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凯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应急车辆
  • 3篇通行
  • 3篇扭力
  • 3篇热成形
  • 3篇车辆
  • 2篇导体
  • 2篇信号灯
  • 2篇信号配时
  • 2篇瞬态响应
  • 2篇通行效率
  • 2篇交叉口
  • 2篇交通信号
  • 2篇TLM
  • 1篇电场
  • 1篇电场力
  • 1篇电弧
  • 1篇电弧力
  • 1篇电流
  • 1篇锻件
  • 1篇优先通行

机构

  • 11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吉利汽车研究...

作者

  • 11篇余凯
  • 3篇吴迪
  • 2篇韩彬
  • 2篇程和法
  • 2篇熊飞
  • 2篇王超群
  • 1篇李浩
  • 1篇黄笑梅
  • 1篇程兆虎
  • 1篇陈文琳
  • 1篇冯擎峰
  • 1篇黄吉
  • 1篇金建伟
  • 1篇刘凯

传媒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模具工业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精密成形工程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2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Pro/E锻件计算毛坯的二次开发
2015年
以Pro/E软件为平台,利用提供的Pro/Toolkit组件,开发了长轴类锻件的截面积自动计算及输出程序,结合EXCEL VBA环境,编制了截面数据处理及计算毛坯图绘制的程序。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减少技术人员重复劳动,提高锻件工艺设计效率。
杜承信黄吉余凯杨国法
关键词:PRO/TOOLKIT锻件VBA二次开发
基于气体放电管喷溅侵蚀的电极质量损失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气体放电管喷溅侵蚀的电极质量损失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气体放电管器件老化研究技术领域,包括:基于电弧力对电极的作用情况,将作用于电极表面的力分解为离子冲击力、电场力、弧柱电子反作用力、电磁力和蒸发反作用力;...
田鹏坤 向念文 李科杰李浩 王博伟余凯 王书来 程凌云
用于导电结构的基于TLM的多支路导体簇瞬态响应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涉及近场环境下的瞬态响应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导电结构的基于TLM的多支路导体簇瞬态响应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导电结构的基于TLM的多支路导体簇瞬态响应方法,通过将导电结构采用网格进行数值剖分,并将导体与网...
向念文吴烨欣王书来雷佳华李科杰乔光尧王超群韩彬赵泽昕谭永旭李兆坤田鹏坤秦呈呈柯一帆金传双余凯吕增威黄胜鑫
一种基于V2X技术的应急车辆通过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2X技术的应急车辆通过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通过V2X路面设备获取行驶路径上各路段车流量以及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并判断车辆行驶路径,并利用Davidson函数中行驶时间与交通流之间的...
吴迪余凯顾童童陶波韩卫张晟瑞
文献传递
基于汽车轻量化——乘用车扭力梁横梁热成形工艺研究
超高强钢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关键材料,其可以在提高汽车安全性的同时减轻整车重量。热成形作为一种先进的零件成形工艺,将塑性成形与热处理工艺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高强钢在冷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回弹、开裂等问题,保证了零件的成形质量。...
余凯
关键词:汽车轻量化超高强钢热成形
用于导电结构的基于TLM的多支路导体簇瞬态响应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涉及近场环境下的瞬态响应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导电结构的基于TLM的多支路导体簇瞬态响应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提出的用于导电结构的基于TLM的多支路导体簇瞬态响应方法,通过将导电结构采用网格进行数值剖分,并将导体与网...
向念文吴烨欣王书来雷佳华李科杰乔光尧王超群韩彬赵泽昕谭永旭李兆坤田鹏坤秦呈呈柯一帆金传双余凯吕增威黄胜鑫
加压渗流法制备Si_p/Al复合材料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加压渗流法制备高si(体积分数)的Sip/A1复合材料,并通过等温热处理改善复合材料中si颗粒的形态及其与铝基体的结合,消除了复合材料中的缩松缺陷。结果表明,加压渗流法制备的Sip/A1复合材料中si的体积分数可以达到65%;在570~610℃之间进行保温处理后,复合材料中的si颗粒通过部分溶解和再析出,形态变得更加圆整,其与基体金属的界面结合状态也得到显著改善。另外,通过等温处理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渗流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的缩松缺陷。
夏明旷程和法黄笑梅程兆虎余凯杜承信
关键词:SIP/AL复合材料重熔处理
一种基于V2X技术的应急车辆通过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2X技术的应急车辆通过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通过V2X路面设备获取行驶路径上各路段车流量以及车辆行驶状态数据并判断车辆行驶路径,并利用Davidson函数中行驶时间与交通流之间的...
吴迪余凯顾童童陶波韩卫张晟瑞
文献传递
扭力梁热成形过程温度与微观组织的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和实物验证,研究了扭力梁热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场、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零件的截面形状对成形后零件的温度场分布有直接影响,截面形状差异会造成不同区域与模具接触程度有差异,成形结束后不同区域温度分布也不同;扭力梁不同区域的温度冷却速度有差异,造成不同区域微观组织呈现不同形式,且平均冷却速率与硬度值成正相关关系;热成形后,零件微观组织主要为马氏体组织;部分区域成形时内部会有空腔,坯料与模具接触不紧密,淬火不充分,瞬时冷却速度低,会发生贝氏体和铁素体转变,整个零件呈现典型的高硬度区和低硬度区分布。
余凯程和法陈文琳熊飞刘凯
关键词:热力耦合热成形
扭力梁热成形模拟仿真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扭力梁热成形工艺。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扭力梁热成形进行模拟仿真,分析管坯的初始温度、冲压速度和摩擦因数对扭力梁热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当管坯的初始温度为800℃,冲压速度为100 mm/s,摩擦因数为0.45时,减薄率达到最低,马氏体含量达到最高,热成形质量最优。结论利用有限元进行热成形分析的结果符合热成形规律,对该工艺的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冯擎峰熊飞金建伟余凯
关键词:热成形有限元分析减薄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