57 t/km^2/a);(3)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平均颗粒态磷负荷由高到低依次为:多种地类混合的淮河支流流域(681.84 t/a)、城镇化快速增长的高松河流域(317.65 t/a)、农用地主导的维桥河流域(185.73 t/a)、湿地保护区的汴河流域(121.09 t/a)。林地、湿地等用地类型能显著减少颗粒态磷污染物的流失量,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则会加剧颗粒态面源磷污染。
- 闵敏林晨熊俊峰沈春竹金志丰马荣华许金朵
- 关键词:土地利用非点源污染
- 气候变化下水肥及CO_2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模拟被引量:5
- 2015年
- 从机理上研究冬小麦最优水肥管理措施及其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适应性,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DSSATv4.5模型中的CERES-Wheat模块,模拟开封市冬小麦2001—2010年气象条件变化对冬小麦开花期、成熟期的影响;设定42种水肥组合方式,分析水肥因素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同时选取出最优水肥组合方式;在最优水肥组合方式支持下,模拟不同大气CO2浓度水平下冬小麦的生长状况,分析CO2的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开花期、成熟期随降水量的增加有所提前;生长期平均温增加能够明显促进冬小麦开花期、成熟期提前;灌溉量、施肥量的增加对冬小麦产量带来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的增产效果,但过量施肥或灌溉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大气CO2浓度增高对冬小麦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同时其各项生产指标也随CO2浓度增高而表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可得出结论:冬小麦开花期、成熟期较晚的年份其生长期平均温均在11.0℃以下;控制施肥量300 kg/hm2、灌溉量200 mm左右的水肥组合能够达到理想的冬小麦高产节约种植效果;未来40年的大气CO2浓度增高会对冬小麦种植带来明显的增产效应。
- 路婧琦崔耀平张帅帅闵敏冯天伟
- 关键词:DSSAT冬小麦生长期CO2浓度
- 基于地形修正的河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评价及与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研究被引量:25
- 2018年
- 构建加权地形修正系数的交通优势度模型,对河南省126个县市的交通优势度进行测算。在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河南省交通优势度呈现从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类圈层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大体表现为从西北到东南逐渐递减的分布特征;(2)河南省交通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中部高边缘低的空间格局,修正后西部山区交通环境被高估的情况有所改善,基于修正后的交通优势度模型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结果更为符合客观事实;(3)各县市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中低度协调耦合型为主,绝大多数县市交通发展超前,交通对经济的正反馈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 闵敏苗长虹苗长虹胡志强
- 关键词:经济发展县域单元
-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集的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综合管理平台研发被引量:5
- 2019年
-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重点项目"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调查与评估"自2017年启动实施以来,通过卫星遥感、地面调查、标准数字化、模型模拟、社会经济统计等方式,积累了丰富的岸线资源数据。平台以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变化等观测要素的一体化、协同化管理为目标,对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同化、清洗与标准化,制订数据加工和整编的标准规范,建立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时空数据库,并形成以数据标准化管理与成果可视化展示及查询为核心的岸线资源综合管理平台。
- 林晨林晨闵敏康珈瑜
-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环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