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舒明 作品数:9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德阳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置管引流术后迟缓埃格特菌血流感染的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总结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置管引流术后迟缓埃格特菌血流感染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置管引流术后迟缓埃格特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80岁,以右下腹疼痛伴发热入院,经实验室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腹部CT检查诊断为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接受经皮穿刺阑尾周围脓肿造影及置管引流术治疗,术后以头孢唑肟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4 h患者突发持续性寒战、体温升高、降钙素原升高,判断患者有血流感染表现,更换抗菌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血培养结果提示患者为革兰阳性杆菌,血培养分离菌株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仪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均鉴定为迟缓埃格特菌。患者经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9 d后康复出院。结论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置管引流术后迟缓埃格特菌血流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均可用于迟缓埃格特菌菌种鉴定,但鉴定时间较长,提前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十分必要,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置管引流术后迟缓埃格特菌血流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之一。 蒋舒明 王登朝 鄂建飞 陈宗耀关键词:血流感染 阑尾炎 阑尾周围脓肿 置管引流术 德阳地区37799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了解德阳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亚型分布情况、多重感染率以及与年龄的相关性,为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7 799例妇女宫颈样本(脱落细胞及石蜡组织),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反向点杂交法对其进行分型。结果就诊妇女HPV感染率为27.25%,其中低危型感染率8.24%,高危型感染率22.68%,排名前5的HPV基因型依次为52、16、81、58、53。单一型感染占总感染人数的71.61%,是HPV感染的主要模式;二重感染占19.56%,三重及以上感染占8.83%。HPV感染与年龄相关,高危感染率、低危感染率、阳性率、多重感染率的高峰在20岁以下,60岁以上。结论应加强对小于20岁,大于60岁女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HPV的认识,加大宫颈癌筛查力度。 袁风菊 徐培 何小艳 蒋舒明 王宪伟 吴宁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 四川德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的分布特点及基因型耐药的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四川德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的分布特点及基因型耐药的分析。方法收集在2010年2月-2013年3月检出的257例肺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的痰液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反向点杂交(RDB)相结合的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257例肺结核患者中检测出49例存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位点突变,其中发生katG 315、rpsL43、embB 306和rpoB 531丝氨酸(S531L)位点突变的分别为30例(11.67%)、18例(7.00%)、11例(4.28%)和10例(3.89%)。234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链霉素的基因型耐药率分别为9.83%、4.27%、3.42%和5.13%,耐多药率为2.99%;23例复治肺结核患者对上述药物的基因型耐药率分别为52.17%、26.09%、13.04%和43.48%,耐多药率为13.04%。初治患者的基因型耐药率及耐多药率均明显低于复治患者。结论四川德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常见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分别为katG 315、rpsL 43、embB 306和rpoB 531丝氨酸(S531L)突变位点;肺结核初治患者的基因型耐药率及耐多药率均明显低于复治患者;该地区肺结核的耐多药率相对较低。 杨家红 张浩 王秀 陈皋 陈学兵 罗万蓉 蒋舒明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基因 突变 SAT技术在肺结核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SAT)在肺结核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初诊患者的痰液标本1 080例,其中以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痰标本762例作为试验组,肺部非结核性疾病患者31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SAT、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与抗酸染色法进行检测,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联合诊断效能。结果:试验组SAT、RT-PCR、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43%、41.47%、21.52%,SAT法阳性检出率高于RT-PCR法及抗酸染色法(P<0.01)。SAT法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RT-PCR法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与抗酸染色法结果一致性较差(P<0.05)。3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49.34%(376/762),特异度为98.74%(314/318),绘制3种检测方法及其联合诊断肺结核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SAT、RT-PCR、抗酸染色、抗酸染色+SAT、抗酸染色+PCR、SAT+PCR、抗酸染色+SAT+PCR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0.704、0.607、0.741、0.706、0.742、0.742。结论:采用SAT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其它两种方法,SAT操作简便、快捷,经济,值得在临床推广。 徐培 王宪伟 蒋舒明 何小艳 吴宁关键词:肺结核 分枝杆菌 Ig/TCR基因重排与基因突变检测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Ig/TCR基因重排和基因突变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27例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使用BIOMED-2系统引物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标本基因组DNA中IGH、IGK、IGL、TCRG、TCRB、TCRD的重排进行分析,并对其中6例疑难病例进行相关基因突变二代测序检测。结果178例诊断为淋巴瘤,分别为142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T细胞淋巴瘤和2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43例为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6例疑难病例尚无法确诊。在178例确诊的淋巴瘤患者中,共发现168例Ig/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10例未发现基因单克隆性重排。142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总体Ig基因单克隆性重排率为96.48%(137/142),其中,Ig基因单基因重排率为19.01%(27/142),为IGH和IGK单基因重排,重排率分别为11.97%(17/142)和7.04%(10/142),未发现IGL单基因重排;Ig基因双基因联合重排率为53.52%(76/142),其中IGH/IGK双基因联合重排率高达49.30%(70/142),IGH/IGL和IGK/IGL双基因联合重排率分别为1.41%(2/142)和2.82%(4/142);IGH/IGK/IGL三基因联合重排率为19.01%(27/142);另有7例发生Ig/TCR双阳性重排,重排率为4.93%(7/142)。34例T细胞淋巴瘤TCR基因总体单克隆性重排率为70.59%(24/34)。2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未检测出Ig/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43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病例有2例TCRB基因单克隆性重排。在6例疑难病例中,3例发现存在STAT3、TMSB4X、B2M、KDM6A和ARID1A等淋巴瘤相关基因突变。结论利用BIOMED-2标准化Ig/TCR基因重排检测对于淋巴瘤的诊断有辅助性作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帮助。 何小艳 徐培 王宪伟 蒋舒明 吴宁关键词:免疫球蛋白 TCR 基因重排 淋巴瘤 基因突变 孕早期血糖水平与孕晚期B族链球菌带菌状况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孕妇孕早期(孕8~12周)血糖水平与孕晚期(35~37周)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检出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产科就诊并建立产前保健档案的孕妇资料,收取在孕8~12周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及在孕35~37周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GBS DNA检测的孕妇1240例,对其血糖水平与GBS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BS检测阳性孕妇307例,血糖均值为(4.55±0.40)mmol/L;阴性孕妇933例,血糖均值为(4.69±0.57)mmol/L,两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0,P=0.000)。按孕妇空腹血糖范围分为≤4.50 mmol/L、(4.51~5.10)mmol/L和≥5.11 mmol/L三组,其GBS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9.17%、23.37%和1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血糖水平与孕晚期GBS检出率呈明显负相关性,孕早期血糖水平较低的孕妇应警惕孕后期GBS感染。 蒋舒明 陈宗耀 王秀关键词:血糖水平 B族链球菌 孕早期 孕晚期 石蜡组织标本储存时间对DNA及EGFR基因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福尔马林固定后石蜡包埋组织(formalin fixed and paraffin embedded,FFPE)能够延长临床手术标本的保存时间,保持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完整性以及抗原的免疫活性,是病理科最常用的标本保存方式。随着分子病理学的发展以及个体化医疗时代的来临,从FFPE中提取到符合分子病理检测要求的DNA变得至关重要。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技术经过数十年不断的优化[1],目前可以从FFPE中提取到的高质量DNA,满足PCR以及二代测序等分子病理技术平台的需求[2-5]。 王宪伟 徐培 何小艳 蒋舒明 李慧 吴宁关键词:石蜡包埋组织 DNA EG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