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航弹头罩的优化研究
- 2018年
- 为了提高航弹的毁伤效能,开展了航弹头罩的优化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隔舱的战斗部爆炸能量作为能量来源,具有毁伤威力的航弹头罩的优化方案。在满足头罩外形、质量和质心不变的条件下,增加钢珠毁伤元,使得航弹头部具有了有效的对地打击能力,提高了毁伤威力。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 梁安定孙兴昀何勇张立建
- 关键词:毁伤破片
- 非对称约束D字形定向战斗部毁伤效应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设计了一种非对称约束“D”字形定向战斗部,研究了该战斗部的毁伤效应影响因素,采用数值仿真方法计算了破片的空间分布和速度,同时开展静爆试验,证实了“爆试字形”定向战斗部毁伤效应。结果表明,“D”字形定方位圆弧直径与非定方位圆弧直径比值是影响定向区破片空间分布主要因素,定向方位破片质量与非定向方位破片质量比是影响定向区破片速度主要因素。相比传统回转体结构防空反导战斗部,该战斗部目标方向破片密度能够提升100%,极大提升毁伤威力。
- 何勇畅博孙兴昀梁安定郑雄伟
- 关键词:定向战斗部
- 杀伤增强装置破片低速抛撒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针对杀伤增强装置技术需求,提出了采用炸药作为杀伤增强装置破片驱动能源的方案。对以炸药为驱动能源的大质量破片低速抛撒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推导出了破片速度的理论计算公式。设计了杀伤增强装置的破片抛撒环方案,并进行了5组实验,实验测得的破片速度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相对误差不大于9.1%。分析后认为炸药加载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杀伤增强装置的功能,相比火药方式反应更为迅速,加载结构更为简洁,可行性好,也易于实现。
- 梁安定黄静何勇孙兴昀
- 关键词:破片速度反导
- 一种新型防空反导杀伤增强装置驱动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在未来战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综述了美军在打击此类目标所用杀伤增强装置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解决火药驱动技术存在的反应时间长、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线性挠性炸药作为驱动能源的杀伤增强装置新技术;简要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及难点,同时开展试验对此装置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以线性挠性炸药为驱动的杀伤增强装置毁伤元速度一致性较好。最后,对采用活性破片作为杀伤增强装置毁伤元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与展望。
- 何勇梁安定孙兴昀
- 关键词:反导临近空间飞行器
- 多种因素影响下钨合金破片的穿甲深度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使用地面静爆试验手段获得破片的穿甲数据,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形状、质量和着靶速度的93W钨合金破片侵彻Q235钢靶板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修正了破片穿深的理论计算公式。利用静爆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数据与修正后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修正后的经验公式能较好地计算93W钨合金破片侵彻Q235钢靶的穿深,同时在综合考量多种影响因素时,改变破片形状影响穿甲能力相比其他因素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对使用钨制破片的杀伤战斗部破片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舒张忆南梁争峰阮喜军何勇
- 关键词:杀伤战斗部
- 周向六线起爆下杀伤战斗部的破片飞散特性
- 2024年
- 为简化起爆结构,提高引战系统可靠性,采用定向战斗部已有的周向六线起爆方式替代中心起爆,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对周向六线起爆下爆轰波的碰撞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LS-DYNA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开展了战斗部样弹静爆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中心起爆,周向六线起爆条件下破片加速历程与其所在周向位置存在关联,并出现二次加速现象;在相邻起爆点对称面附近产生马赫爆轰波,局部压力可达44.2GPa,并在战斗部中心汇聚,中心处压力可达100GPa以上;轴向多点起爆改善了端面稀疏波的影响,破片速度得到提升,轴向破片速度一致性明显提高;破片飞散初速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误差在8.1%以内,不同区域破片初速增益可达4.6%~9.9%。表明周向六线起爆模式是替代定向杀伤战斗部中心起爆模式的有效途径。
- 刘恒言姬聪生何勇梁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