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江波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一位女士的...
  • 1篇读者反应理论
  • 1篇新女性
  • 1篇隐喻
  • 1篇女性
  • 1篇人格
  • 1篇人格发展
  • 1篇自我
  • 1篇自我分裂
  • 1篇自我认同
  • 1篇自我认知
  • 1篇文本
  • 1篇文本空白
  • 1篇误读
  • 1篇玫瑰
  • 1篇镜像阶段
  • 1篇觉醒
  • 1篇凯特
  • 1篇凯特·肖邦
  • 1篇亨利·詹姆斯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北京外国语大...

作者

  • 4篇胡江波

传媒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再论女性的觉醒——以凯特·肖邦的《觉醒》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看,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中主人公艾德娜的人格发展中存在着缺陷。《觉醒》中主要的人物角色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劳伯特是超我的化身,花花公子厄络宾则象征着人格中的本我,而艾德娜本人则象征着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超我和本我之间进行调节。由于超我发展不够充分,艾德娜的自我调节最终失败。此外,在艾德娜的觉醒中尚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她的觉醒止步于爱情,没有意识到女性解放与社会的关系,所有这些问题,导致了她的解放之路的最终夭折。
胡江波
关键词:人格发展本我超我觉醒
伊莎贝尔的婚姻选择:一个阅读的隐喻被引量:2
2013年
阅读是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的重要隐含主题之一。小说中有多处围绕着伊莎贝尔进行的有关阅读的描写和隐喻,从而吸引读者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对伊莎贝尔的一生进行解读。作为一名持现代阐释理念的读者,伊莎贝尔的命运主要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她对她的三个追求者的现代阐释学解读,尤其是她对奥斯蒙德这个具有空白的文本的创造性误读;表兄拉尔夫对她的创造性阅读;以及奥斯蒙德在阅读中所秉持的古典阐释学立场。她对文本空白的强烈兴趣极大地影响了她的婚姻选择。
胡江波
关键词:文本空白误读
新女性的困境——论《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被引量:5
2014年
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詹姆斯以表妹明妮为原型,成功地塑造了新女性伊莎贝尔的形象。他分析了新女性的困境,委婉地批判了她们思想中的幻想与书生气,认为她们那些脱离实际的独立与自由观念不仅不会带来自由和幸福,反而会让她们轻易落入一些有野心的男性权威者的陷阱。虽然詹姆斯笔下的新女性命运坎坷,但他并不是捍卫男性权威的代表。他同情女性的遭遇,关心女性的成长,笔下的新女性命运引人深思。
胡江波
关键词:《一位女士的画像》新女性
从自我分裂到自我认同——谈《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振保的自我认知被引量:2
2013年
从拉康的心理分析角度来看,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反映了男主人公振保从主体的自我分裂逐渐走向自我认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说中出现的镜子是一个关键的隐喻,在振保的自我认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暗示了振保在镜像阶段的心理发展。从对振保的自我认知的分析中可以得知,无论他生命中出现的是"红玫瑰"或"白玫瑰",振保真正需要的,与其说是"玫瑰",不如说是一个完整的自我认同。经由镜中之像,他逐渐建立起来一个统一的自我形象,自我认知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胡江波
关键词:自我分裂镜像阶段自我认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