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洋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异黄酮
  • 5篇黄酮
  • 5篇雌马酚
  • 5篇大豆异黄酮
  • 4篇生殖发育
  • 3篇人体代谢
  • 2篇脂蛋白
  • 2篇生殖
  • 2篇体内代谢
  • 2篇牛初乳
  • 2篇内代谢
  • 2篇活性
  • 2篇激素
  • 2篇健康
  • 2篇繁殖
  • 2篇高密度脂蛋白
  • 2篇雌激素
  • 1篇代谢
  • 1篇胆固醇
  • 1篇信念模式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王洋
  • 10篇张玉梅
  • 6篇王培玉
  • 5篇薛勇
  • 5篇贾梦
  • 4篇刘钊燕
  • 4篇吕艳丽
  • 2篇邵祥龙
  • 2篇马德福
  • 2篇徐丽
  • 2篇蔡莉
  • 1篇曾本华
  • 1篇黎国威
  • 1篇崔富强
  • 1篇生庆海
  • 1篇林峰
  • 1篇赵艾
  • 1篇张召锋
  • 1篇马小陶

传媒

  • 5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雌马酚人体代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雌马酚是大豆异黄酮的代谢终产物,是高度稳定的分子,在体内仅会转变成葡萄糖苷(为主)和硫酸盐的化合物形式,不会发生进一步代谢。摄入雌马酚后,机体能够迅速的吸收,1~2h即可达到峰值浓度,其生物半衰期为7~8h。大部分雌马酚随尿排出,且排出比例不受个体是否为雌马酚产生者影响。雌马酚在体内发挥很强的生物活性,个体间利用雌马酚能力存在差异,且此差异不受是否为雌马酚产生者的影响。
王洋张玉梅
关键词:雌马酚体内代谢药代动力学大豆异黄酮
某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乙肝和HPV疫苗接种行为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比较某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乙型肝炎(乙肝)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接种行为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实施疫苗接种策略和防治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2022年6~12月就诊于某高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的女医学生疫苗接种行为及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基于健康信念模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接种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334人参加本调查,有效问卷308份,有效率92.2%。85.06%女医学生优先选择接种HPV疫苗,仅有14.94%女医学生优先选择接种乙肝疫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文化程度、乙肝的自我效能和提示因素对乙肝接种行为有影响,父亲文化程度和HPV自我效能对HPV接种行为有影响。结论:女医学生接种HPV疫苗的积极性高于接种乙肝疫苗,建议通过加强以新媒介为渠道的乙肝知识宣传力度、制定针对医学生的乙肝疫苗接种策略,提高医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为保护重点人群、预防职业暴露引发的不良结局奠定基础。
王洋杨玲玲崔富强
关键词:健康信念模式乙肝疫苗HPV疫苗
雌马酚人体代谢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雌马酚在人体中的代谢动力学研究现状及体内生成雌马酚的影响因素。 方法:参阅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 结果:雌马酚是高度稳定的分子,在体内仅会转变成葡萄糖苷(为主)和硫酸...
王洋张玉梅
关键词:雌马酚人体代谢生物活性
大豆异黄酮对无菌小鼠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无菌(GF)小鼠模型研究大豆异黄酮(SI)对脂代谢的影响,探讨肠道菌群在大豆异黄酮调节脂代谢中的作用。方法用高脂饲料饲养GF小鼠,并选择低、中、高剂量SI对其进行干预,干预4周后,检测血液中血脂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称量肝脏、肠和心脏重量后进行比较。结果高脂饲料使GF小鼠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同时出现肝脏、肠重量增加,心脏重量减小,SI具有减小肠重量增加幅度和心脏重量降低幅度的保护作用。SI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但在GF小鼠实验中未见SI提升抗氧化功能的作用。结论 SI对高脂饮食下的心脏和肠道有保护作用,且能提高HDL-c,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提示SI对脂代谢的有益作用不完全依赖于其肠道菌群代谢产物雌马酚。
王洋曾本华蔡莉贾梦张玉梅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肠道菌群雌马酚
大鼠繁殖实验评价牛奶对生殖发育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牛奶和高剂量大豆异黄酮(SI,1g/kg)对亲代大鼠生殖能力和F1代仔鼠发育状况的影响,以评价牛奶的安全性。方法选择交配前期、宫内暴露期、哺乳期和仔鼠性成熟期(受孕前11周至仔鼠35天性成熟)分别饲喂某品牌全脂牛奶及含高剂量SI的饲料,观察亲代体重、形态学、生殖能力、生殖器官、激素水平和F1子代发育状况的变化。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结果牛奶和高剂量的SI对亲代的动情周期、交配指数、繁殖力指数、怀孕指数、孕周、每窝活产数、子代性别比、出生身长、4日生存率均没有影响。但是牛奶组仔鼠出生体重显著增加,亲代雄鼠血液中的促黄体生成素(LH)显著降低,雌鼠血液中孕酮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植物雌激素SI组亲代雄鼠血液中卵泡刺激素(FSH)显著降低,雌鼠血液中孕酮和催乳素(PRL)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牛奶和高剂量SI对F1代仔鼠只数、性别比、肛门生殖孔间距体重比、阴道开口时间和包皮分离时间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一代繁殖实验未发现牛奶对生殖能力和子代发育能力有显著影响,但亲代大鼠血液中激素水平有所改变,其是否影响子代大鼠二代繁殖能力,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王洋薛勇吕艳丽刘钊燕贾梦徐丽张玉梅王培玉
