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
-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痛胃镜检查并发癔症的心理暗示疗法
- 2021年
- 我院胃肠镜室自2003年与麻醉科共同开展无痛胃镜检查以来,初期由于患者对静脉注射镇静剂短速效全麻缺乏认识,而产生焦虑、恐惧。再加上麻醉师对镇静剂、麻醉药种类、剂量的掌握,以及复合麻醉的配比等因素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无痛胃镜检查后患者并发癔症的概率相对较高。
- 黄文
-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癔症复合麻醉镇静剂麻醉师
-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初次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与拉米夫定(LAM)初次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该院门诊确诊的CHB患者104例,分为ETV组和LAM组,每组52例。ETV组予以ETV 0.5mg/d口服,LAM组予以LAM 100mg/d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24、48周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DNA、血清HBV标志物和HBeAg阴转率、HBsAg阴转率水平,记录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ETV组患者ALT复常率明显高于L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两组患者ALT复常率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48周,ETV组患者病毒学应答率、部分病毒学应答率均高于L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24、48周,ETV组与LAM组患者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未出现肾毒性、骨髓抑制、横纹肌溶解或其他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V治疗CHB在快速抑制HBV、早期促进ALT复常方面明显优于LAM,安全性良好。
- 章员良邹晓霞黄文彭辉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疗效
- 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研究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胃息肉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慢性胃炎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每例息肉均作做检,记录病理类型,并取周围黏膜即胃窦大、小弯,前、后壁4个部位(距幽门约2~5cm处)做病理检查,观察黏膜炎症程度,并将息肉组织及周围黏膜组织分别作切片经改良吉姆萨(Giemsa)染色法镜检找Hp,观察息肉部位与周围黏膜Hp感染情况;对照组分别在胃窦大、小弯,前、后壁4个部位各取一块组织活检找Hp,并作病理,观察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结果观察组150例,Hp感染率58.0%(87/150),感染强度以中低强度为主,其中息肉部位HP感染率39.3%(59/150),非息肉部位HP感染率42.0%(63/150)。增生性息肉102例(68.0%),Hp感染率63.7%(65/102);胃底腺息肉31例(20.7%),Hp感染率38.7%(12/31);炎性息肉14例(9.3%),Hp感染率57.1%(8/14);腺瘤性息肉3例(2.0%),Hp感染率66.7%(2/3)。单发息肉93例(62.0%),多发息肉57例(38.0%),息肉以胃底体多见,其中增生性息肉在胃底体发生率94.1%(96/102),胃底腺息肉在胃底体发生率87.1%(27/31),增生性息肉Hp感染率显著高于胃底腺息肉(P〈0.05),且以中高强度Hp感染为主,增生性息肉胃黏膜炎症活动性发生率较高,同时伴有黏膜肠化、萎缩。慢性胃炎对照组150例,Hp感染率52.0%(78/150),结果显示胃息肉发生与Hp感染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息肉发生与Hp感染无显著相关性;但胃息肉类型与Hp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相关,其中增生性息肉Hp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显著高于胃底腺息肉。
- 章员良黄文彭辉阎晓初杨仕明彭贵勇
- 关键词:息肉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