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侃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衣壳
  • 1篇衣壳蛋白
  • 1篇鱼类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RT...
  • 1篇昆虫细胞
  • 1篇病毒
  • 1篇病毒样颗粒

机构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深圳出入境检...

作者

  • 2篇刘荭
  • 2篇田飞焱
  • 2篇陈焕春
  • 2篇刘宗晓
  • 2篇吕建强
  • 2篇罗卫
  • 2篇李惠芳
  • 2篇王侃
  • 1篇范万红
  • 1篇蔡伊娜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衣壳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特性被引量:8
2008年
利用RT-PCR技术获得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0603株的衣壳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的pFastBacⅠ质粒中,构建了pFastBac-cp质粒。转化DH10Bac大肠杆菌后获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cp,脂质体介导将其转染Sf9细胞产生有感染性的重组杆状病毒AcNPV-cp。利用AcNPV-cp感染Sf9细胞后,SDS-PAGE分析可见大小约为37ku的特异性蛋白带,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其可以与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阳性血清反应出现特异性的杂交带。试验结果表明,AcNPV-cp在Sf9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衣壳蛋白,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负染电镜观察发现,CP蛋白可自行装配成病毒样颗粒,其大小形态类似于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制备超薄切片后电镜观察发现,CP蛋白自行装配成的病毒样颗粒呈晶格状排列在细胞质中。为研制有效防控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新型颗粒性疫苗奠定了基础。
罗卫田飞焱刘荭陈焕春李惠芳刘宗晓王侃蔡伊娜吕建强
关键词:衣壳蛋白病毒样颗粒
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鱼类神经坏死病毒CP基因序列,选择高度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通过对实时荧光RT-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用于检测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及其他多种常见的水生动物RNA病毒,结果只能检测到目的病毒,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试验发现,其最低检测限可达1.2pg/μL的总RNA。与RT-PCR的灵敏度对比试验表明,其敏感度比RT-PCR高100倍。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在组内及组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9%以及1.5%,证实其重复性极好,并且从抽提核酸到得出结果仅需4h。对临床500份样品进行鱼类神经坏死病毒检测,结果发现有40份阳性样品。这些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能对鱼类神经坏死病毒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优点,是开展鱼类神经坏死病的临床检测和疫情监测工作的有力工具。
罗卫李惠芳刘荭陈焕春范万红刘宗晓田飞焱王侃吕建强
关键词:实时荧光RT-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