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剑秋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氮素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氮素
  • 1篇全氮
  • 1篇空间变异特征
  • 1篇基于GIS
  • 1篇碱解
  • 1篇碱解氮

机构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周稀
  • 1篇邓良基
  • 1篇邓欧平
  • 1篇潘洪旭
  • 1篇张剑秋

传媒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基于GIS的西河流域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根据2014年采集的121个耕层(0~20 cm)土壤氮素含量数据,在Arc GIS 10.0平台上运用地统计学、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等方法,研究崇州西河流域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达(1.18±0.40)g kg^(-1)和(86.52±28.71)mg kg^(-1),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其中,全氮总体呈环状分布,而碱解氮则呈斑块状或条带状分布,二者均在中部怀远镇附近出现高值区(>1.80 g kg^(-1),>120 mg kg^(-1)),而在北部街子-三郎山区一带和南部丘顶出现低值区(<0.95 g kg^(-1),<60 mg kg^(-1))。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土壤氮素在平原区含量显著高于山区和丘陵区。由紫灰沉积物和再积黄泥发育而来的土壤氮素含量显著高于沙页岩残坡积物和紫色沉积物。从不同农地利用方式来看,水稻-小麦轮作下土壤氮素平均含量最高。在道路和河流的2.5 km缓冲范围内,土壤氮素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自然地质过程对其主控作用总体大于人为活动因素。
周稀邓欧平潘洪旭张剑秋邓良基
关键词:全氮碱解氮地统计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