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荣

作品数:34 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LOGIT模...
  • 9篇城市交通
  • 7篇地铁
  • 7篇公交
  • 7篇出行者
  • 6篇心理
  • 6篇心理因素
  • 6篇老年
  • 6篇老年人
  • 6篇交通工程
  • 4篇拥挤
  • 4篇拥挤度
  • 4篇汽车
  • 4篇网络
  • 4篇驾驶
  • 4篇驾驶汽车
  • 3篇无人驾驶
  • 3篇无人驾驶汽车
  • 3篇满意度
  • 3篇结构方程模型

机构

  • 34篇华南理工大学
  • 10篇武汉轻工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4篇河南城建学院
  • 3篇广州地铁设计...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江西省交通运...

作者

  • 34篇刘建荣
  • 7篇郝小妮
  • 3篇黄玲
  • 3篇邓卫
  • 2篇包丹文
  • 2篇温惠英
  • 2篇张兵
  • 1篇华雪东
  • 1篇王红云
  • 1篇邓明君
  • 1篇张兵
  • 1篇王炜
  • 1篇曾祥坤

传媒

  • 8篇武汉理工大学...
  • 7篇交通运输系统...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交通信息与安...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南方建筑
  • 1篇职业教育发展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心理变量的老年人错峰出行选择行为分析
2022年
老年群体因身体素质以及出行时间约束强度有别于一般通勤者,其出行方式通常为公交或步行。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合二元Logit模型,研究早高峰暂停公交优惠政策前后,老年人个人统计学属性以及老年群体对日常出行态度、在高峰时段乘坐公交的感受、对错峰出行的支持意愿等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出行行为的影响,并利用潜在分类模型对老年群体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短距离出行中,老年人的各种心理因素均对老年人出行选择有显著影响;在高峰时段公交出行中,老年群体的选择会受到公交优惠政策变化和群体对于错峰出行支持度的影响;通过潜分类模型计算发现老年群体中出行目的性强,对于高峰公交出行、错峰出行感受较为敏感的老年群体所占比例较低。
张兵余凤君刘建荣周珣汪明杰
关键词:城市交通LOGIT模型老年人心理变量
出行者环保意识对低碳交通政策支持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为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政府部门应制定交通政策推动出行者采用低碳出行方式。有效的交通政策需要深入了解影响出行者低碳出行的心理因素。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出行者环保态度、环保行为、公交偏好等潜在变量对低碳交通政策支持度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模型假设,并通过Mplus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环保态度会直接影响环保行为、公交偏好,环保行为直接会影响公交偏好,公交偏好会直接影响低碳交通政策支持度;但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对低碳交通政策支持度没有直接效应。在95%的置信水平下,性别、婚姻状况、私家车拥有情况、房产拥有情况、是否开车上班对结构方程模型均无显著影响;但在90%的置信水平下,性别、教育程度对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显著。
刘丽华王炜刘建荣华雪东
关键词:交通工程环保意识结构方程模型
考虑出行者异质性的高铁站到达方式选择被引量:8
2019年
出行者到达枢纽站的交通方式效用是交通出行选择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出行者方式的偏好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传统的离散选择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出行者异质性.本研究利用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研究高铁站出行者的出行选择行为.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考虑出行者异质性,在对出行者进行潜在类别划分的同时得到不同类别的出行者的出行行为效用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将出行者划分为3个类别.不同类别出行者在步行时间、车内时间、价格、公交偏好、地铁偏好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此外,出行者小汽车拥有情况、月收入等个人属性以及灵活性、舒适性、可靠性等潜在心理变量会影响出行者的类别划分.
刘建荣刘志伟任倩
新冠疫情对老年人公交出行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2
2020年
新冠肺炎疫情对交通运输产生巨大影响,但现有成果主要研究疫情爆发期疫情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少有分析后疫情阶段的出行行为.本文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及Logit模型,研究后疫情阶段新冠病毒,老年人个人统计学特征,老年人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感知等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距离出行中,新冠疫情和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感知对出行方式选择没有显著影响;新冠疫情和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感知对老年人使用公交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此外,这两个因素也影响老年人外出概率和使用公交的概率.
刘建荣郝小妮石文瀚
关键词:城市交通LOGIT模型老年人心理因素
考虑潜在类别的市内机动化出行行为模型被引量:8
2021年
为了研究出行者出行选择偏好的异质性和心理因素对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心理潜变量;将求得的潜变量纳入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采用期望最大算法求解,得到样本潜在类别的数量和效用函数;最后,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度高于传统的条件Logit模型;出行者可以划分为地铁偏好群体、小汽车偏好群体、常规公交偏好群体3个潜在类别,占比分别为42.5%、25.0%、32.5%;地铁偏好群体、公交偏好群体步行时间价值分别为1.2、1.3元/min,而小汽车偏好群体对步行持正面评价;地铁偏好群体、公交偏好群体的时间价值均为0.7元/min,小于小汽车偏好群体的车内时间价值(1.1元/min);月收入是否大于10000元、是否开车上班对出行者潜在类别划分具有显著影响;心理潜变量中,灵活性和可靠性对出行者潜在类别划分的影响显著,舒适性对潜在类别划分没有显著影响.
刘志伟刘建荣邓卫
关键词:心理因素
