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沛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淋溶条件下石英砂柱中铁锰氧化物的形成特点被引量:1
- 2013年
- 用不同浓度铁锰离子混合溶液对石英砂柱进行40次淋溶实验,研究砂柱中铁锰氧化物的形成状况。结果表明,淋出液中铁锰离子浓度与其pH值随着淋溶次数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各处理所形成的铁锰氧化物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淋溶液中铁锰离子浓度越大,形成的铁锰氧化物含量越高,当淋溶液中铁锰摩尔浓度比即c(Fe2+)/c(Mn2+)为2:1时最有利于铁锰氧化物的形成;随着淋溶次数的增加,铁锰氧化物含量的增长逐渐减慢;不同层次铁锰氧化物含量差异显著,下层(20~30cm)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层次;各阶段(每淋溶10次为一阶段)不同形态(非晶形态、晶形态)铁锰氧化物含量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铁锰氧化物尤其是非晶形态的相对比例(Fe/Mn)随着淋溶次数的增加逐渐增大。
- 吴新亮顾沛王贻俊刘凡黄丽
- 关键词:铁锰氧化物淋溶地球化学
- 黄棕壤土柱中铁锰的淋溶淀积及其对Pb^(2+)的吸附解吸被引量:3
- 2016年
- 以湖北省孝感市的黄棕壤B层土壤为装柱材料,在干湿交替(pH=5)条件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0.08 mol/L)FeSO_4和MnCl_2的铁、锰混合溶液,淋溶土柱60次,分析土壤中游离态和非晶质态铁、锰氧化物的淋溶淀积规律及其对重金属Pb^(2+)的吸附与解吸特点。结果表明:当淋溶液的铁浓度分别为0.04和0.08 mol/L时,淋溶液中锰浓度增加,土壤中的锰含量呈增加趋势,铁含量无明显变化;淋溶后土壤中游离和非晶质铁氧化物的淀积量均高于锰氧化物的淀积量,同一处理土柱上层(0~10 cm)的铁、锰淀积量基本上大于下层(20~30cm);淋溶60次后,土壤样品对Pb^(2+)的吸附量随平衡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上层的最大吸附量为167 mmol/kg,下层的最大吸附量为195 mmol/kg;淋溶后黄棕壤对Pb^(2+)的吸附量随土壤中锰淀积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对Pb^(2+)的解吸量却呈相反的趋势;Pb^(2+)的解吸量随其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
- 杨松夏彪顾沛黄丽
- 关键词:铁锰氧化物吸附解吸重金属PB重金属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