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功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131)Ⅰ治疗前后骨质含量变化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人131I治疗前后骨质含量的变化。方法甲亢病人69例,131I治疗后3个月治愈24例,好转1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14例,无效12例;治疗后6个月后治愈34例,好转10例,甲减18例,无效7例,治愈、好转及甲减为治疗有效者。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31I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病人一侧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和L2、L3、L4部位骨密度。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3、6个月治愈组ward’s三角、大转子、L2、L3、L4等5个部位治疗前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635~4.479,P<0.05)。治疗3个月好转组ward’s三角、大转子、L3、L4等4个部位治疗前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156~4.390,P<0.05);治疗6个月好转组ward’s三角、大转子2个部位,甲减组ward’s三角、大转子、L2、L3、L4等5个部位治疗前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150~3.134,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有效组(包括治愈、好转和甲减组)各部位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t=2.579~12.008,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有效组各部位(治愈组L3部位除外)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时间的延长,甲亢131I治疗有效者骨质改善部位数逐渐增多。
- 张建功薛秀青左书耀周敏孙清林林辉
- 关键词:骨密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碘放射性核素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程对病人不同部位骨密度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程对病人不同部位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45例甲亢病人和45例正常对照者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并将甲亢病人按不同病程分为n1、n2、n3、n4四组进行分析,其中n1组病程≤1年,n2组病程2年,n3组病程3年,n4组病程>3年。结果甲亢病人L2、L3、L4、Wards三角、大转子骨密度均低于正常人,差异均有显著性(t=3.362~5.264,P<0.01)。n3组Wards三角骨密度与n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852,P<0.01);n4组L2、Wards三角、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与n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45~4.834,P<0.01)。n4组L2、L4、Wards三角、股骨颈部位骨密度与n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84~3.358,P<0.01)。n1与n2、n2与n3、n3与n4各部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亢长时间控制不佳,病程迁延可使骨质减少的部位增多,程度加重。尽早控制甲亢,对预防骨质减少有重要意义。
- 张建功刘思敏左书耀马超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骨密度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