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婷玉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设计
  • 2篇正交设计优化
  • 2篇脂质体
  • 1篇地平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川芎嗪
  • 1篇散法
  • 1篇尼莫地平
  • 1篇粒径
  • 1篇粒径分布
  • 1篇分散法
  • 1篇薄膜分散法
  • 1篇川芎
  • 1篇川芎嗪

机构

  • 2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2篇杨宜华
  • 2篇张鑫
  • 2篇王婷玉
  • 1篇吴云明
  • 1篇厉瑶
  • 1篇刘毅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正交设计优化盐酸川芎嗪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优选盐酸川芎嗪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为川芎嗪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盐酸川芎嗪含量,流动相甲醇-0.2%三乙胺水溶液(加冰乙酸调节p H 5.0)(60∶40),检测波长295 nm。利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盐酸川芎嗪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磷脂和胆固醇为膜材,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水合时间、胆固醇和磷脂质量比、盐酸川芎嗪和磷脂质量比、磷脂质量分数对制备工艺的影响,考察脂质体包封率、形态、粒径、稳定性和Zeta电位。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水合时间30 min,胆固醇-磷脂(1∶2),盐酸川芎嗪-磷脂(1∶15),磷脂质量分数3%;盐酸川芎嗪脂质体包封率(70.27±0.58)%,外观接近球形,粒径(22.9±6.8)nm,Zeta电位(-29.79±1.24)m V,于4℃保存2周后稳定性良好。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可促进盐酸川芎嗪的体内吸收并延长其作用时间。
杨宜华李英璇张鑫惠康雨王婷玉刘毅
关键词:盐酸川芎嗪脂质体薄膜分散法粒径分布
正交设计优化尼莫地平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被引量:5
2016年
优化了尼莫地平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利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尼莫地平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考察脂质体形态、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为药物-磷脂的质量比1∶20,胆固醇-磷脂的质量比1∶10,脱氧胆酸钠-磷脂的质量比1∶10,磷脂浓度1%;尼莫地平脂质体外观接近球形,平均粒径(122.8±5.3)nm,平均Zeta电位(-23.69±1.24)m V,包封率84.27%±0.58%。结论:优选得到的尼莫地平脂质体制备工艺合理,为尼莫地平新制剂的研发提供依据。
王婷玉厉瑶张鑫吴云明杨宜华
关键词:尼莫地平脂质体正交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