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
- 作品数:13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2010—2018年长沙市布鲁菌病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10—2018年长沙市布鲁菌病(布病)监测数据,掌握全市布病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布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8年长沙市布病监测数据,运用Excel及SPSS 18.0对人间及畜间布病发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8年长沙市累计报告人间布病病例86例,年均发病率为0.129/10万,2012年最高达0.224/10万;圆形分布法分析发现病例发病时间分布有季节性,发病总高峰日为6月11日,高峰期为5月24日—6月30日;70.93%(61/86)的病例分布在30~59岁组,73.26%(63/86)的病例为职业人群,职业人群血样检测阳性率和养殖场(户)家畜群阳性率分别为0.80%和4.39%;不同年度总人群布病发病与家畜群感染情况高度一致(r;=0.905,P<0.01),人群布病病例和阳性家畜乡镇主要集中于宁乡市。结论2010—2018年长沙市布病疫情有逐步扩大趋势,需做好职业人群及动物监测,加强市场监管及人群健康宣教。
- 肖芳杨浩杨浩邓志红廖瑜
- 关键词: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特征
-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运行对库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正式运行后对库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和防控措施。方法搜集建坝前(2004—2009年)、建设阶段(2010—2014年)和运行阶段(2015—2016年)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库区水位、洲滩面积、血吸虫病疫情和钉螺疫情,分析人畜血吸虫病感染、螺情与人群感染率,开展小白鼠水体安全测定和水体尾蚴的核酸检测,螺情与工程运行后航运的关系。结果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库区螺情、人畜感染率总体下降;工程运行后,钉螺面积、活螺平均密度和人群血吸虫病发病率均有所上升。结论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运行对血吸虫传播存在一定风险,应给予重视并持续加强监测,落实血防措施。
- 杨人贵申晓君廖瑜王久成周思园徐明忠田斌邓佩佩肖芳
- 关键词:钉螺血吸虫病
- 一种用于感染性水体血吸虫尾蚴检测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感染性水体血吸虫尾蚴检测装置,其可以高效的实现对不同位置水域内的采样,便于后续的集中染色观察检测,提高采样检测的效果,同时,本发明的GPS定位机构和间歇转动驱动组件连接,以便由所述控制存储单元将与水面...
- 申晓君杨人贵周苍海廖瑜杜赟周思园余星肖芳
- 长沙市122例输入性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1拷贝数变异分析
- 2022年
- 为了解输入性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1 (Pfmdr1)拷贝数变异(CNV)情况,对长沙市2016—2019年输入的恶性疟患者滤纸干血斑样品中Pfmdr1与恶性疟原虫微管蛋白基因(Pftub)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以Pftub基因为参比基因,计算获得样品的Pfmdr1 CNV值。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检测结果和治疗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22份血样中有18份发生Pfmdr1 CNV变异,变异率为14.8%(18/122)。2016—2019年血样Pfmdr1 CNV均值分别为1.020±0.076、 1.136±0.403、 1.387±0.657和1.142±0.349。变异血样输入地来源为赤道几内亚、安哥拉、贝宁、塞拉利昂、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利亚、喀麦隆、加纳和刚果共和国。输入地为东非、西非和中非的患者血样Pfmdr1 CNV均值分别为0.999±0.073、 1.150±0.368和1.249±0.448。东非和西非、中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3、 3.995,P <0.05)。变异血样的患者平均用药时长为(5.93±0.94) d,长于非变异血样患者的(3.21±1.23) d (t=8.930,P <0.01)。治疗结束后1个月变异血样的患者再燃2例,非变异血样的患者再燃1例(似然比χ^(2)=3.831,P <0.05)。治疗结束后1年变异血样的患者再燃2例,非变异血样的患者再燃1例(似然比χ^(2)=5.372,P <0.05)。血涂片中存在配子体的变异血样5例,非变异血样3例(似然比χ^(2)=10.599,P <0.01)。长沙市输入性恶性疟原虫存在Pfmdr1 CNV变异,变异会造成患者治疗时间延长和原虫不能完全清除。
- 田斌廖瑜文岚肖芳张兵申晓君
- 关键词:疟疾恶性疟原虫拷贝数变异
- 长沙市2015—2019年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15—2019年长沙市输入性疟疾疫情,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和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2015—2019年长沙市疟疾病例信息,描述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对疟疾诊断机构、诊断及时性、病情等情况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9年长沙市共报告290例疟疾病例,全部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患者占74.83%;长沙市9个辖区(县、市)均有病例报告和分布,现住址为本市病例151例,外地病例139例;疟疾患者以中青年男性务工人员居多;市级医疗机构诊治病例数最多,省级医疗机构诊断率最高,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初诊到诊断间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396,P>0.05);2019年相对于2015年诊断及时性上升(H发病-初诊=14.186,P<0.05;H初诊-诊断=33.708,P<0.05);疟疾重症患者(包括危重)有191例,恶性疟相对于其他疟疾患者重症率高(χ^2=6.712,P<0.05),不同病情的疟疾患者诊断及时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发病-初诊=-1.157,P>0.05;Z初诊-诊断=-0.197,P>0.05)。结论长沙市输入性疟疾诊断及时性有所提升,应继续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疟疾防控关口前移。
