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晨曦

作品数:62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口腔
  • 11篇细胞
  • 10篇预后
  • 10篇META分析
  • 9篇下颌
  • 8篇头颈
  • 8篇肿瘤
  • 8篇颌关节
  • 8篇颞下
  • 8篇颞下颌
  • 8篇颞下颌关节
  • 8篇下颌关节
  • 8篇颈部
  • 7篇口腔癌
  • 6篇鳞状
  • 6篇鳞状细胞
  • 5篇单胞菌
  • 5篇循证
  • 5篇牙龈
  • 5篇牙龈卟啉单胞...

机构

  • 6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5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5篇汉堡大学
  • 4篇新疆大学
  • 4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石河子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兰州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北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附属...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62篇李晨曦
  • 44篇龚忠诚
  • 9篇赵化荣
  • 5篇刘慧
  • 4篇林兆全
  • 4篇刘英
  • 4篇买买提吐逊·...
  • 3篇刘攀
  • 3篇邵博
  • 3篇张洋
  • 3篇刘慧
  • 3篇宿伟鹏
  • 2篇冯计萍
  • 2篇贺多敏
  • 2篇蒲金霞
  • 2篇胡露露
  • 2篇凌彬
  • 2篇李伟东
  • 2篇苏丽萍
  • 2篇吾甫尔·依马...

传媒

  • 7篇中国口腔颌面...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口腔颌面外科...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3篇口腔医学研究
  • 3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口腔医学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生命科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年份

