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丽强

作品数:18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脓毒
  • 6篇脓毒症
  • 3篇中医
  • 3篇老年
  • 3篇护理
  • 2篇血清
  • 2篇多重耐药
  • 2篇肺炎
  • 2篇辨证
  • 2篇辨治
  • 2篇肠功能障碍
  • 1篇单胞菌
  • 1篇胸痹
  • 1篇胸痹心痛
  • 1篇休克
  • 1篇宣教
  • 1篇穴位
  • 1篇穴位贴敷
  • 1篇穴位贴敷法
  • 1篇血功能

机构

  • 18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8篇牛丽强
  • 5篇王健
  • 4篇梁腾霄
  • 4篇郭楠
  • 3篇李莉
  • 3篇刘锦
  • 3篇孔令博
  • 3篇晏军
  • 3篇晏军
  • 3篇李莉
  • 2篇裴晓璐
  • 2篇王兰
  • 2篇付跃峰
  • 2篇刘清泉
  • 2篇马乾
  • 2篇曾圆圆
  • 1篇王成祥
  • 1篇刘娜
  • 1篇刘宇
  • 1篇谢颖桢

传媒

  • 3篇环球中医药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北京中医药
  • 2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现代中医临床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腑清热活血法“截断扭转”脓毒症浅析被引量:4
2023年
脓毒症属中医“外感热病”范畴,毒邪侵袭是引起脓毒症的原因,邪正交争、毒损脏腑是其核心病机。剧烈邪正交争是脓毒症产生严重机体损伤的原因,毒损脏腑是脓毒症的结局,若病邪不能得到及时清除则易引起正虚衰败之证。通腑清热活血法治疗外感热病历史悠久,伤寒学派立通下法祛邪外出,河间学派择清热法清解热邪,温病学派以活血法祛瘀通络,通腑—清热—活血的治疗思路成熟连贯。后“截断扭转”的思想为脓毒症的治疗所引入,并在机制及临床研究中得到验证。治疗脓毒症的关键在于截断扭转病势,减轻脏腑受损,抓住干预时机是实现截断扭转的关键,毒邪侵袭,正邪交争而正气尚充之时是截断扭转病势的最佳干预时机,脏损正气未脱仍有逆转病势的机会。通腑清热活血法是实现脓毒症截断扭转的主要手段,临床需根据病机、表现不同审证治之。
陈嘉悦牛丽强单敏敏郭楠苏雪莹薛静雯滕羽鸥梁腾霄
关键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通腑活血清热
中医四大经典理论指导下的脓毒症患者治疗护理进展与研究
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是指脓毒症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牛丽强杨喆果海凤田丽晋雅平王健王新
从气血趋向角度论胸痹之阳微阴弦脉象被引量:1
2024年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阳微阴弦”的说法,阳微阴弦即指胸痹心痛发作时在寸口部位感受到的寸微尺弦的脉象,各医家对此众说纷纭,古代医家多从上焦阳虚,下焦阴邪乘之而论,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各有发微,总结各家之言多从本虚标实而论之,笔者认为阳微阴弦当从气血趋向角度论述,提出阳微阴弦是发生胸痹时气血向内汇聚在脉象上的表现的观点,阳微阴弦是对胸痹发作时气血内聚的动态变化的静态描述,并非贯穿疾病始终,其提示了疾病变化的动态过程,旨在揭示病情变化时气血为扶助内部正气,保护五脏与元神之府而向内聚集的机理,其出现提示病情有向两个方向变化的可能,一是疾病向轻、二是疾病加重,继续发展会表现为脉微,甚者出现脉微欲绝,并由此引申出同一病机下阳微阴弦亦可以见于其他部位及其他疾病。从气血趋向角度论胸痹之阳微阴弦脉象拓展了其理论内涵并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并起抛砖引玉之效,引发医家对于阳微阴弦以及其他传统中医理论的创新与拓展。
迟佳慧纪冬梅牛丽强单敏敏赵子鸣梁腾霄
关键词:阳微阴弦胸痹心痛金匮要略
医院护理人员自动体外除颤仪认知现况调查
2024年
目的 调查医院护理人员对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的认知状况,以期为医院对护理人员的操作培训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医院全体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47份。护理人员对AED的掌握率为25.91%,施救意愿为50.61%,通过培训后,护理人员对AED的掌握率达到76.51%,施救意愿率提高到81.38%。结论 医院护理人员对体外自动除颤仪知识掌握水平低,施救意愿仍需加强,可通过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有计划的培训等来促进AED应用等急救知识的掌握,增强护理人员施救意愿,提高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心搏骤停施救率。
周颖萍刘焱李杰田兵兵郭敬媛牛丽强
复方黄柏液湿敷联合硅胶泡沫敷料治疗老年患者三期压力性损伤临床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分析复方黄柏液湿敷联合硅胶泡沫敷料治疗老年患者三期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三期压力性损伤老年患者(≥65岁)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敷料组、敷料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以复方黄柏液湿敷联合硅胶泡沫敷料治疗中药敷料组患者,以采用碘伏局部消毒后硅胶泡沫敷料覆盖治疗敷料组患者,以采用碘伏局部消毒后辅以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3组均连续干预14 d。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面积深度、护理满意度情况、伤口组织愈合情况等。结果中药敷料组治疗效果明显,中药敷料组、敷料组的压力性损伤面积深度、护理满意度情况、伤口组织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湿敷联合硅胶泡沫敷料治疗老年患者三期压力性损伤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周颖萍郑广明张建萌刘娜范淑勤牛丽强
关键词:复方黄柏液临床疗效
姜良铎论中风病相关发热辨治
2023年
通过对外邪及脏腑功能衰退与中风病相关发热的不同理论层次探讨,加深对中风病相关发热病因病机的认识。研究认为外邪侵袭人体是中风病相关发热的外在原因,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是诱发中风病相关发热的重要因素。肝肾、脾胃、心、肺等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是导致中风病相关发热发生的内在致病因素之一,通过调节脏腑机能,能更有效地防治中风病相关发热及改善预后。强调从祛除外邪,调理脏腑功能防治中风病相关发热。中风病相关发热是常见急危重症,病机复杂。国家级名老中医姜良铎教授对中风病发热有独到的见解,提出中风病相关发热分为两种情况,(1)中风病基础上外感所致者;(2)有因中风病所致的阴阳气血失调而发热者,临证时强调辨证准确,依据病因、病势、病理基础论治。
单敏敏郭楠牛丽强刘锦刘扬
关键词:中风病发热病因病机