- 申晓君周思园廖瑜肖芳杜赟
-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恶性疟
- 食盐加碘政策调整对长沙市8~10岁儿童碘营养水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食盐加碘政策调整对长沙市8~10岁儿童碘营养水平的影响,探究儿童甲状腺肿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国家历次食盐加碘政策调整时间分析和比较长沙市相关(1995、1997、1999、2011、2018)年份儿童碘营养指标、甲状腺容积等监测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甲状腺肿大的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随着食盐加碘政策的不断调整,居民户盐碘含量显著改变(H=3126.25,P<0.05),合格碘盐食用率先升高后降低(χ~2=117.69,P<0.05);儿童尿碘水平随盐碘标准变化而显著改变(H=411.64,P<0.05);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显著下降,盐碘值为儿童甲状腺肿的保护因素(OR=0.919,95%CI=0.877~0.963)。结论食盐碘含量的不断调整对预防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有重要意义,加碘盐能有效预防碘缺乏病。
- 周思园申晓君杨人贵廖瑜肖芳杜赟
- 关键词:食用盐碘营养儿童
- 长沙市2012—2015年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了解长沙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感染情况,为布病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WS269-2007《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对2012--2015年长沙市布病疑似病例和接触人群,同时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血清学检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5年长沙市布病SAT阳性率32.34%(76/235),2015年最高为77.14%(X2=46.573,P〈0.001),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4.84%和2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99P=0.254),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34,P〈0.001),50岁~组最高(52.56%),不同职业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34,P〈0.001),以饲养放牧人群阳性率最高(44.59%),RBPT和SAT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沙市人间布病疫情有上升的趋势,早期血清学检测能有效的对疾病进行诊断,应该加强重点人群的血清学监测工作,加强布病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减少布病的发生。
- 苏良欧新华杨柳青裴瑞青申晓君廖瑜肖芳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试管凝集试验
- 长沙市2017—2018年疟疾诊治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了解疟疾病例诊治基本情况,为提出针对性疟疾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2018年长沙市报告的疟疾病例进行普查,采取电话回访病例及查阅病例资料的方式开展。结果共调查70例疟疾病例,病例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初诊正确率(88%)显著高于县级以下医疗机构(5%);病例就诊-确诊时间间隔基本与全国水平持平,对就诊-确诊时间间隔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就诊前咨询疾控机构"、"就诊时医生询问流行病学史"及"病例有疟疾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就诊时医生询问流行病学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抗疟药使用规范率为74.29%,不同年度、不同疟疾类型及不同用药方式(口服或注射)抗疟药使用规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今后应提高重点人群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疟疾诊治意识及能力。
- 肖芳申晓君申晓君李正祥胡世雄熊婷婷
- 关键词:疟疾影响因素
- 长沙市2007—2016年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2007—2016年长沙市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和变化趋势,评估当前防治策略的实施效果,查找薄弱环节,为制定全市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7—2016年螺情监测、人群监测、家畜监测、防治措施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对防治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07—2016年长沙市有螺环境、钉螺面积、存栏耕牛数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有螺环境、钉螺面积和存栏耕牛数分别较2007年相比下降93.07%、58.12%、43.70%,人群查病血检阳性率、粪检阳性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未发现感染性家畜,累计药物灭螺6 113.07 hm^2、环改灭螺2 519.44 hm^2、累计消灭钉螺面积641.03 hm^2。结论为实现2025年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长沙市应继续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防控策略,加大环改灭螺力度,强化巩固监测体系,继续做好重点人群查治病及健康教育工作。
- 邓佩佩申晓君廖瑜肖芳周思园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一种用于感染性水体血吸虫尾蚴检测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感染性水体血吸虫尾蚴检测装置,其可以高效的实现对不同位置水域内的采样,便于后续的集中染色观察检测,提高采样检测的效果,同时,本发明的GPS定位机构和间歇转动驱动组件连接,以便由所述控制存储单元将与水面...
- 申晓君杨人贵周苍海廖瑜杜赟周思园余星肖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