  • 6篇2025
  • 21篇2024
  • 2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代谢综合征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风险横断面研究
2024年
目的 评价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 S)及其组分与甲状腺结节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其诊断预测模型,为甲状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月就诊于新疆某大学附属医院的>18周岁Met S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指标、血液生化检查指标以及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数据纳入单变量分析,采用LASSO算法进行变量优化的选择分析。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和绘制列线图。通过自举迭代法(1 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用C统计量确定预测模型的判别能力,应用决策曲线分析来评估预测模型的校正能力。结果 Met S患者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1.33%(115/53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49,95%CI:0.31~0.79)、年龄(OR=1.03,95%CI:1.01~1.05)、高血压(OR=2.24,95%CI:1.04~4.81)、甲状腺疾病史(OR=2.76,95%CI:1.30~5.83)、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OR=1.19,95%CI:1.04~1.73)和甲状腺体积(OR=1.10,95%CI:1.04~1.16)为Met S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相应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C=0.75)。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校正能力(χ^(2)=10.55,P=0.23)。结论 女性、年龄、高血压、甲状腺病史、Hb A1c和甲状腺体积过大是Met S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可以有效预测Met S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风险。
冯计萍李晨曦孙家琳吾甫尔·依马尔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甲状腺结节列线图
周全性老年评估在老年头颈癌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4年
头颈癌的治疗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但临床上对老年患者实施侵入性治疗的合理性还存在质疑。尽管老年头颈癌患者的比例逐步增加,却几乎没有一致的治疗标准。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呈现当前治疗的证据水平,为老年头颈癌患者提供具体的治疗建议,并基于对文献的系统评价提出一种算法用以评估老年头颈癌患者的治疗风险。
李晨曦龚忠诚龚忠诚刘英
关键词:头颈癌
口腔种植体周围菌群对种植体周围炎影响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细菌微生物与口腔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tis,P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Embase、CNKI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12月,汇集PI受试者种植体周围菌群分布的临床研究。运用Stata 14.2和R 4.0.4软件,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使用改良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及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报告检查表进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1274例参与者(1688个种植体)。Meta分析结果表明,PI与表皮葡萄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齿垢密螺旋体、具核梭杆菌和中间普氏菌暴露有关(P均<0.05)。细菌计数作为结果和亚组分析的结果大多无有效结论。结论:PI与表皮葡萄球菌及特定牙周病原体(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斯坦纳菌、齿垢密螺旋体、具核梭杆菌和中间普氏菌)相关,但仍需继续完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以证实目前结论。
古丽斯旦·麦吾拉江李晨曦龚忠诚龚忠诚姬晓炜
关键词:种植体周围炎微生物群临床预后
口腔鳞癌患者术前颈部淋巴结B超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患者术前颈部淋巴结的B超特点与其术后病理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就诊于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并经活体组织检查确诊为口腔鳞癌的患者55例。所有患者于术前3~7天进行颈部淋巴结B超检查,并详细记录超声下所示患者的淋巴结分区、特点及是否考虑为转移灶,所有患者均行病灶扩大切除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将B超检查与颈部淋巴结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由双盲法分析确认。结果:术前颈部淋巴结B超诊断可疑转移淋巴结160枚,术后病理诊断转移淋巴结128枚(80.00%),非转移淋巴结32枚(20.00%)。55例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真阳性数为42例(真阳性率76.36%),真阴性数为5例(真阴性率9.09%),假阳性数为5例(假阳性率9.09%),假阴性数为3例(假阴性率5.45%)。颈部淋巴结B超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超检查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及敏感度均较高,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较低。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横径、纵径、纵横径比以及淋巴门回声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病灶部位、边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结B超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可应用于临床进行术前淋巴结的检查。B超检查的横径、纵径、纵横径比及淋巴门回声等指标可用于判定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灶部位及边界是否清晰对于判定淋巴结的转移无特殊的意义。
陈凤李伟东李晨曦丁姣姣李晨曦
关键词:口腔鳞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B超颈部淋巴结转移
乳酸改良的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预测脓毒血症预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评价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SOFA)系统与乳酸改良的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LqSOFA)系统对脓毒血症预后进行早期预测的效能。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收集采用qSOFA和LqSOFA两项评分预测脓毒血症预后的研究,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双变量meta分析模型评价两项评估量表在预测高死亡率方面的效能。采用双变量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对研究的灵敏度、特异性、诊断优势比(DOR)、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进行综合分析。构建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诊断准确性。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26937例患者。qSOFA与LqSOFA均与脓毒血症患者较高死亡风险相关,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风险比(RR)分别为1.46(95%CI:1.23~1.74)和1.21(95%CI:1.08~1.35),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001)。在预测死亡方面,LqSOFA具有更高的灵敏度0.82(95%CI:0.71~0.90),qSOF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0.74(95%CI:0.59~0.85)。结论:qSOFA和LqSOFA对脓毒血症患者的高死亡风险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LqSOFA灵敏度更高,对早期预后预测更有价值。
杨伟李晨曦周月晨张淑娟
关键词:脓毒血症乳酸预后META分析
