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炼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RasGRP1基因多态与苏淮猪体尺性状关联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苏淮猪是我国培育的一个优良品种,具有肉质好、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但生长相对较慢,瘦肉率偏低,导致养殖效益偏低,改良其体型、生长等性能指标对苏淮猪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中首先测量了354头苏淮母猪的部分体尺,对其体尺性状进行了表型相关分析。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苏淮母猪体长与体高、胸围、腹围、管围极显著相关(P<0.01);体高与体长、胸围、腹围、腿臀围极显著相关(P<0.01);胸围与体长、体高、腹围、腿臀围极显著相关(P<0.01);腹围与体长、体高、胸围、腿臀围极显著相关(P<0.01);管围与体长极显著相关(P<0.01);腿臀围与体高、胸围、腹围极显著相关(P<0.01)。利用网上已有的猪基因组测序数据,对RasGRP1基因进行了选择信号分析,结果表明RasGRP1基因在西方猪种中受到高强度选择。通过对RasGRP1基因启动子区域G/A多态位点进行PCR-RFLP分型,结果表明,在苏淮母猪群体中存在多态,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为0.672 3,为优势等位基因;关联分析结果显示RasGRP1基因G/A多态与苏淮母猪体高呈显著关联(P<0.05),与管围关联接近显著(P=0.054 8)。其中,AG型个体的体高及管围性状均值均高于GG型个体(P<0.05),但AA和GG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该位点对体尺性状的效应主要是由非加性效应导致的。该实验结果为苏淮母猪种质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 吴慧黄瑞华李平华周炼傅道斌李强李新云赵书红
- 关键词:苏淮猪SNP体尺性状
- 苏淮猪生长性状表型数据分析及分子标记检测
- 苏淮猪作为优良的培育品种,拥有着肉质好、适应性强、耐粗饲等性状特点,但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报酬较低,影响到了苏淮猪的养猪效益。因此,为了进一步改良苏淮猪生长性能,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人工选择极大的提高了猪的生产性能,在...
- 周炼
- 关键词:苏淮猪生长性状分子标记
- 恩施黑猪胴体与肉质性状测定及性状间相关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为研究恩施黑猪的种质特性,本研究对104头9月龄左右的恩施黑猪体尺、胴体、肉质等性状进行了测量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恩施黑猪9月龄平均体重为95.44±10.74 kg、胴体重62.80±8.13 kg、屠宰率为65.75±3.28%、总乳头数14.07±1.70个、成对乳头数6.21±0.91对、三点平均背膘厚3.56±0.69 cm、肌内脂肪含量为3.37±2.60%、肉色评分4.27±0.61、于背最长肌内主要检测到18种脂肪酸,其饱和脂肪酸为33.58±2.91 mg/g,不饱和脂肪酸为50.35±2.72 mg/g,单不饱和脂肪酸38.52±4.61 mg/g,多不饱和脂肪酸12.23±3.53 mg/g,硬脂酸含量比亚油酸高;阉公猪与母猪间肉色评分差异显著(P<0.05),其他性状无显著差异;体重与肌内脂肪、背膘厚、胴体重极显著正相关;肌内脂肪含量与背膘厚极显著正相关,与胴体重显著正相关;背膘厚与胴体重极显著正相关,与头长、管围、滴水损失显著负相关;臀中肌中点处的背膘厚与3点平均背膘厚极显著正相关;成对的乳头数与肋骨数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恩施黑猪种质特性的鉴定以及品种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 彭珍张维旭周炼郭毅汪凤勇罗兴张皓源齐德生李新云曹建华李长春赵书红
- 关键词:胴体性状肉质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