基于联合分析的校区常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是影响公交出行分担率的重要因素.为确定大学生对校区常规公共交通的服务评价以及对常规公共交通各影响因子的偏好程度,本文利用联合分析模型,对校区间的常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得出了高消费群体及低消费群体对于可靠性、车内环境、车辆行驶时间、价格、等车时间等方面属性水平的效用值,给出了公交系统的效用函数,并由此确定了各属性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对大学生的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外,大学生在出行中最为看重车辆内环境,其次才是时间性因素,如可靠性、车辆行驶时间、等车时间等,而对于价格不敏感.
刘建荣温惠英黄玲
关键词:公共交通
基于Rasch模型的公交服务质量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常规公交服务质量是影响乘客是否使用公交出行的重要因素。文中根据常规公交出行链提出公交站点可达性、等车期望性、公交系统移动性、换乘衔接性等四方面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并利用Rasch模型分析出行者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可知,出行者对于公交服务中的换乘服务最不满意。研究同时发现,出行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月收入、私家车拥有情况不会对出行者对于公交服务质量的评价产生影响,但职业、出行目的、使用公交频率会对出行者的主观评价产生影响。
刘建荣曹江昱
关键词:常规公交服务质量RASCH模型
数字鸿沟背景下老年人对自动驾驶汽车接受度被引量:5
2023年
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提高老年人的机动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故研究老年人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潜在类别模型将样本整体分为数字能力弱势老年人群体和数字能力强势老年人群体。然后分别以全体样本、弱势和强势数字能力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的综合模型研究不同数字能力的老年人群体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研究结果表明:数字能力弱势老年人群体和数字能力强势老年人群体占比分别为27.93%和72.07%。老年人群体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存在显著异质性。对于全体老年人,感知行为控制是影响其对自动驾驶汽车接受度最重要的因素;对于数字能力弱势的老年人群体,主观规范是影响其对自动驾驶汽车接受度最重要的因素;对于数字能力强势老年人群体,态度是影响其对自动驾驶汽车接受度最重要的因素。
刘志伟刘建荣
关键词:交通工程接受度自动驾驶汽车结构方程模型
交通运输类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意愿与行为差距的心理因素
2025年
在本科生群体中推广多样化的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科竞赛,能够有效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展现出极为显著的正面效应。然而,当前本科生在投身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时,普遍面临着认知局限与积极性欠缺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成效。本文选取河南城建学院交通运输类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框架,深入剖析影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意愿与实际行为之间差距的心理因素。最终,就情感态度、感知行为控制、感知益处等显著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策略建议。本论文可为交通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探索提供理论支撑。The fostering of a diverse arra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and discipline competitions among undergraduates can effectively facilitate the profound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practical teaching, exhibiting a markedly positive impact on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However, currently, when engaging in a wide rang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s, undergraduates often confront challenges like cognitive constraints and a dearth of enthusiasm, thereby hindering the full effectiven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a certain degree. This paper focuses on undergraduate student majoring in transportation at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employing the expand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conduct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isparity between students’ intentions to participate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s and their actual behaviors. Ultimately, addressing the attitude, perceived benefit,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other pivotal influencing fac
孙炤煜刘丽华刘建荣武海荣时鑫航曹彧豪
关键词:参与意愿
城市土地利用对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文中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建立随机系数Logit模型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密度、混合程度和可达性等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家庭特性、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和通勤特征等因素对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经典的离散选择模型相比,随机系数Logit模型具有更优的拟合度.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对居民选择非机动化的交通方式通勤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混合程度,加强各种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的职住平衡,可以提高居民通勤非机动出行方式的分担比例.
刘志伟张荣堂刘建荣
关键词:交通工程土地利用交通拥堵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