吴茱萸热敷联合耳穴压丸辅助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吴茱萸热敷联合耳穴压丸辅助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EICU病房住院的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A)组、吴茱萸热敷(B)组、耳穴压丸(C)组、联合治疗(D)组,各32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脓毒症治疗方法,B、C、D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吴茱萸热敷法、耳穴压丸法及吴茱萸热敷联合耳穴压丸法治疗。4组疗程均为2周。对比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泌素(G)-17。结果治疗后,B、C、D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0.05),其中D组有效率高于B、C组(P<0.05),B组与C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D组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前及C组(P<0.05),且D组APACHEⅡ评分低于A、B组(P<0.05)。治疗后,B、C、D组血清PGⅠ、PGⅡ、G-17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均高于A组(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吴茱萸热敷联合耳穴压丸可改善脓毒症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恢复。
牛丽强杨喆田丽纪冬梅郑广明管迎芝王健李子晴仇莉李芳单敏敏裴晓璐
关键词:脓毒症胃肠道功能障碍耳穴压丸
中西医结合集束化干预策略在细菌性肺炎SI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集束化干预策略在细菌性肺炎脓毒症诱导的凝血功能障碍(SI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23年10月—2024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脓毒症住院患者共60例,采集血清样本,检测或记录患者免疫指标、凝血功能及部分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结果60例患者中有71.7%(n=43)合并凝血功能紊乱,65%(n=39)表现为出血性的SIC;采用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治疗的患者共37例(61.7%),采用西医治疗患者23例(38.3%);辨证分型主要为毒热证(n=48,80.0%)和血瘀证(n=11,18.3%),血瘀证患者血清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小板计数(PLT)显著低于毒热证(均P<0.05)。细菌性肺炎脓毒症患者的腑实证总分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r=0.293,P=0.0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r=0.436,P=0.001)呈正相关,毒热证总分(r=0.323,P=0.016)、腑实证总分(r=0.354,P=0.008)与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SOFA评分(r=0.343,P=0.007)、APACHEⅡ评分(r=0.354,P=0.006)呈正相关;中西医结合集束化治疗患者PD-1水平与SOFA、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单纯西医治疗患者(均P<0.05)。结论基于"扶正透邪解毒法"的中西医结合集束化干预具有较强临床指导意义,可有效改善细菌性肺炎SIC的免疫功能及预后。
朱睿晏军吴彩军晏军王子敬龚雪陈博牛丽强李莉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
黄柏洗液辅以硅酮泡沫敷料治疗1例压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2023年
本文总结1例采用复方黄柏洗液湿敷辅以硅酮泡沫敷料覆盖治疗患者压疮的护理经验。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施护,采用复方黄柏洗液湿敷清热消肿配合硅酮泡沫敷料减压,中西医结合干预缓解患者压疮疼痛,控制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吴庆旺聂智源管迎芝赵子鸣李子晴牛丽强
关键词:压疮辨证施护
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急诊老年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继发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比较单独西医常规治疗与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急诊老年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继发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11例脓毒症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单独西医治疗组(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院的患者,n=47)、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入院的患者,n=64)。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予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功能障碍评分、腹围大小、4周后病死率等指标。结果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治疗后腹围、肠功能障碍评分显著小于治疗前[(100.56±9.34)cm vs(106.25±9.74)cm;(0.92±0.72)分vs(2.31±0.69)分,均P<0.05],而西医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灸联合穴位贴敷组治疗后的腹围、肠功能障碍评分、4周后病死率均显著小于西医治疗组[(100.56±9.34)cm vs(108.09±10.52)cm;(0.92±0.72)分vs(2.43±0.62)分;29.7%(19/64)vs 48.9%(23/47),均P<0.05]。结论采取针灸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急诊老年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继发肠功能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独西医常规治疗,患者胃肠功能及预后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李莉李莉晏军晏军郑广明果海凤王健杨喆王健
关键词: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穴位贴敷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