颞下颌关节PVNS和RA共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25年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 PVNS)是一种可累及关节的腱鞘巨细胞瘤,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二者都极少发生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给临床医师诊治造成一定困难。本研究探讨了TMJ PVNS和TMJ RA之间共病基因的功能、免疫学差异及潜在治疗靶点。根据基因芯片(GSE3698)原始矩阵数据在探针水平分析基因表达谱。使用R语言编程分析并可视化结果。筛查2种疾病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分析其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基于STRING数据库,将DEGs导入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识别Hub基因,并预测Hub基因的诊断效率以及与免疫浸润细胞之间的相关性。共计发现76个DEGs,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的与临床特征相关性最高的334个基因进行交叉,最终产生22个TMJ PVNS和TMJ RA的共同基因。通过机器学习确定了PLIN,PPAP2A和TYROBP为2种疾病共同的Hub基因,并使用集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列线图显示了良好的诊断效能。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显示出此3个Hub基因与28个免疫浸润细胞有实质性关联。本研究首次发现PLIN,PPAP2A和TYROBP与TMJ PVNS和TMJ RA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它们有望成为TMJ PVNS和TMJ RA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和研究方向,从而为未来提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以及临床预后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李晨曦石婕魏巍李慕秋李家宇李梦佳龚忠诚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差异表达基因
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分析模型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基于癌症统计数据库(SEER)构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患者列线图模型并预后分析。方法利用SEER肿瘤登记注册数据库,提取2010~2017年诊断为SACC的所有患者的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累及腺体、组织学分型、肿瘤分期(TNM)、手术情况等分类数据。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并对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的平衡进行研究。对训练队列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模型。最后,采用后向归纳法并利用绩效评价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确定最终预测模型。结果将患者年龄、性别、种族、累及腺体等变量纳入多因素回归,确定预测模型。结果显示,≥80岁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OR=0.610,95%CI:0.424~0.877),临床Ⅱ期SACC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低于Ⅰ期(OR=0.422,95%CI:0.237~0.750)。在模型预测能力方面,训练队列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95%CI:0.829~0.873),验证队列曲线下面积为0.849(95%CI:0.813~0.885),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模型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1(95%CI:0.779~0.804)、0.803(95%CI:0.759~0.846)和0.790(95%CI:0.777~0.804)。结论SEER分析表明年龄、肿瘤原发部位、接受手术与否是SACC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对SACC患者整体预测效果良好。有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诊断后应给予更多关注,这些发现可能为SACC患者的筛查和治疗提供预防指南。
李晨曦刘英刘英刘慧龚忠诚
关键词:唾液腺
基于SEER数据库对5634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生存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癌症统计数据库(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中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患者的资料并构建相关列线图模型。方法 利用SEER数据库,提取2010~2017年诊断为ACC的所有患者信息。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并对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的平衡进行研究。对训练队列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模型。采用后向归纳法并利用绩效评价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和校准曲线确定最终预测模型。结果 预测模型结果显示,≥80岁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OR=0.610, 95%CI:0.424~0.877),临床Ⅱ期ACC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低于Ⅰ期(OR=0.422, 95%CI:0.237~0.750)。在模型预测能力方面,训练队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51(95%CI:0.829~0.873),验证队列曲线下面积为0.849(95%CI:0.813-0.885),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模型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1(95%CI:0.779~0.804)、0.803(95%CI:0.759~0.846)和0.790(95%CI:0.777~0.804)。结论 本研究SEER分析表明,年龄、原发肿瘤部位和接受手术与否是ACC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ACC患者的总体预测具有良好的效果。有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诊断后应给予更多关注。这些发现可能为AC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
刘英李晨曦方昌刘慧龚忠诚
关键词: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预后分析
196例颈深部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一项多中心15年回顾性研究
2024年
目的:调查评估颈深部感染(deep neck infection,DNI)患者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地区2010年1月~2024年8月因DNI住院治疗的1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除评价患者人口学特征外,还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严重并发症及长期住院的DN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合并症(P 1=0.013,P 2<0.00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P 1=0.005,P 2=0.008)分别是患严重并发症及长期住院的DNI患者的独立危险因子。存在合并症对DNI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且长期住院的诊断价值较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AUC_(合并症)=0.77及AUC_(合并症)=0.82。NLR值也显示了较好的评价效能,分别为AUC NLR=0.81及AUC_(NLR)=0.82。另外,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s,WBC)诊断预测严重并发症的AUC WBC=0.90;不同感染来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预测患者长期住院(>10 d)的AUC值分别为0.69、0.73、0.71。结论:本研究发现存在合并症、不同感染来源、WBC、NLR、CRP及PCT为预测DNI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且长期住院的危险因素。
马英娟李晨曦李晨曦龚忠诚
关键词:颈深部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负压封闭引流预后因素
P2X7及相关信号通路在头颈部肿瘤的潜在作用机制
2024年
嘌呤信号的传导参与了多种生理和病理的过程,其中最为关键的介质是三磷酸腺苷,在组织损伤和细胞应激时被主动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尤其在肿瘤微环境中处于高浓度。这种释放可以改变肿瘤微环境,有利于肿瘤的生长,导致病程进展。P2X7受体是一种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其在炎症、肿瘤、免疫等多方面的广泛表达。P2X7受体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研究最为广泛,可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炎症和代谢等途径,从而影响细胞自噬、焦亡、代谢和营养等多方面功能,P2X7受体对高水平三磷酸腺苷敏感,且通常存在于肿瘤微环境。P2X7受体是肿瘤微环境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其在很多恶性肿内的高表达,使得该受体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就P2X7受体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阐述其微观机制及讨论在头颈部肿瘤的应用前景。
魏巍(综述)李晨曦李慕秋谭小容龚忠诚(审校)
关键词:P2X7受体三磷酸腺苷恶性肿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