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梅
-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儿童下肢抬高垫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下肢抬高垫,包括第一模块、与第一模块等高的第二模块和与第一模块等高的第三模块,所述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模块拼接构成抬高垫本体,所述抬高垫本体的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抬...
- 梁培荣朱敏吴红梅林娟娟胡晓玲
- 关节镜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讨论关节镜治疗儿童髁间棘撕脱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在膝关节镜下治疗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患儿进行护理及心理干预,观察及指导患儿进行正确的术后康复锻炼,使病人早日恢复膝关节功能。[结果]21例患儿术后都恢复了正常的膝关节活动度、肌力及行走步态,疗效满意。[结论]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在术前克服了患儿的恐惧心理,增加了患儿的依从性,术后指导病人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儿膝关节的功能恢复,使关节镜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 吴红梅
- 关键词:膝关节镜护理
- 大多角骨切除结合LRTI术式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 目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诊治水平的提高,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对人手部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一腕掌关节为鞍状关节,以此为基础可以做出灵活多变的动作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是手部各关节中活动度最大的关节,骨关节炎...
- 吴红梅
- 关键词:LRTI
- 标准程序护理在骨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标准程序护理在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骨折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标准程序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时,研究组的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和角色功能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折患儿实施标准程序护理,可减轻疼痛,提高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促进患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吴红梅梁培荣林娟娟朱丽山枫甄允方
- 关键词:常规护理骨折患儿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 一种固定部位的功能锻炼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膏内足踝部功能锻炼装置,属于功能锻炼装置技术领域。该石膏内足踝部功能锻炼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设置于固定装置贴皮侧上的至少一个能够充气或放气的气囊。本发明提供的固定部位的功能锻炼装置,能够对需要的骨折部位...
- 姚峰张福勇袁泉文刘一聪王梓轩王晓东甄允方沈小芳郭志雄方建峰祝振华乔怡俞文涛单斌斌梁培荣吴红梅胡晓琳朱敏王琳张逸群
- 文献传递
- 关节镜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 徐彩英吴红梅
- 单侧外固定架联合VAC负压辅助愈合治疗在儿童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架联合真空辅助闭合(VAC)负压辅助愈合治疗儿童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2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行单侧外固定架联合VAC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的患儿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结果]20例单侧外固定架联合VAC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的患儿经护理后软组织损伤轻,骨折端血运破坏少,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刺激创面肉芽组织新生,改善微循环,减少局部水肿,骨折临床愈合快。[结论]对行单臂外固定架联合VAC治疗的开放性胫腓骨儿童进行系统的围术期护理能够减轻患儿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对医患人员的满意度。
- 吴红梅
- 关键词:单侧外固定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 小儿牵引床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儿牵引床,包括床板、床腿和牵引架,牵引架包括设置在床板上的底板、分别竖直设置在底板两侧的竖杆、连接在竖杆之间的横杆,横杆上设有多个牵引环,竖杆包括第一竖杆、滑动套设在第一竖杆外的第二竖杆,第一竖杆与...
- 徐彩英朱丽朱敏马家凤陈军君林娟娟吴红梅王新华王琳
- 文献传递
- 一种保温泡手泡脚袋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泡手泡脚袋,包括外袋,所述外袋的内部设置有内袋,所述外袋与内袋之间设置有间隔层,所述间隔层中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外袋可打开,所述内袋的袋口从外袋的袋颈处伸出,所述袋颈上设置有束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使...
- 吴红梅
- 文献传递
- 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尺桡骨骨折患儿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尺桡骨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12月本院收治的46例尺桡骨骨折患儿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将2019年3月—8月本院收治的48例尺桡骨骨折患儿纳入研究组,采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术后3个月时的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3、7 d的肿胀及疼痛情况、功能锻炼时心理反应情况、术前及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儿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儿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两组的肿胀及疼痛程度为优的人数明显多于术后1 d时(P<0.05);术后3、7 d,研究组肿胀程度为优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3、7 d,研究组疼痛程度为优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功能锻炼时心理反应为主动型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儿的HRQOL水平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的环境设施、服务态度、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结果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尺桡骨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术后患儿的肿胀及疼痛情况,提升患儿的康复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家长护理满意度。
- 吴红梅
- 关键词: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尺桡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