关键词:牛奶大豆异黄酮雌激素孕酮
市售配方奶粉对大鼠生殖发育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配方奶粉对SD大鼠生殖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4周龄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配方奶粉组、对照组(分别喂饲含有某配方奶粉的饲料、调整后的基础饲料),进行二代生殖发育实验。观察P代、F1代体重、摄食量、精子质量、激素水平、子代生殖发育等状况。结果该配方奶粉对大鼠的生长发育无明显的促进作用;P代、F1代精子质量、生殖器官功能及子代发育状况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代配方奶粉组妊娠14天、泌乳0天和4天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催乳素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F2a代雄鼠肛门生殖器间距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配方奶粉对SD大鼠的生殖发育影响极小,其对妊娠期、泌乳期体重、催乳素、肛门生殖器间距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薛勇邵祥龙马德福刘钊燕吕艳丽王洋张玉梅王培玉
关键词:配方奶粉雌激素
大豆异黄酮对SD大鼠亲代和F1代生殖发育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评价大豆异黄酮(SI)对动物生殖发育的影响。方法 4周龄SD大鼠雌雄各20只。SI组喂饲100mg/kg BW的添加SI的饲料,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检测亲代体重、动情周期、血清激素、精子质量;F1代出生体重及身长、性别比、肛门生殖孔间距、阴道开口和包皮分离时间等。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均数,子代数据以每窝为单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组亲代雌鼠交配前体重和雌雄鼠的食物利用率较低;亲代雄鼠精子总数较高,血清促黄体生成素较低;亲代雌鼠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和孕酮的水平较低(以上P<0.05);其他指标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结论 SI对亲代雌鼠交配前的体重、雌雄鼠的食物利用率、精子总数、血清部分激素水平等有影响。
刘钊燕吕艳丽薛勇马德福邵祥龙黎国威王洋生庆海张玉梅王培玉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生殖生长发育
中国北方人初乳、牛初乳、牛常乳、牛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神经生长因子含量的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检测人初乳、集中饲养的新西兰进口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含量,比较人初乳和牛初乳、牛初乳和牛常乳以及牛乳和同期采集的血液中IGF-1、NGF的含量。方法采用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人初乳、牛初乳、牛常乳和血中IGF-1、NGF的含量,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测定的人初乳中IGF-1的含量是26.91μg/L,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清中IGF-1的含量分别是38.40、20.14和37.35μg/L。人初乳中NGF的含量是300.47 ng/L,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清中NGF的含量分别是69.82、110.37和9.63 ng/L。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牛初乳和人初乳中IGF-1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牛初乳中IGF-1的含量高于牛常乳(P<0.05),牛乳中IGF-1的含量与同期血液中IGF-1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人初乳中NGF的含量高于牛初乳(P<0.05),牛初乳和牛常乳中NGF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同期牛血中NGF的含量低于牛乳中NGF的含量(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牛初乳与人初乳IGF-1含量无明显差别,人初乳中NGF含量更加丰富。
王洋生庆海张玉梅赵艾贾梦薛勇王培玉
关键词:牛初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放射免疫分析法
北京大学“你好营养”健康宣教公益团队社会实践活动探索
北京大学“你好营养”健康宣教公益团队是由北医营养与食品卫生系33名研究生组成,在本院系专家教授的指导下,以公益讲座、网站宣传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服务,通过健康理念传播提高公众营养和健康意识,实现“履行社会责任、知识回报社会”...
马小陶王洋张召锋林峰
关键词:健康宣教社会实践营养改善
雌马酚人体代谢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雌马酚在人体中的代谢动力学研究现状及体内生成雌马酚的影响因素。方法参阅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雌马酚是高度稳定的分子,在体内仅会转变成葡萄糖苷(为主)和硫酸盐的化合物形式,不会发生进一步...
王洋张玉梅
关键词:雌马酚体内代谢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