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琪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量子点荧光探针检测Gfi1蛋白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量子点(QDs)荧光探针检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中独立生长因子(Gfi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7例确诊为ENKT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Gfi1蛋白的表达分别用QDs荧光探针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2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对生存资料进行分析,并比较Gfi1蛋白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率。结果 QDs荧光探针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Gfi1蛋白在ENKTCL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7%、73.13%,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Gfi1蛋白定位相同(细胞核),但荧光探针法的荧光强度较大,亮度较高。Gfi1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2.90%、54.70%,Gfi1阳性表达组的预后差于Gfi1阴性表达组(P<0.05)。Gfi1蛋白表达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QDs荧光探针法较免疫组化法能有效识别ENKTCL瘤组织中的Gfi1蛋白,Gfi1蛋白在ENKTCL瘤组织中的表达与ENKTCL的预后有关,Gfi1可作为判断ENKTCL预后的重要指标。
- 张晓梅朱贤敏徐金环王佳琪黄敏张义成
- 关键词: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预后
- 独立生长因子Gfi1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患者骨髓中独立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independence 1,Gfi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的63例PTCL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29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5例,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8例,鼻NK/T细胞肿瘤17例,肝T细胞淋巴瘤4例。对照组是10例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炎(reactive hyperplastic lymphadenitis,RHL)。应用RT-PCR法扩增Gfi1引物,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应用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PTCL的淋巴瘤组织和作为对照组的RHL患者淋巴组织中Gfi1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生存资料进行分析,用log-rank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RT-PCR结果显示,PTCL患者的淋巴瘤组织中Gfi1表达呈阳性,RHL患者的淋巴组织中Gfi1表达为阴性。63例PTCL患者中只有42例保存有石蜡块标本,31例检出Gfi1蛋白阳性表达(73.81%,31/42),而Gfi1在对照组RHL中表达均为阴性。生存分析显示Gfi1是与患者生存期及预后相关的因素,其阳性表达组的预后明显差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 Gfi1是判断PTCL预后有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 张晓梅徐金环朱贤敏黄敏王佳琪张义成
- 关键词: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