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波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电子封装
  • 2篇动力学
  • 2篇钎焊
  • 2篇钎料
  • 2篇金属
  • 2篇金属间化合物
  • 2篇焊点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动力学
  • 2篇封装
  • 2篇CU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液态
  • 1篇液态结构
  • 1篇扇贝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钎焊工艺
  • 1篇钎焊界面
  • 1篇微电子
  • 1篇微电子封装

机构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余波
  • 3篇李晓延
  • 3篇姚鹏
  • 2篇梁晓波
  • 1篇朱永鑫

传媒

  • 1篇焊接学报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Cu_3Sn/Cu界面元素扩散行为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7年
文中采用修正的嵌入原子势函数(modified embedded atomic method,MEAM)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无铅焊点中Cu_3Sn/Cu界面元素的扩散过程,对界面元素的扩散行为进行了分析计算,获得了界面各元素的扩散激活能,根据元素扩散的经验公式得出界面过渡区的厚度表达式.结果表明,扩散过程中主要是铜晶格中Cu原子向Cu_3Sn晶格中扩散.其中,铜晶格内原子以较慢的速率扩散,但可以深入Cu_3Sn晶格内部,Cu_3Sn中原子以较快的速率扩散,但难以进入铜晶格内部.结合阿伦尼乌斯关系和爱因斯坦扩散定律,计算得到界面处铜晶格原子的扩散激活能为172.76 k J/mol,界面处Cu_3Sn晶格中Cu原子扩散激活能为52.48 k J/mol,Sn原子扩散激活能为77.86 k J/mol.
余波李晓延姚鹏朱永鑫
关键词:微电子封装扩散分子动力学
一种低温连接高温使用Cu/Sn/Cu钎焊界面的制备方法及结构
一种低温连接高温使用Cu/Sn/Cu钎焊界面的制备方法及结构,属于金属材料界面钎焊工艺领域。本发明选取金属Cu作为钎焊母材,于待焊面预置厚度均匀的Sn钎料层,将两个预置有Sn钎料层的金属Cu于Sn层处以最大面积相互接触,...
李晓延姚鹏梁晓波余波
文献传递
电子封装中Cu/Cu3Sn/Cu焊点的制备工艺及组织演变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电镀的方法在Cu基板沉积4μm厚Sn层作为钎料,在不同参数下对双钎料Cu/Sn+Sn/Cu三明治结构进行钎焊连接,得到可形成全Cu_3Sn焊点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Ar气保护下300℃,3 h,1 N。然后研究了全Cu3Sn焊点形成过程中不同金属间化合物(Cu_6Sn_5和Cu_3Sn)的生长形貌和界面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钎焊10 min后在Cu-Sn界面形成了扇贝状的Cu_6Sn_5,并且在Cu基板与Cu_6Sn_5之间有一层很薄的Cu_3Sn出现,Cu/Cu_3Sn和Cu3Sn/Cu_6Sn_5界面较为平整。随着时间延长,上下两层Cu6Sn5相互接触并融为一体,直至液态Sn完全被消耗,而Cu_3Sn通过消耗Cu_6Sn_5而快速增长,直到界面区全部形成Cu_3Sn。
梁晓波李晓延姚鹏余波牛兰强
关键词:钎焊金属间化合物
铜锡焊点中元素扩散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焊点在封装结构中起着重要的机械支撑和电气互连作用。钎焊技术作为稳定的连接工艺之一,长期以来广泛地应用于各级封装层次中。液态钎料合金与焊盘发生界面反应时,受到钎料合金的液态结构和粘度性质的影响。了解和掌握钎料的液态结构及粘...
余波
关键词:钎料液态结构分子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