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蕊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涌突水
  • 3篇隧道
  • 3篇隧道涌突水
  • 3篇突水
  • 1篇第四纪
  • 1篇灾害
  • 1篇灾害预测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网络
  • 1篇网络预测
  • 1篇南天山
  • 1篇阶地
  • 1篇构造区
  • 1篇古河道
  • 1篇河谷
  • 1篇背斜
  • 1篇AHP
  • 1篇BP网
  • 1篇BP网络

机构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许模
  • 4篇任蕊
  • 2篇罗敏
  • 1篇杨艳娜
  • 1篇何明亮
  • 1篇赵幸
  • 1篇张强

传媒

  • 2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隔挡式背斜构造区隧道涌突水量的BP网络预测被引量:8
2011年
川东隔挡式背斜区具有其特殊的岩溶地质构造,已修建的数十条隧道每每揭露背斜区,均发生较大地下水涌突水灾害,对这种特殊构造下涌突水灾害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岩溶地下水系统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征,建立合适的BP神经网络,评价某在建公路华蓥山隧道的涌突水灾害危险等级。结果显示,背斜两翼非可溶岩层等级为Ⅰ~Ⅲ级;核部可溶岩地层为Ⅲ~Ⅴ级,且越靠近核部危险性等级越高;西翼涌突水危险性等级高于东翼。评价结果与勘察阶段的研究相互印证。
任蕊许模
关键词:隧道神经网络
南天山库玛拉克河出山口第四纪以来河谷变迁初探
2013年
综合分析库玛拉克河出山口地质构造发育历史、河床沉积特征,以及钻孔所揭露的河谷两岸古河床沉积高程特征、出山口以外阶地发育高程规律等地质地貌资料,并将结果与研究区岩溶发育规律进行对比后,确定了库玛拉克河谷的垂向演变特征,认为第四纪以来该河谷经历了七次稳定-下切旋回。利用各阶地沉积物的热释光测年分析结果,对河谷的下切速率进行了计算,表明在70~80ka之前河谷的下切速率最快,达到8.2m/ka。在河谷下切的过程中,河谷同时不断向左岸进行迁移。
何明亮许模张强赵幸任蕊
关键词:第四纪古河道阶地
基于AHP和模糊评判的隧道涌突水灾害预测被引量:4
2010年
涌突水灾害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灾害。综合考虑10种可能诱发隧道涌突水灾害的因素,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预测玉蒙铁路某隧道的涌突水灾害。结果表明:对于隧道进出口已经开挖的地段,评价结果为Ⅳ、Ⅴ级,均发生了较大的涌突水;Ⅰ-Ⅲ级段没有发生涌突水灾害,预测结果与实际灾害能较好地吻合。
罗敏许模杨艳娜任蕊
关键词:隧道层次分析
一种随机数学方法预测隧道涌突水量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涌突水灾害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灾害,准确预测涌水量的大小对于保证隧道施工、降低隧道施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例研究,分别利用理论计算法和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预测隧道涌水量。与实际发生的涌水量对比,理论计算法操作简单,但预测不够准确。随机数学方法考虑影响隧道涌突水多方面因素,并用权重来控制各因素对隧道涌突水的影响程度,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生的涌突水能较好地吻合。由此证明了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适用性。
罗敏许模任蕊
关键词:隧道涌突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