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明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甘肃省中小企业投资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合金
  • 2篇原位复合
  • 2篇时效
  • 2篇水处理
  • 2篇污水
  • 2篇污水处理
  • 2篇CE
  • 1篇导电
  • 1篇导电率
  • 1篇导电性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靛蓝胭脂红
  • 1篇形变
  • 1篇熔融
  • 1篇渗层
  • 1篇时效处理
  • 1篇染料
  • 1篇茜素红
  • 1篇胭脂红
  • 1篇微量CE

机构

  • 7篇兰州理工大学
  • 7篇酒泉职业技术...
  • 1篇山东中再生环...

作者

  • 7篇李亚明
  • 5篇李亚明
  • 3篇陈维铅
  • 3篇李文有
  • 3篇李文生
  • 2篇喇培清
  • 2篇许世鹏
  • 1篇茹立军
  • 1篇李涛
  • 1篇孔祥波
  • 1篇马超
  • 1篇王华

传媒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材料保护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表面技术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综述
2024年
Fe-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抗高温氧化和耐腐蚀性良好等优点,且成本低廉,成为镍基高温合金潜在的替代结构材料。综述了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元素掺杂/微合金化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及涂层的室温脆性、高温强度、界面结合、抗高温氧化及耐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设计了第一性原理研究B2型Fe-Al合金耐氯化盐腐蚀机理的理论计算方案,展望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应用于Fe-Al合金及涂层材料研究的发展方向。
陈维铅陈维铅喇培清李亚明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FE-AL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能耐腐蚀性
形变Cu-15Cr-Ce原位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熔铸-中间热处理-形变工艺制备形变Cu-15Cr及Cu-15Cr-0.05Ce原位复合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液晶电子拉力试验机以及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Cu-15Cr及Cu-15Cr-0.05Ce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微量Ce的加入使Cu-15Cr合金铸态组织枝晶臂直径减小,在相同应变量下形成的纤维更加细小均匀,材料的强度显著提高,导电率略有上升,摩擦磨损性能大幅提高。
李文有李亚明李文生孔祥波王华
关键词:CU-CR合金导电性
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茜素红(Alizarin Red S)具有毒性高、结构复杂以及化学需氧量(COD)大的特点,是水中难处理的污染物之一。本文采用三醛基间苯三酚和溴化乙锭作为构筑单元,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一种二维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TpEB-COF,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谱等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将制备的TpEB-COF作为固体吸附剂应用对水中茜素红的吸附,考察了吸附时间和pH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TpEB-COF对于茜素红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效率为82.8%,最大吸附量为828mg/g。本研究可为COFs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参考,拓展了离子型COFs材料的应用范围。
裴秀陈洪卓李亚明李亚明
关键词:茜素红污水处理
热处理对Fe-Al渗层组织结构及其熔融氯化盐腐蚀性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索热扩散处理温度对Fe-Al渗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其在熔融氯化盐中的腐蚀性,为310S不锈钢在光热发电氯化盐储热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方案。方法使用77%Al_(2)O_(3)+20%Al+3%AlCl_(3)(质量分数)渗铝剂在310S钢表面制备Fe-Al涂层,并通过750~950℃热扩散处理30 h,改善渗层的结构及物相组成;在800℃三元共晶熔融氯化盐浸泡30 h,评价不同热扩散处理温度对渗铝层耐腐蚀性的影响。采用XRD、SEM、EDS等分析腐蚀前后渗层微观结构、物相组成,以及截面形貌和元素分布。结果800℃保温15h在310S钢表面制备了140μm厚的渗铝层,通过热扩散处理发现,温度对渗层结构及物相组成具有较大的影响。800℃以下热扩散处理渗层结构及组成基本没有变化,外层主要以Fe2Al5相为主,过渡层为FeAl相,腐蚀后表面未形成连续的氧化层。850℃处理渗层截面中间层出现了大量不规则孔洞,腐蚀后表面形成厚度约为15μm的Al_(2)O_(3)层,对渗层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氧化层与渗层界面结合不紧密,容易脱落。900℃热处理渗层物相均转化为FeAl相,与基体结合界面形成厚度约为30.4μm的互扩散区;腐蚀后渗层表面形成厚度约为32μm的Al_(2)O_(3)层,且无裂纹、孔洞,与渗层结合良好,耐腐蚀性能最佳。950℃处理渗层腐蚀后表面未形成氧化层,出现了54μm的沿晶腐蚀深度。结论310S钢表面渗铝层经900℃热扩散处理后,在熔融氯化盐腐蚀环境中形成了连续、致密的Al_(2)O_(3)层,展现出了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陈维铅陈维铅喇培清马超许世鹏
微量元素铈对Cu0.9%C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石墨型铸造Cu0. 9%Cr,Cu0. 9%Cr0. 05Ce两种合金,并对合金固溶后在450℃进行不同时间的时效,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导电率测量仪、电子拉伸试验机以及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微量Ce对Cu0. 9%Cr合金微观组织、强度、导电率和摩擦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时效前期,微量Ce的加入使Cu0. 9%Cr合金组织细化、Cr析出相增且更均匀分布,经450℃时效+4 h可达到抗拉强度峰值590 MPa,导电率达到83%IACS,且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在时效后期,微量Ce的添加主要起到抑制过时效的作用,抗拉强度值下降缓慢、导电率平稳变化。
茹立军李文有李文生李亚明
关键词:微量CE时效处理导电率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对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二维的共价有机框架(DMTP-TAPB COF)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后研究了制备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对于靛蓝胭脂红染料(IC)的吸附能力,考察了不同吸附时间、不同p H和不同靛蓝胭脂红的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二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晶度和均匀的形貌。同时,DMTP-TAPB COF对靛蓝胭脂红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330.5 mg/g)和移除效率(84.5%),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模型。该研究表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作为污染物的吸附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裴秀李亚明
关键词:靛蓝胭脂红污水处理
冷变形与时效对Cu-15Cr-Ce原位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拉力试验机、金属电导仪研究了冷变形量与时效处理Cu-15Cr-0.1Ce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15Cr-0.1Ce合金经冷变形和时效处理后性能显著提高,形成弥散分布的纤维相是该合金获得高强度高硬度的重要原因,同时时效处理促进Cu基体中固溶原子大量析出,减少电子散射率,使得导电率升高。当变形量(η=6)+(550℃,1 h)时效处理后综合性能最佳,强度、导电率、硬度、伸长率分别达到802 MPa,72.8%IACS,28HRC,8.45%。在此基础上,建立起Cu-15Cr微观组织演化模型,解释其纤维组织形成机制。
李亚明李亚明李文生李文有李涛陈维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